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1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散热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型配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正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柜子的使用始于夏商周时期,那时称为“椟”。到了明清时期,形制已定型。明清柜子按形制可分为方角柜、圆角柜、亮格柜,形制不同,其构成部件也有不同。柜类主要是指以木材、人造板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各种用途不同的柜子。例如,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的散热型配电柜。散热型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它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散热型配电柜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系统中,其需要具备防尘、防水及良好的散热能力。目前,设有散热装置的散热型配电柜一般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型配电柜的顶部,散热型配电柜的顶盖上设有与风扇面积对应的通风孔。时间久了,大量的灰尘、飞虫等会从顶盖上的通风孔进入柜体内,对散热型配电柜内的电器元件造成污染和损坏,影响其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安装修理电器元件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型配电柜。该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一种散热型配电柜,包括柜体、安装板、散热结构、门体及排线装置。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及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区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引导安装电缆。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配电设备,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框架,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结构上,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门体的转动侧与所述柜体铰接,所述门体的自由侧通过门锁结构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排线装置包括底板及若干隔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上,各所述隔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开设有相间隔设置的两导槽,每一所述隔板均与两所述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柜体还于邻近所述第二安装区的区域设置有引导口,用于穿设电缆至两所述隔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散热室,所述散热室与所述柜体连通,所述散热室用于向所述柜体送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室包括壳体、风扇及过滤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柜体连通,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过滤件连通外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柜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于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盖设有第三过滤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及所述第三过滤件均设有三层过滤网。

上述散热型配电柜,通过在柜体内设置第一安装区及第二安装区,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框架,安装板设置于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设置于导轨,从而通过散热结构可以有降低安装板的温度,提高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排线装置设置在第二安装区,电缆从引导口进入柜体内,电缆进过各平行设置隔板之间,在隔板的隔离引导下沿着隔板的长度方向整齐排列后与配电设备连接,如此通过排线装置有序地容纳柜体内的电缆,使电缆的放置整齐,有效地提高了接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隔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散热结构及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把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9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散热型配电柜90包括柜体901、门体902及排线装置903。例如,门体902与柜体901转动连接,用于盖设柜体901。例如,排线装置903设置于柜体901内,用于引导电缆的在柜体901内的走线方式。

例如,柜体901为长方体结构。例如,柜体90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区904及第二安装区905。例如,第一安装区904用于安装配电设备。例如,第二安装区905邻近第一安装区904,用于引导安装电缆。

例如,门体902的转动侧与柜体901铰接,门体902的自由侧通过门锁结构与柜体901连接,从而实现门体902与柜体901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2,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排线装置903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排线装置903包括底板911及若干隔板912。结合图1和图2,例如,底板911设置于第二安装区905上,各隔板912平行设置在底板911上,即,各隔板912平行设置,底板911开设有相间隔设置的两导槽913,每一隔板912均与两导槽913滑动连接,即,每一隔板912分别与两导槽913滑动连接。

例如,柜体901还于邻近第二安装区905的区域设置有引导口906,用于穿设电缆至两隔板912之间。为提高防水效果,例如,柜体901还于引导口906的边缘设置有防水胶条。例如,防水胶条具有环形的褶皱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水效果。

上述散热型配电柜90,通过在柜体901内设置第一安装区904及第二安装区905,配电设备设置在第一安装区904,排线装置903设置在第二安装区905,电缆从引导口906进入柜体901内,电缆经过各平行设置隔板912之间,在隔板912的隔离引导下沿着隔板912的长度方向整齐排列后与配设备连接,如此通过排线装置903有序地容纳柜体901内的电缆,使电缆的放置整齐,有效地提高了接线效率。

