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35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在一定的气侯条件下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和覆冰导线在不对称覆冰并受横向风作用下,会引起大幅低频振动,威胁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输电线路的舞动造成相间闪烙跳闸、电弧烧伤,且由于舞动,使得导线本身、连接部件以及铁塔都承受着较大的动态荷载,当荷载超过了防护限度时,导线、铁塔、绝缘子串和连接部件都将出现严重损坏。在恶劣的气候状态下,各地都发生过因导线舞动造成输电线路短路、倒塔、断线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并由此带来的更大范围的停电损失。因此,方式输电线路的舞动对于输电线路本身以至国民经济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最主要的解决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的手段是在现有的高压线路上采用分裂间隔棒,强制保持导线间的间距,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对环境的电磁影响。

常规的阻尼间隔棒包含本体框架,连接于本体框架上的线夹,以及线夹内侧的氯丁橡胶。线夹通过氯丁橡胶夹住导线,补偿导线蠕变松弛效应,防止损伤导线。但常规的间隔棒使导线不能自由扭转,易形成不均匀覆冰,不仅使分裂导线比常规单导线发生舞动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固定的线夹无法防止导线线路的低频振动,容易缩短使用寿命。

为克服该问题,应运出现了回转式间隔棒,在半侧间隔棒的线夹内分离出回转线夹,回转式间隔棒使间隔棒的防振动、防不均匀覆冰和防止导线舞动上的性能大为提高,其使用覆盖面和使用率得到迅速扩大。

但是,由于分离出的内线夹需要与间隔棒本体分别安装,高压线塔的线路高度大,需要临时搭设绝缘梯,近几年来,回转式间隔棒的安装弊端也凸显出来。由于间隔棒本体体积较大,重量达到数十公斤,在高空单人甚至两人操作都非常困难,安装时需要先预估安装位置,然后将内线夹使用一种工具首先夹紧固定到导线上,然后用更大体积的间隔棒外线夹准确套住内线夹,使用另一种专用工具夹紧外线夹,并试验回转状态,其间,紧固件分散安装,需要更换安装工具,需要预先准确设定内线夹安装位置,需要准确套准外线夹,并将外线夹完全包覆内线夹,需要在无法看见内线夹的情况下测试回转状态,耗费之体力非常人所能及,更需消耗大量时间,降低了安装效率,也提升了由于安装操作本身带来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不仅具有回转式间隔棒的优点,而且能够大幅减轻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故障率。

所述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所述的间隔棒在间隔棒框架(2)的外周设有4分裂或6分裂的阻尼线夹,其中在间隔棒框架(2)的一侧设有2支或3支常规阻尼线夹(5),另一侧设有2支或3支回转阻尼线夹(1),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阻尼线夹(1)设有带横向穿孔的外线夹(4)和带有回转筒(19)的回转内线夹(8);所述回转内线夹(8)的回转筒(19)为可在外线夹的横向穿孔内转动的圆柱状,所述回转筒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外线夹的两侧外壁,且在外线夹的两侧外壁外侧设有内夹凸肩(25),内夹凸肩的外径比所述横向穿孔的直径大15mm~80mm;

回转筒两端的内夹凸肩的一侧均设有紧固部(23),另一侧均设有连接部(34)。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内线夹(8)设有相对拼合的两片,均在内夹凸肩部位设有连接部(34),两片的所述连接部(34)分别对称设有一对,两片的各一对连接部(34)分别拼合为由各内夹销轴(16)分别连接的内夹铰链(20)。

更近一步地,所述回转内线夹(8)的两片均在内夹凸肩部位设有紧固部(23),两片的所述紧固部(23)分别对称设有一对,两片的各一对紧固部(23)分别拼合为一对带螺母槽(28)的紧固螺孔(24)。

优选地,一片回转内线夹(8)的螺母槽(28)内固定设有紧固螺母(35),所述内夹销轴(16)与一片回转内线夹(8)的内夹铰链(20)固定连接。

典型地,所述回转筒(19)在外线夹内的部分为不设紧固元件或锁扣、销轴元件的筒状光杆,所述筒状光杆为径向分离的两片半圆筒形拼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回转筒(19)的中部侧壁设有胶瓦定位孔(18),回转筒的内侧固定设有一层回转夹胶瓦(17),回转夹胶瓦在所述胶瓦定位孔(18)处填充并使胶瓦定位孔的外侧与回转筒的外壁平齐。

进一步地,两片回转内线夹(8)分别为内夹底片(29)和内夹活动片(26),在内夹底片的两端内夹凸肩(25)的外侧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防脱圈架(30),穿过一对防脱圈架(30)活动套设有防脱圈(31)。

