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7386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具体是指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柜是用于接通或者断开电流、电压的设备,由于配电柜内部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在夏季等高温天气下,柜内温度急剧上升,该热量需要及时排出,否则随着柜体内温度的升高给部件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最常见的措施是在配电柜的柜壁上设置通风孔,但对于一些在户外运行的开关柜,设置通风孔固然能够使柜体内的空气得到交换,保证柜体内温度不致过度升高,但在大风、阴雨等恶劣环境下,会有雨水、泥沙、灰尘等杂物进入到柜体内部,使柜体内的部件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另外还有在配电柜的柜壁上加装排气扇的措施,但排气扇的运行需要受控,其要求当柜体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开启进行换气处理,排气扇不能不受控地连续运行,因此该措施需要相应的控制装置进行配套,增加了配电柜的制造成本及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电力所使用的配电柜柜内温度容易升高的技术问题,并且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解决该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正面设有柜门,且柜门的一端与柜体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柜顶设有排热装置,所述的排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所述的进气管道位于柜体内部,所述的排气管道伸出柜顶位于柜体外部,在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之间设有排气阀;所述的排气阀包括阀体,阀体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排气管道连接,阀体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道连接,阀体两侧的端部采用端盖封堵,所述阀体两侧端盖上分别在端盖垂直中心线的两侧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转轴孔,转轴孔与端盖中心垂直线的距离大于转轴孔与端盖边缘的距离;两根转轴通过两侧端盖上对应设置的转轴孔进行固定,两根转轴上分别固定阀片,阀片在转轴上处于偏心状态可带动转轴自由转动,在阀体内两转轴所处水平面上方的内腔壁的两侧设有定位挡块,受定位挡块的限制,两阀片处于水平状态,两阀片闭合将阀体内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在所述进气管道的底端设有浮子支架,浮子支架的中心设有轴孔,浮杆穿过浮子支架中心的轴孔,在浮杆的下端连接浮球,浮杆顶端设有顶起爪,顶起爪上的爪指分别与两阀片闭合线两侧的阀片边缘相对;在靠近浮杆底部的杆壁上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位于浮子支架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柜顶呈圆锥状,其与柜体一体成型,所述排热装置安装在柜顶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的上半段为锥形管,管道直径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其小口径一端与阀体的进气口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道的下半段为锥形管,管道直径自上而下逐渐收缩,其小口径一端与阀体的排气口连接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柜体内温度升高后热气流上升的特性将阀体内偏心设置的阀片打开,从而将柜体内的热量排出,当柜体内热量排放完毕,上升气流减弱到一定程度时,阀体内的阀片自动闭合,从而达到自动排热的效果。该具有自动排热功能的电力配电柜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设施的配套施工中。附图说明附图1为该电力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排热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A-A向结构剖视图。附图4为阀体端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阀体内阀片与转轴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够自动排热的电力配电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的正面设有柜门2,且柜门的一端与柜体铰接,所述柜体的柜顶3上设有排热装置4。下面对排热装置4得结构做详细介绍。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排热装置包括进气管道5及排气管道6,结合附图1所示,安装时,进气管道5位于柜体内部,排气管道6伸出柜顶3位于柜体1外部。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之间设有排气阀。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所述的排气阀包括阀体7,阀体上部设有排气口8,排气口8与排气管道6连接,阀体下部设有进气口9,进气口9与进气管道5连接,阀体两侧的端部采用端盖10封堵。如附图4所示,阀体两侧端盖10上分别在端盖垂直中心线的两侧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转轴孔11,转轴孔11与端盖中心垂直线的距离大于转轴孔与端盖边缘的距离。如附图2所示,两根转轴12通过两侧端盖上对应设置的转轴孔11进行固定,结合附图3及附图5所示,两根转轴上分别固定阀片13,阀片13在转轴12上处于偏心状态可带动转轴12自由转动。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阀体内两转轴所处水平面上方的内腔壁的两侧设有定位挡块14,受定位挡块14的限制,两阀片13处于水平状态,两阀片闭合将阀体内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此时即使由柜体外部向排气管道内吹入较强的气流也无法将阀片打开。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进气管道5的底端设有浮子支架15,浮子支架的中心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轴套16,浮杆17穿过浮子支架中心的轴套16,在浮杆17的下端连接浮球18,浮杆17顶端设有顶起爪19,顶起爪19上的爪指分别与两阀片闭合线两侧的阀片边缘相对,在靠近浮杆底部的杆壁上设有定位片20,定位片20位于浮子支架15上方,利用定位片20控制浮杆17的下降最大距离。该排热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柜体内的温度升高后,热空气向上方运动形成气流,此时两阀片13闭合将进气管道5与排气管道6分隔,温升产生的气流不足以顶开阀片13,而浮球18会受热气流的上升而升起,浮球18带动浮杆17向上运动,当浮杆顶端的顶起爪19接触到阀片13后将阀片13顶开,此时柜体内的热空气会形成较强的上升气流,该上升气流会对阀片13产生足够的上升推力,维持两阀片13形成向上打开状态将柜体内的热空气排出,随着柜体内热空气的排出,上升气流逐渐减弱,当减弱到一定程度后,浮球18及浮杆17向下运动,顶起爪19与阀片13分离,由于阀片13在转轴12上处于偏心状态,阀片13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当阀片的边缘受到定位挡块14的限制后,两阀片13重新闭合。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两阀片13开合的灵敏程度与温升气流的强度有着直接关系,为增加温升气流的上升强度,制作时,如附图1所示,将柜体的柜顶3设计成圆锥状,其与柜体一体成型,将排热装置安装在柜顶的顶端。当柜体内温度升高后,温升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圆锥状屋顶可使温升气流的压力得到进一步增加。同样,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制作时,进气管道5的上半段为锥形管,管道直径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其小口径一端与阀体的进气口9连接固定。排气管道6的下半段为锥形管,管道直径自上而下逐渐收缩,其小口径一端与阀体的排气口8连接固定。采用该设计后,进气管道5、排气管道6及排气阀可形成一文丘里管,进气管道5的顶端与两阀片13打开后的间隙形成文丘里管的喉部,根据文丘里管的原理可知,当温升气流进入到进气管道5内部后,随着过气截面面积的减小,气流压力得到提高,而排气管道6形成了文丘里管的扩散部,当气流经过两阀片进入到排气管道6内部后,随之过气截面面积的增大,气流压力得到迅速降低,两阀片上下两端的压力差可在两阀片打开后以较小的温升气流得到状态保持,从而可将柜体内的热空气悉数排尽。制作时,浮球18、浮杆17、顶起爪19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如浮球18可采用膨胀的气球代替,浮杆17、顶起爪19可采用轻质塑料制作,重量越轻越好。而阀片13的厚度不宜过厚,一般控制为0.1-0.8mm即可,其可采用较薄的铝片或轻质复合材料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