请参阅图3,其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排线装置903还包括扣子920。例如,扣子920具有依次连接的固定端921、过渡端922及扣合端923。为提高强度,例如,固定端921、过渡端922及扣合端923一体成型。例如,固定端921设置于底板911的一侧,扣合端923扣设于底板911的另一侧,过渡端922架设与各隔板912上。如此,通过扣子920可以将设置在隔板921之间的电缆压合在底板911与过渡端922之间,并在隔板912的作用下固定在各个隔板921之间,使得电缆在柜体内牢固稳定,同时在需要调整电缆时可将扣子920从底板911的一侧拆开后再调整电缆,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4,其为一个实施例中隔板912与底板91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为使得隔板912与底板911的连接更加的例如,隔板912设置有相间隔的两引导块931,每一引导块931对应嵌入一导槽913中。例如,导槽913为倒Ω形的凹槽,引导块931为Ω形的凸起,例如,导槽913为具有预设部分圆形的凹槽,引导块931相应为具有预设部分圆形的凸起,例如,预设部分圆形为圆形的一部分例如半圆形等;又如,导槽913与引导块931相互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例如,两导槽913间隔设置于底板911的中部区域。这样可以增加导槽913与引导块931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其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拆卸、修理、安装配电设备内的电器元件,例如,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安装板940。安装板940用于安装配电设备。例如,第一安装区904设置有导轨941,安装板940设置于导轨941上。例如,安装板940可拆卸地设置于导轨941上。为安装不同类型的配电设备。例如,导轨941的数量有多个,安装板940的数量有多个,每一导轨941对应一安装板940。如此,通过在柜体901内设置第一安装区904及第二安装区905,第一安装区904设置有导轨941,设置有配电设备的安装板940设置于导轨941上,从而方便拆卸、修理、安装配电设备内的电器元件。

请参阅图6,其为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散热结构及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为了提高散热型配电柜的散热效率,例如,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散热结构。例如,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框架,安装板940设置于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设置于导轨941上。如此,通过在柜体901内设置第一安装区904及第二安装区905,散热结构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框架,安装板940设置于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设置于导轨941,从而通过散热结构可以有降低安装板940的温度,提高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散热型配电柜的散热性能好,保证了散热型配电柜内部环境的清洁及电器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7,其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例如,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散热室950,散热室950与柜体901连通,散热室950用于向柜体901送风。例如,散热室950包括壳体951、风扇952及过滤件953。例如,壳体951与柜体901连通,壳体951通过过滤件953连通外部,风扇952的出风口朝向第一安装区904。如此,通过风扇952向第一安装区904送风,可以加快柜体内空气流动的速率,从而提高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为提高过滤效果,防止外部物体进入柜体内,例如,壳体951与柜体90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过滤件954。例如,柜体901于远离壳体95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955,排风口955盖设有第三过滤件956。例如,过滤件953、第二过滤件954及第三过滤件956均设有三层过滤网。进一步的,例如,散热室950设置有灰尘收集箱957,用于收集灰尘。

为防止因门锁结构未关闭,导致门体902为打开的状态,例如,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把手10;又如,散热型配电柜还包括适配所述把手的锁扣,例如,门体设置把手,柜体设置适配所述把手的锁扣;又如,门体设置把手,把手与柜体磁性连接,从而使得门体磁性吸附固定于柜体。例如,把手10安装在门体902上。在散热型配电柜安装好后或者在日常的维护中,例如,技术人员将配电设备安装在散热型配电柜内时,配电设备的安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中途可能会离开散热型配电柜,为防止动物等进入柜体内,本实施例中设置把手10。把手10设置在门体902上,并通过磁铁块与柜体901磁性连接,从而使得门体902与柜体901通过磁力贴合连接,有效防止风力将门体902吹离柜体901,保护配电设备的安全。

请参阅图8,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把手1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把手10包括本体101、底座102及支撑体103,本体101与底座102连接,支撑体103与本体101连接。本体101用于被用户握持,底座102用于安装在散热型配电柜上,例如底座102用于安装在门体上,门体对应开设有让位缺口,本体101与底座102连接后,支撑体103穿过底座102以及让位缺口,带动本体101向门体对应的柜体施加作用力,使得门体与柜体的连接更加紧贴。

