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68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管体的截面形状由上下拱形面和左右侧平面构成,且管体的上下壁厚大于管体的左右壁厚;管体上下拱形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防止管体受外力影响发生滚动,便于管体的存放和施工;二是提高管体承压力,延长管体使用寿命;三是适用于电缆电线的铺设,方便对不同类型电缆电线分别保护和铺设。
【专利说明】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工业中的电缆电线管道或者排水、供水管道,尤其是一种铺设在地下且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
【背景技术】
[0002]PVC管由于其质轻、耐腐蚀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铺设地下供水、排水、电缆电线等管道,但是一般PVC管的截面是圆形的,施工时PVC管受到风力等影响会滚动,所以一般施工中需要借助阻挡物来放置需要用到PVC管,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CN203067968U,公开了一种PVC管结构,其PVC管体的截面为方形,且PVC管体的外圆表面均布有下陷式的条形纹路,该方形结构的PVC管虽然不容易发生滚动,但是该PVC管在地下的承压能力比较差,不适用于在地下铺设电缆电线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能够防止管体受外力影响发生滚动,便于施工且尤其适用于地下电缆电线的铺设。
[0004]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PE波纹管上下为拱形面,左右为侧平面,且上下壁厚大于左右壁厚,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PE波纹管的截面形状为上下拱形面、左右侧平面结构,施工时,将需要管体的左侧或右侧平面与地面接触放置,不需使用外物也可稳固放置管体,方便开槽等施工的进行;而且,管体的上下壁厚大于左右壁厚,在地下开槽完工后,将管体放置在槽内,管体的左右侧面与槽壁接触,管体的下拱形面与槽底接触,埋设好管体后,由于管体上下面为拱形面,地表对管体上下面的作用力,被拱形面分散开来,有效提高了管体的承压能力,提高管体使用寿命。2、管体的上下壁厚是左右壁厚的1.2?1.5倍,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管体的上下壁厚设为左右壁厚的1.2?1.5倍,增大了管体主承压面即上下拱形面的强度,有效提高管体承压能力。3、管体上下拱形面上的多对凹槽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多个管体的左右侧平面贴合后拼接在一起,并通过管体上下拱形面上设有的多对凹槽,将多个管体捆扎紧固,便于管体的搬运和施工,而且两个以上管体通过凹槽捆扎后放入地下挖好的管槽中,可以分别放置不同类型的电缆电线,容易区分和分开保护,十分适用于电缆电线的铺设。4、管体上下拱形面上的多对凸条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管体上下拱形面上设有的多对凸条,更进一步增强了管体的强度,有效提高管体的承压力度,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
[0005]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管体的截面形状由上下拱形面和左右侧平面构成,且管体的上下壁厚大于管体的左右壁厚;管体上下拱形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凹槽。
[0006]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防止管体受外力影响发生滚动,便于管体的存放和施工;二是提高管体承压力,延长管体使用寿命;三是适用于电缆电线的铺设,方便对不同类型电缆电线分别保护和铺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0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PE波纹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PE波纹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PE波纹管用于电缆电线铺设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包括中空的管体I且其中部为通道4 ;所述管体I的截面形状由上下拱形面10和左右侧平面11构成;所述管体I的上下壁厚大于管体I的左右壁厚,优选的,管体I上下壁厚是管体I左右壁厚的1.2?
1.5倍;所述管体I的上下拱形面10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凹槽2 ;所述管体I上下拱形面10的凹槽2为多对,且凹槽2截面为矩形或倒三角形;所述管体I的上下拱形面10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凸条3,且凸条3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凸条3为多个,且沿管体I轴向均布排列;施工挖槽时,将管体的左或右侧平面朝下放置在地面上,防止了管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滚动,提高了管体放置的稳固性;而且在地下挖槽时,只需挖设宽度与管体左右侧平面距离相对应的宽度即可,节约了很多施工时间;另外,管体放置在地下的槽中时,管体左右侧平面与槽壁接触,管体下拱形面与槽底接触,有效增强了管体的承压能力,延长管体使用寿命。
[001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由两个以上管体I捆扎在一起;所述两个以上管体I水平排列,且管体I的左右侧平面11依次相互贴合;所述管体I捆扎带捆扎在凹槽2中,防止捆扎带偏移、松动;所述管体I内分别放置不同类型或者需要区分的电缆电线,能够防止电缆电线之间布设时的摩擦,方便对电缆电线进行分别保护,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14]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特征是:管体(I)的截面形状由上下拱形面(10)和左右侧平面(11)构成,且管体(I)的上下壁厚大于管体(I)的左右壁厚;管体(I)上下拱形面(10)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凹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特征是:管体(I)上下拱形面(10)的凹槽(2)为多对,且凹槽(2)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特征是:管体(I)上下拱形面(10)的凹槽(2)为多对,且凹槽(2)截面为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特征是:管体(I)上下拱形面(10)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径向延伸的凸条(3),且凸条(3)的截面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施工布设的PE波纹管,其特征是:管体(I)上下壁厚是管体⑴左右壁厚的1.2?1.5倍。
【文档编号】H02G9/06GK203674674SQ20132088648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杨卫平, 谢文力, 金伟明 申请人:永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