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019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电池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大多由一个电池管理控制器和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组成,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通过差分通讯线相连。

电池信息采集器需要消耗电池组的电能,而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由于在电气连接上与电池管理控制器的距离不同,所以在数据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数据量不同,从而导致电池组的功耗不平衡。此外,当遇到差分通讯线断开或某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等问题时,会导致很多电池组与电池管理控制器断开通讯连接,电池管理控制器无法获取这些电池组的信息,从而电池组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系统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平衡电池组的功耗,同时能够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每两个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其中,N为正整数;与所述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第二开关模块;电池管理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与所述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均通过所述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一方向发送所述信息;电池管理器还用于在第二采集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二方向发送所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N个电池组的信息, 且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电池管理控制器通过控制分别与第一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开关模块的导通和关闭,来控制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轮流沿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递,由此,可平衡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信息的数据总量,从而平衡电池组的功耗。同时,在双向差分通讯线或某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发生故障时,全部或绝大部分电池组的信息仍可传递到电池管理控制器,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互串联,每两个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其中,N为正整数;确定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的采集模式;如果所述采集模式为第一采集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一方向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如果所述采集模式为第二采集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二方向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N个电池组的信息,且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通过控制分别与第一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开关模块的导通和关闭,来控制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轮流沿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递,由此,可平衡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信息的数据总量,从而平衡电池组的功耗。同时,在双向差分通讯线或某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发生故障时,全部或绝大部分电池组的信息仍可传递到电池管理控制器,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芯片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信息采集器芯片内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 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10、第一开关模块20、第二开关模块30和电池管理控制器40。

其中,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例如电池组的温度和电压等信息。其中,每两个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其中,N为正整数。

第一开关模块20与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第二开关模块30与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

电池管理控制器40与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10、第一开关模块20和第二开关模块30均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电池管理控制器40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20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30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10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一方向发送信息;以及在第二采集模式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30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20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10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二方向发送信息,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下面结合具体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各个示意图作详细描述。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互串联,用于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芯片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信息采集器芯片内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包括双向移位寄存器,电池管理控制器通过控制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数据移动方向以控制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发送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因此,在图3中,电池信息采集器芯片的两个CMD(command,命令)接口和两个DATA(数据)接口均既可以接收输入的数据,又可以输出数据,从而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均可通过CMD接口双向传递电池管理控制器的命令信息,并通过DATA接口双向传递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即既可沿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传递信息,又可沿图2所示的第二方向传递信息。

如图3所示,在差分通讯线上设置有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关模块可控制第一方向上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间的信息传递的通断,第二开关模块可控制第二方向上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间的信 息传递的通断。为实现这一控制方法,在图2所示的电池管理系统中,可将第一开关模块设置在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之间,将第二开关模块设置在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之间。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模块,可选用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等器件,从而可方便地控制其导通和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控制器可控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传递方向。当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一采集模式时,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沿第一方向发送信息;当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二采集模式时,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沿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以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二采集模式为例,可参照图2,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可依次接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和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其中,i小于或等于N-1。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需将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具体地,可参照图4,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内的双向移位寄存器在将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后,载入自身的信息,并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因此,如果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样的信息的数据量相同,那么在通过某一传递方向发送信息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控制器可在第一时间段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进入第一采集模式,并在第二时间段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进入第二采集模式。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相等,且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周期性地交替。假设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池信息每经过一个电池信息采集器传递的数据量为1,那么在分别通过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完成一次采样,并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后,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量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在分别通过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完成一次采样,并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且都为N+1。

由于电池信息采集器周期性地进入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且两种采集模式持 续时间相同,所以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可近似认为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信息的采集和传递耗时较少,因此可不必在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完成一次采样且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后即切换信息传递方向。可选地,每间隔若干分钟切换一次信息传递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可分别在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下连续多次采集电池信息并传递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的规格相同,而且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所以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因其运行和信息传递而消耗的电能相等,从而可使各电池组的功耗相对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当第m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m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一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一至第m电池组的信息;接着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m+1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m小于或等于N。由此,当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所有电池组的信息,增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当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q-1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一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一至第q-1电池组的信息;接着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q+1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q+1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q小于或等于N。由此,当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其他电池组的信息,增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当出现多处双向差分通讯线故障或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部分电池组的信息。