请参阅图9,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把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例如,本体101包括主体部201、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主体部201分别与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连接,主体部201与扶手部202之间具有握持空间204,两连接部203分别位于主体部201两侧,主体部201开设有通口205。

如图9所示,例如,底座102包括安装板206及四个紧固件207,安装板206开设有四个安装孔208及一个穿口209,每一紧固件207对应一安装孔208,安装板206设置有两连接位210,每一连接位210对应与一连接部203连接。

如图9所示,例如,支撑体103包括限位块211、支撑柱212及磁铁块213,限位块211与支撑柱212连接,支撑柱212与磁铁块213磁性连接,磁铁块213用于固定在门体、盖体及挡板对应的散热型配电柜上,其固定的位置与让位缺口对应,以使得支撑柱212穿过通口205、穿口209和让位缺口后与磁铁块213磁性连接。限位块211位于握持空间204,支撑柱212滑动穿设于通口205,例如,通口205、穿口209及支撑柱2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支撑柱212的长度小于主体部201距离底座102的最大距离,即支撑柱212的长度小于主体部201相对于底座102的最大距离,或者,支撑柱212的长度小于主体部201与底座102之间的最大距离。例如,通口205的中心与穿口209的中心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上或者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的延长线上;又如,通口205与穿口209分别为轴对称图形,通口205的几何中心与穿口209的几何中心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上或者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的延长线上。又如,通口205与穿口209均为圆形,两者的圆心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上或者位于支撑柱212的轴线的延长线上,亦可理解为,通口205的圆心与穿口209的圆心及支撑柱2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把手,通过将底座102安装在外部散热型配电柜的门体上,本体101安装在底座102上,外部散热型配电柜的门体对应底座102的穿口209开设缺口,磁铁块213对应缺口安装在外部散热型配电柜上,支撑柱212滑动穿设于通口205及穿口209后与磁铁块213相磁吸,由于支撑柱212的长度小于主体部201距离底座102的最大距离,支撑柱212将给限位块211一个朝向外部散热型配电柜的拉力,在力的传递下,支撑柱212最终使得门体与外部散热型配电柜之间增加了支撑柱212与磁铁块213相磁吸所产生的磁力,从而巧妙地利用磁力使得门体紧贴外部散热型配电柜,同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握持效果好,实用性强。

请参阅图10,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1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本体101包括主体部201、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主体部201分别与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连接。可以理解,为预留活动空间于支撑柱212伸缩,主体部201通过两连接部203与底座102连接。例如,主体部201、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一体成型;又如,主体部201、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一体铸造成型;又如,主体部201、扶手部202及两连接部203一体注塑成型,以提高本体101的强度。

为提高施力效果,例如,主体部201与两连接部203连接。例如,主体部201两侧延伸设置有延伸部301,每一延伸部301对应与一连接部203连接。例如,主体部201的长度方向与延伸部30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例如,预设夹角为85度。如此,连接部203与底座102连接后,用户握持扶手部202时,通过两连接部203将力传递到底座102上,由于主体部201的长度方向与延伸部30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且预设夹角为85度,使得两连接部203的分力相对,即两连接部203有相对靠拢的趋势,一方面加强了两连接部203与底座102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用户作用在主体部201上的绝大部分力传递到了底座102上,从而较为省力,施力效果显著。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01为条块状,延伸设置的延伸部301也为条块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201及延伸设置的延伸部301也可以棒状或者其他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

为连接底座102,例如,连接部203为圆柱体结构;又如,连接部203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例如,连接部203远离主体部20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以通过具有该外螺纹的端部实现与底座102的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接。

一实施例中,主体部201与两连接部203可拆卸连接。例如,延伸部301设置有受力凸起302。例如,受力凸起302设置于延伸部301的中部区域。例如,受力凸起302开设有插槽,连接部203插设于该插槽中且与该插槽卡接。又如,该插槽具有内螺纹,延伸部301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延伸部301的端部与该插槽螺接固定。