一种防脱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防脱圈架(30)设有条状的内圈架(32)和外圈架(33),所述内圈架(32)的下端与内夹凸肩(2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内圈架(32)的上端与外圈架(33)的上端平滑连接,外圈架(33)的下端开放设置。

另一种防脱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防脱圈架(30)为带缺口或封闭的环状。

优选地,所述回转阻尼线夹(1)的外线夹(4)为外端通过铰链轴(7)连接的线夹本体和活动盖板(15)组成,所述活动盖板的内端设有压舌(10),在压舌与线夹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压紧垫(12),在压舌上方设有两侧穿过线夹本体侧壁的外夹销轴(11),所述弹性压紧垫在松弛状态的高度超过外夹销轴(11)的下边缘;在压舌(10)与回转筒(19)之间的活动盖板(15)设有垂直贯穿活动盖板(15)和线夹本体的安装孔(9)。

本发明在回转式间隔棒的基础上,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对间隔棒的结构做出巧妙的改进,使得安装难度大幅降低,安装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结构可靠而安装故障率大幅降低。

本发明将回转线夹的内线夹紧固和铰接部分放到了外线夹的外部,从而打破了内线夹与外线夹的安装需要遵循的先紧固内线夹、后紧固外线夹的传统规律,在安装时可以优先紧固安装外线夹,在外线夹被紧固安装完毕后,内线夹实际已自动被闭合与紧固,只需轻松地完成螺钉拧紧步骤即可,因此,避免了需要首先单独预估位置并紧固安装内线夹、外线夹连同框架整体套准内线夹的安装过程。

内线夹的防脱结构使内线夹与外线夹在安装前临时连接为一体,可以一次安装即可完成内、外线夹的定位与紧固过程,对位过程仅需一人甚至可以单手完成,避免了重复对位和套准过程,之后使用夹紧安装工具轻松完成压紧、穿过销轴和拧紧螺钉,整套安装过程轻松、快速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回转式阻尼线夹结构图,

图3是回转内线夹的半片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回转内线夹的侧面结构图,

图6是回转内线夹实施例一后视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回转内线夹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回转阻尼线夹,2—间隔棒框架,3—橡胶柱,4—外线夹,5—常规阻尼线夹,6—固定线夹胶瓦,7—铰链轴,8—回转内线夹,9—安装孔,10—压舌,11—外夹销轴,12—弹性压紧垫,13—十字轴,14—螺栓轴,15—活动盖板,16—内夹销轴,17—回转夹胶瓦,18—胶瓦定位孔,19—回转筒,20—内夹铰链,21—铰链槽,22—外夹槽,23—紧固部,24—紧固螺孔,25—内夹凸肩,26—内夹活动片,27—穿线孔,28—螺母槽,29—内夹底片,30—防脱圈架,31—防脱圈,32—内圈架,33—外圈架,34—连接部,35—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高效可靠安装的回转式间隔棒在间隔棒框架2的外周设有4分裂的阻尼线夹,其中在间隔棒框架2的一侧设有2支常规阻尼线夹5,另一侧设有2支回转阻尼线夹1。

如图2、3、4、5,所述回转阻尼线夹1设有带横向穿孔的外线夹4和带有回转筒19的回转内线夹8;所述回转内线夹8的回转筒19为可在外线夹的横向穿孔内转动的圆柱状,所述回转筒19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外线夹的两侧外壁,且在外线夹的两侧外壁外侧设有内夹凸肩25,内夹凸肩的外径比所述横向穿孔的直径大36mm。如图2所示,回转内线夹8两端的内夹凸肩25伸出于外线夹4的两外侧,外径基本与外线夹4的外径相同,因此回转内线夹8的位置被外线夹4限制,但是可以在外线夹4的横向穿孔内自由回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回转内线夹8的特征还在于,回转筒19两端的内夹凸肩25的一侧均设有紧固部23,另一侧均设有连接部34。

因此,从结构上可以做到所述回转内线夹8的相对拼合的两片均在内夹凸肩部位设有连接部34,两片的所述连接部34分别对称设有一对,两片的各一对连接部34分别拼合为由各内夹销轴16分别连接的内夹铰链20。所述回转内线夹8的两片均在内夹凸肩部位设有紧固部23,两片的所述紧固部23分别对称设有一对,两片的各一对紧固部23分别拼合为一对带螺母槽28的紧固螺孔24。可见,回转内线夹8的结构控制部分,连接部和紧固部均设于外线夹4的外部,回转筒19在外线夹4内的部分为不设紧固元件或锁扣、销轴元件的筒状光杆,所述筒状光杆为径向分离的两片半圆筒形拼合结构。在外线夹4内的部分结构简单,对线夹的安装和操作部分均设在外线夹4的外部。将回转线夹的内线夹紧固和铰接部分放到了外线夹的外部,从而打破了内线夹与外线夹的安装需要遵循的先紧固内线夹、后紧固外线夹的传统规律,在安装时可以优先紧固安装外线夹,在外线夹被紧固安装完毕后,内线夹实际已自动被闭合与紧固,只需轻松地完成螺钉拧紧步骤即可,因此,避免了需要首先单独预估位置并紧固安装内线夹、外线夹连同框架整体套准内线夹的安装过程。

