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32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电网不平衡时光伏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步骤二,分析交流侧电流控制,当电网电压发生不对称跌落时,以消除有功功率的2倍工频波动为控制目标,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控制;步骤三,强迫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跟随预先给定的电流命令值,从而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三中,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电压跌落深度,实时修正无功功率给定值的大小以调节无功功率的输出,满足并网的无功支撑要求的步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进一步包括:步骤1.1,当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导致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将三相不平衡电压和三相不平衡电流通过对称分量法分解成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步骤1.2,在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只考虑基波分量,则将电网电压ea、eb、ec描述为正序电压和负序电压的合成,获得三相ABC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步骤1.3,将电网电压经过3s/2r坐标变换得到正、负序分量在两相旋转的dq定向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1.2中,电网电压ea、eb、ec描述为:其中,为电网电压正序、负序基波电压峰值;为正序、负序基波电压的初始相位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1.3中,定义静止坐标变换阵为C23,正序旋转坐标变换矩阵为R(θ),负序旋转坐标变换矩阵为R(-θ),则,eaebec=C23R(θ)ed+eq++C23R(-θ)ed-eq-]]>将上式经dq变换可以得到edeq=ed+eq++C23R(-θ)ed-eq-.]]>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1.3中,正、负序分量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ud+=ed++Rid++Ldid+dt-ωLiq+uq+=eq++Riq++Ldiq+dt+ωLid+ud-=ed-+Rid-+Ldid-dt+ωLiq-uq-=eq-+Riq-+Ldiq-dt-ωLid-]]>其中,上标+、-分别表示正、负序分量;下标d、q分别表示有功和无功分量;ω表示电网电压角频率,R、L为拓扑网络的电阻与电感。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进一步包括:将步骤二得到的交流侧正负序指令电流经过坐标变换可以得到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指令电流即获得预先给定的电流命令值;将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进行3/2变换,可以得到αβ坐标下的电流iα和iβ;将预先给定的电流命令值与与逆变器输出电流iα、iβ做差可以得到在一个采样周期的电流差值,得出光伏并网逆变器α轴和β轴的输出电压;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进行SVPWM调制,输出PWM脉冲,实现最终的控制目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交流侧正负序指令电流经过如下坐标变换得到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指令电流iαβ*=iαβ+*+iαβ-*=idq+*ejωt+idq-*e-jωt=iα*+jiβ*.]]>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α轴和β轴的输出电压分别为:Uα=eα-Ld(iα*-iα)dt-Riα]]>Uβ=eβ-Ld(iβ*-iβ)dt-Ri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