为便于用户握持扶手部202,例如,主体部201与扶手部202之间具有握持空间204。例如,握持空间204具有弧形的横截面。本实施例中,握持空间204具有1/2椭圆形的横截面。进一步的,例如,扶手部202具有弧形横截面。例如,扶手部202的两端分别与两延伸部301对应连接。如此,主体部201与扶手部202之间形成的握持空间204的宽度符合用户手部的宽度,适合用户手部握持。

在将本体101连接在底座102后,由于连接部203具有足够的刚性,连接部203断裂的概率较小,此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力效果,如图11所示,其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0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3由具有外螺纹的端部朝向主体部201的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连接部203开设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如此,通过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可以提高连接部203的形变程度,增大连接部203的弹性形变,使得用户在施力过程中,连接部203具有缓冲的弹性形变,以利于用户握持,从而提高了施力效果。

例如,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间隔设置,以避免影响连接部203整体的刚性。例如,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的开口方向相同,且两个连接部203的第一调节缺口401、第二调节缺口402、第三调节缺口403及第四调节缺口404的开口方向相对,由于两连接部203有相对靠拢的趋势,这样设置调节缺口的开口方向,使得两连接部203的分力相对但合力向上,即合力沿连接部203的长度方向,如此避免了在施力过程拗断连接部。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调节缺口401靠近与底座102连接的连接部203的端部,其受力较大,开口的面积不能过大,例如,第一调节缺口401具有1/5半圆的横截面,且第一调节缺口401的深度值小于连接部203的半径值。如此,开设合适的第一调节缺口401的开口的面积,可在增大连接部203的弹性形变的同时,避免了在施力过程拗断连接部。

进一步的,由于第二调节缺口402及第三调节缺口403位于整个连接部203的中间区域,为增大连接部203的弹性形变,第二调节缺口402及第三调节缺口403的开口的面积应适应的增大,本实施方式通过适当地降低该区域内的刚性以达到增大该区域内的弹性形变。例如,第二调节缺口402具有半心形的横截面,且第二调节缺口402的深度值等于连接部203的半径值。例如,第三调节缺口403具有水滴形的横截面,且第三调节缺口403的深度值等于连接部203的半径值。如此,开设合适的第二调节缺口402及第三调节缺口403的开口的面积,可增大连接部203的弹性形变,且在施力过程不会拗断连接部。

进一步的,由于第四调节缺口404靠近与主体部201连接的连接部203的端部,其受力较大,开口的面积不能过大,例如,第四调节缺口404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横截面,且第四调节缺口404的深度值小于连接部203的半径值。如此,开设合适的第四调节缺口404的开口的面积,可在增大连接部203的弹性形变的同时,避免了在施力过程拗断连接部。

请参阅图12,其为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2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底座102包括安装板206及四个紧固件207,例如,安装板206为长方体。例如,安装板206为板状的长方体。例如,四个安装孔208均匀分布于安装板206上。例如,四个安装孔208及四个紧固件207均匀分布于安装板206上。例如,紧固件207为螺栓。例如,紧固件207为铆钉。

为便于穿设支撑柱212,例如,穿口209开设于安装板206的中心区域。例如,安装板的中心区域为安装板的中心及其周围的区域,例如,安装板为轴对称图形且具有两条对称轴,安装板的中心即为该两条对称轴的交点;又如,安装板为中心对称图形。安装板的中心的周围的区域,包括形状相似于安装板的图形的区域,例如其面积为安装板的面积的10%~70%,例如安装板的中心区域的中心与安装板的中心相重合,和/或安装板的中心区域的面积为安装板的面积的20%~60%,例如50%。例如,安装板具有矩形结构,安装板的矩形结构的中心区域的中心与安装板的矩形结构的中心相重合,且安装板的矩形结构的中心区域的面积为安装板的矩形结构的面积的20%~50%,例如40%。其它中心区域以此类推。例如,支撑柱212于穿口209的投影位于穿口209的横截面内。也就是说,穿口209的横截面积大于支撑柱212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支撑柱212可穿过穿口209,进而穿过让位缺口,带动本体101向门、盖及挡板对应的散热型配电柜施加作用力,使得门体、盖体及挡板等与其对应的散热型配电柜本身的连接更加紧贴。

