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37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使用到汇流箱。结合多年防雷系统设计经验,研制出了多种型号汇流箱。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阵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阵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防雷箱,在光伏防雷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控制器,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光伏防雷汇流箱里配置了光伏专用直流防雷模块、直流熔断器和断路器等,方便用户及时准确的掌握光伏电池的工作情况,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挥最大功效。现有汇流箱中分布了较多的用电器件,采用单个连接定位,不仅仅增加了耗材的成本,也造成了人工成本的上升。并且,多个用电器件分列安装后,会占用较多的汇流箱箱内空间,影响其功能扩展与日后维护。尤其是对应常见的防范二极管装置的装配连接,往往需要采用联排接线来配合,若以采用分列安装,往往会给联排接线的布局造成困扰。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包括有引导轨道,其中:所述引导轨道包括有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两侧呈镜像对称分布有衔接轨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引导轨道上连接有活动调节组件,所述活动调节组件上设置有定位组件。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活动调节组件为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底部设置有与引导轨道外形相适应的衔接槽,所述引导轨道嵌入衔接槽内,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调节块顶部且贯穿调节块,所述定位孔内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部穿出调节块底部。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把握凸起。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衔接轨道为翻折轨道,所述翻折轨道外形为倒L形。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衔接轨道的外边缘分布有倒角。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孔为椭圆孔。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引导轨道的两端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所述辅助限位组件为抵触块,所述抵触块的一侧与引导轨道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抵触块上贯穿设置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内连接有锁紧螺钉。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孔等距离分布。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引导轨道的存在,对后续安装的各个元器件进行位置归类,减少对汇流箱的空间占用。2、依托于衔接轨道的辅助,防止元器件安装后出现晃动或是松脱,便于搬运和提升使用稳定性。3、采用活动调节组件,能够对引导轨道的实际可用区域进行限位,有利于元器件的排布。4、依托于辅助限位组件,可满足引导轨道在汇流箱的稳固连接。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引导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轨道本体2衔接轨道3连接孔4调节块5调节螺钉6把握凸起7抵触块8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至2所示的适用于汇流箱的引导定位设备,包括有引导轨道,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实现对后续安装的诸如防反二极管组件等多种元器件实现准确限位,采用的引导轨道包括有轨道本体1,其两侧呈镜像对称分布有衔接轨道2。同时,考虑到轨道本体1与汇流箱的顺利连接,在轨道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3。这样,可以依托于定位螺钉,穿过连接孔3后进行位置锁定。在实际装配期间,由于不同型号的汇流箱所需要安装的元器件数量不同,为了避免出现引导轨道长度的定制,减少生产成本,可在引导轨道上连接有活动调节组件,且活动调节组件上设置有定位组件。由此,可对引导轨道的实际工作长度进行限制,避免元器件安装到位后出现相互挤压或是松动。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能够顺延轨道本体1与衔接轨道2的引导,进行有效的滑动调节,采用的活动调节组件为调节块4。具体来说,调节块4底部设置有与引导轨道外形相适应的衔接槽,引导轨道嵌入衔接槽内。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当调节块4处于恰当位置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由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定位组件包括有定位孔(图中未示出),该定位孔位于调节块4顶部且贯穿调节块4。同时,定位孔内连接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的底部穿出调节块4底部。这样,可以依托调节螺钉5的底部与汇流箱内预留的定位孔进行连接定位,对调节块4进行固定。考虑到装配人员的单手调节便利,可以一边滑动调节调节块4的位置,一边旋紧调节螺钉5进行锁定,在调节块4的顶部设置有把握凸起6,便于单手拿捏把握。进一步来看,为了拥有较佳的限位作用,避免元器件与衔接轨道2连接后出现意外松脱,衔接轨道2为翻折轨道,其外形为倒L形。由此,依托于倒L形的固有结构,既能够防止元器件出现横向晃动,又能够避免元器件在垂直方向出现晃动。同时,衔接轨道2的外边缘分布有倒角。这样,能够防止可能存在的尖锐部分划伤元器件或是装配人员的手部。结合实际实施来看,为了便于对引导轨道的安装位置进行有效的前后微调,采用的连接孔3为椭圆孔。这样,可通过椭圆孔的外形,拥有一定的运动行程。并且,整个调整过程可以在安装定位螺钉的同时进行,只要不旋紧定位螺钉均可调整。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有时候引导轨道上承载安装的元器件较多,单一的定位螺钉可能不足以支持引导轨道在汇流箱内的衔接定位,为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引导轨道的两端设置有辅助限位组件。具体来说,考虑到现场装配的便捷性,且拥有较佳的限位作用,采用的辅助限位组件为抵触块7。具体来说,抵触块7的一侧与引导轨道的一端相接触,抵触块7上贯穿设置有衔接孔(图中未示出),衔接孔内连接有锁紧螺钉8。由此,实现了对引导轨道的夹持定位。当然,为了便于调节可对连接孔3实现等距离的分布。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1、通过引导轨道的存在,对后续安装的各个元器件进行位置归类,减少对汇流箱的空间占用。2、依托于衔接轨道的辅助,防止元器件安装后出现晃动或是松脱,便于搬运和提升使用稳定性。3、采用活动调节组件,能够对引导轨道的实际可用区域进行限位,有利于元器件的排布。4、依托于辅助限位组件,可满足引导轨道在汇流箱的稳固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