回转筒的内侧设有一层回转夹胶瓦17,回转夹胶瓦17可以补偿导线蠕变松弛效应,为了使高空作业更加方便,在所述回转筒19的中部侧壁设有胶瓦定位孔18,回转夹胶瓦17与回转筒内侧壁在胶瓦定位孔18处固定,回转夹胶瓦在所述胶瓦定位孔18处填充并使胶瓦定位孔的外侧与回转筒的外壁平齐,并且因此,回转筒的外壁成为完整的圆柱状。

为使高空操作时,紧固零件不易散落,一片回转内线夹8的螺母槽28内的紧固螺母35与螺母槽28固定,所述内夹销轴16与一片回转内线夹8的内夹铰链20固定。

以上结构已使回转间隔棒的安装克服了对位和套准难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地,将回转内线夹8与外线夹4连接为不易松脱的一体将更加降低安装难度,如果回转内线夹8与外线夹4分离,高空操作需要分别手持,但是,回转内线夹8相对外线夹4有回转的自由度是必要的基本条件,为实现回转内线夹8与外线夹4的联系,进一步改进回转内线夹8的结构。

如图5,两片回转内线夹8分别为内夹底片29和内夹活动片26,内夹底片29和内夹活动片26的活动性是相对的,从操作习惯上来说,以打开和关闭的一片内线夹为内夹活动片26,如图6、7、8,在内夹底片的两端内夹凸肩25的外侧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防脱圈架30,穿过一对防脱圈架30活动套设有防脱圈31。

在图6、7、8中,所述防脱圈架30设有条状的内圈架32和外圈架33,所述内圈架32的下端与内夹凸肩2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内圈架32的上端与外圈架33的上端平滑连接,外圈架33的下端开放设置。防脱圈31从外圈架33的下端套入,进入内圈架32后,防脱圈31即难以自行脱离,在防脱圈31的限制下,回转内线夹8与外线夹4被套在一起,仅手持外线夹4或框架时,回转内线夹8无法脱落。

另一种防脱结构实施例为,所述防脱圈架30为带缺口或封闭的环状。防脱圈31穿过防脱圈架30,当一对防脱圈架30水平设置且缺口转向外时,正好套入防脱圈架30的防脱圈31无法脱出。或者防脱圈31在安装前由线状穿过一对无缺口的防脱圈架30后,临时将扭绞为封闭圈。在安装完成后,剪断防脱圈31即可恢复回转内线夹8的回转自由度。

在图6、7、8的防脱圈架实施例中,如果内圈架为与转轴轴线同心且足够长,则回转内线夹8仍具有足够的回转自由度,足以达到回转间隔棒所要求的放低频振动和均匀敷冰、脱冰性能,而且回转内线夹8在安装时不会从框架上脱落,该优点是即使在安装完毕后忘记剪断防脱圈31,仍不影响其性能。

如图2、8中所示,所述回转阻尼线夹1的外线夹4为外端通过铰链轴7连接的线夹本体和活动盖板15组成,所述活动盖板的内端设有压舌10,在压舌与线夹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压紧垫12,在压舌上方设有两侧穿过线夹本体侧壁的外夹销轴11,所述弹性压紧垫在松弛状态的高度超过外夹销轴11的下边缘;在压舌10与回转筒19之间的活动盖板15设有垂直贯穿活动盖板15和线夹本体的安装孔9。弹性压紧垫12的压缩力度超过200KG,可以足够防止外夹销轴11在通常受力或被撞击作用下产生移动或转动,压力由外夹销轴11主体承受,可以保证外线夹自行松卸。在安装时,使用专用工具穿过安装孔15,夹紧外线夹4并压缩活动盖板15与线夹本体的距离,使弹性压紧垫12被压缩到足以将外夹销轴11穿过线夹本体侧壁,将回转内线夹8的紧固螺钉拧紧,剪断防脱圈,安装完毕。内线夹的防脱结构使内线夹与外线夹在安装前临时连接为一体,可以一次安装即可完成内、外线夹的定位与紧固过程,对位过程仅需一人甚至可以单手完成,避免了重复对位和套准过程,之后使用夹紧安装工具轻松完成压紧、穿过销轴和拧紧螺钉,整套安装过程轻松、快速而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