为使安装板206与外部散热型配电柜连接更稳定,例如,安装板206开设有四个安装孔208,每一紧固件207对应一安装孔208,紧固件207穿设安装孔208后与外部散热型配电柜连接。如此通过四个安装孔208对应四个紧固件207,使安装板206与外部散热型配电柜连接更牢固稳定。

为连接两连接部203,例如,安装板206设置有两连接位210,每一连接位210对应与一连接部203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06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同轴设置螺母以形成连接位210。例如,通孔的半径与螺母的内径相等。如此连接部203的端部与螺母连接,通孔可用于调节连接部203的端部拧入安装板206的长度,进而微调整本体101与底座102的距离。为提高连接位21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06的两侧一体设置有弧形的加强部,从而提高了连接位210的强度,避免连接位210受力断裂。

请参阅图13,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体103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支撑体103包括限位块211、支撑柱212及磁铁块213,限位块211与支撑柱212连接,支撑柱212与磁铁块213磁性连接,磁铁块213用于固定在门体、盖体及挡板对应的散热型配电柜上,其固定的位置与让位缺口对应,以使得支撑柱212穿过通口205、穿口209和让位缺口后与磁铁块213磁性连接。

例如,限位块211位于握持空间204,支撑柱212滑动穿设于通口205,且通口205、穿口209及支撑柱2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支撑柱212的长度小于主体部201距离底座102的最大距离。

请参阅图14,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为使支撑柱212沿既定方向滑动穿设于通口205,结合图13和图14,例如,支撑柱212表面设置有滑槽601,例如,通口205的内壁设置有滑轨701。例如,滑轨701为长条状的半圆形凸条,滑槽601为长条状的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凸条嵌入半圆形凹槽中,从而使得支撑柱212沿既定方向滑动穿设于通口205,所述既定方向即是指滑槽601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滑槽601的数量有四个,滑轨701的数量有四个,滑槽601与滑轨70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使得支撑柱212沿既定方向滑动穿设于通口205。

例如,限位块211为长方体。例如,支撑柱212为长条形的块状结构。例如,支撑柱212于磁铁块213的投影位于磁铁块213的横截面内。例如,支撑柱212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磁铁块213的横截面的面积,如此磁铁块213产生的磁力可完全作用在支撑柱212上,提高吸附效果。

为提高握持效果,结合图10和图14,例如,扶手部202开设有若干缺口702,若干缺口702间隔设置,且若干缺口702连通握持空间204。例如,缺口702为半圆形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缺口702的数量为四个。例如,四个缺口702沿扶手部202的弧形弯曲方向延伸。四个缺口702刚好对应用户的四个手指,使得用户握持时,四个手指中每个手指刚好嵌入对应的缺口702中,如此,提高了用户使用把手时的握持效果。

请参阅图15,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为提高支撑柱212的支撑效果,结合图9和图15,例如,主体部201还开设有容置槽801,通口205开设于容置槽801的底部,容置槽801连通握持空间204,容置槽801的形状与限位块211的形状相契合。例如,通口205开设于容置槽801的底部的中心区域。例如,通口205的横截面积小于容置槽801的底部的横截面积。如此,当用户握持扶手部202时,由于容置槽801的存在,限位块211可收容在容置槽801中而不占用握持空间204的空间,即不妨碍用户握持扶手部202。同时,当用户的手部握持在扶手部202中后,手部还可防止限位块211活动,进而提高了支撑柱212的支撑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