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739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倡导,光伏发电项目日趋增多,很多太阳能发电项目往往利用屋顶空间做合理光伏板铺设,即所谓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这类光伏发电往往为利用原有房屋屋顶作为光伏板安装的基础,但传统的施工安装支架往往会对原屋面(尤其是彩钢瓦屋面)进行多多少少的破坏,如焊接、打孔等,这样做的后果通常会破坏原屋面的防水层等保护层,对原屋面构成危害。所以这种新型屋顶光伏支架,在做到能在其上安装光伏组件板的同时,做到对原有屋面几乎为零的损害,解决了传统支架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导轨1、组件安装槽2、夹具3,所述支架导轨1至少为两个,所述支架导轨1的上方活动安装有组件安装槽2,所述支架导轨1的下方安装有夹具3;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上设置有组件槽4,所述组件安装槽3活动连接在组件槽上4。优选的,所述组件槽4的上方为锯齿面。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下方还安装有抬高支架5,所述抬高支架5的上方侧面安装有1号角钢6,所述抬高支架5的正下方安装有2号角钢7,所述2号角钢7安装在夹具3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夹具3为一反“凹”字形夹具,所述夹具3固定在彩钢瓦上,所述夹具3的顶部开设有1个1号圆孔31,所述夹具3的左右两边各开设有1个2号圆孔32,所述夹具3的下方左右两边对应开了4个3号圆孔33。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的两边均安装有限位块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不焊接、打孔等的要求下,做到组件牢牢安装于屋面彩钢瓦上,不仅能满足屋面业主方提出的要求,更能合理有效的安装光伏组件板,甚至于可以铺设光伏组件的区域变得更多了,这对光伏发电项目而言是有利的,增加了铺设组件范围,从而增加了总的装机容量,更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总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局部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B局部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图中:1-支架导轨;2-组件安装槽;3-夹具;31-1号圆孔;32-2号圆孔;33-3号圆孔;4-组件槽;5-抬高支架;6-1号角钢;7-2号角钢;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例。如图1所示,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导轨1、组件安装槽2、夹具3,所述支架导轨1至少为两个,所述支架导轨1的上方活动安装有组件安装槽2,所述支架导轨1的下方安装有夹具3;组件安装槽2用于固定光伏组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上设置有组件槽4,所述组件安装槽3活动连接在组件槽4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组件槽4的上方为锯齿面,增加摩擦力,从而大大的减小由于外界因素而引起的组件晃动不牢固的问题。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下方还安装有抬高支架5,所述抬高支架5的上方侧面安装有1号角钢6,所述抬高支架5的正下方安装有2号角钢7,所述2号角钢7安装在夹具3的上方。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夹具3为一反“凹”字形夹具,所述夹具3固定在彩钢瓦上,所述夹具3的顶部开设有1个1号圆孔31,所述夹具3的左右两边各开设有1个2号圆孔32,所述夹具3的下方左右两边对应开了4个3号圆孔33;左右两边2号圆孔为夹具夹住彩钢瓦凸出部分后用螺丝拧紧固定,但光靠一个螺丝是无法将整个支架连同上方安装组件紧紧固定住的,故在夹具的下方左右两边对应开了四排3号圆孔,该圆孔为摩擦孔目的为增加夹具与彩钢瓦凸出部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有效地阻止夹具的滑动,使支架能牢牢的安装在屋面彩钢瓦上而无需采用焊接、打孔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架导轨1的两边均安装有限位块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