此外,电池管理控制器可根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判断出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或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举例而言,假设正常情况下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样的信息的数据总量为N,对于某次采样,若沿第一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m,沿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N-m,则可判断出第m与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若沿第一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q-1,沿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N-q,则可判断出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N个电池组的信息, 且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电池管理控制器通过控制分别与第一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开关模块的导通和关闭,来控制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轮流沿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递,由此,可平衡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信息的数据总量,从而平衡电池组的功耗。同时,在双向差分通讯线或某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发生故障时,全部或绝大部分电池组的信息仍可传递到电池管理控制器,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管理方法。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通过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互串联,每两个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其中,N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电池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进行采样,电池管理控制器和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组成了电池管理系统。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互串联,用于分别采样对应的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芯片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信息采集器芯片内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包括双向移位寄存器,可通过控制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数据移动方向以控制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发送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因此,在图3中,电池信息采集器芯片的两个CMD接口和两个DATA接口均既可以接收输入的数据,又可以输出数据,从而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均可通过CMD接口双向传递电池管理控制器的命令信息,并通过DATA接口双向传递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即既可沿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传递信息,又可沿图2所示的第二方向传递信息。

S502,确定电池信息采集器的采集模式。

S503,如果采集模式为第一采集模式,则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一方向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

S504,如果采集模式为第二采集模式,则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采样第一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并沿第二方向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如图3所示,在差分通讯线上设置有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关模块可控制第一方向上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间的信息传递的通断,第二开关模块可控制第二方向上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间的信 息传递的通断。为实现这一控制方法,在图2所示的电池管理系统中,可将第一开关模块设置在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之间,将第二开关模块设置在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和电池管理控制器之间。其中,电池管理控制器与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模块,可选用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等器件,从而可方便地控制其导通和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控制器可控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传递方向。当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一采集模式时,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沿第一方向发送信息;当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二采集模式时,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沿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以电池信息采集器处于第二采集模式为例,可参照图2,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可依次接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和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其中,i小于或等于N-1。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需将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具体地,可参照图4,第i电池信息采集器内的双向移位寄存器在将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后,载入自身的信息,并发送至第i+1电池信息采集器。因此,如果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样的信息的数据量相同,那么在通过某一传递方向发送信息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时间段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进入第一采集模式,并在第二时间段控制第一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进入第二采集模式。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相等,且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周期性地交替。假设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池信息每经过一个电池信息采集器传递的数据量为1,那么在分别通过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完成一次采样,并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后,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分别通过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完成一次采样,并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时,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且都为N+1。

由于电池信息采集器周期性地进入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且两种采集模式持续时间相同,所以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可近似认为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信息的采集和传递耗时较少,因此可不必在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完成一次采样且将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控制器后即切换信息传递方向。可选地,每间隔若干分钟切换一次信息传递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可分别在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下连续多次采集电池信息并传递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的规格相同,而且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的数据总量相等,所以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因其运行和信息传递而消耗的电能相等,从而可使各电池组的功耗相对平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当第m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时,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m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一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一至第m电池组的信息;接着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m+1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m小于或等于N。由此,当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所有电池组的信息,增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当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时,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一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q-1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一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一至第q-1电池组的信息;接着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关闭,并控制第q+1电池信息采集器至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以第二方向发送信息,从而可获取第q+1至第N电池组的信息,其中,q小于或等于N。由此,当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其他电池组的信息,增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当出现多处双向差分通讯线故障或多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仍可获取部分电池组的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根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判断出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或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举例而言,假设正常情况下电池信息采集器所采样的信息的数据总量为N,对于某次采样,若沿第一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m,沿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N-m,则可判断出第m与第m+1电池信息采集器之间的双向差分通讯线出现故障;若沿第一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q-1,沿第二方向发送的信息的数据量为N-q,则可判断出第q电池信息采集器出现故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方法,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分别采样N个电池组的信息,且N个电池信息采集器通过双向差分通讯线相连,通过控制分别与第一和第N电池信息采集器相连的开关模块的导通和关闭,来控制电池信息采集器的信息轮流沿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递,由此,可平衡每个电池信息采集器所传递信息的数据总量,从而平衡电池组的功耗。同时,在双向差分通讯线或某个电池信息采集器发生故障时,全部或绝大部分电池组的信息仍可传递到电池管理控制器,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 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