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有壳体(1),所述变频器的壳体(1)内设置有电抗器(2),所述电抗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2)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片(3);所述减振橡胶垫片(3)厚5?10mm;所述电抗器(2)设置有两副支架(2a),电抗器(2)通过两副支架(2a)安装在壳体(1)上,在两副支架(2a)之间的壳体(1)的壳壁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孔(1a),该条形孔(1a)的长度B大于支架(2a)的长度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能够抑制变频器中电抗器产生的噪声。
【专利说明】
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生产企业控制系统中,变频器用途越来越广泛。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0003]为了减小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对电网质量的影响,大多变频器都设置有电抗器,尤其是功率大的变频器都配置了电抗器,用于抑制高次谐波。但在运用中,随之带来的是电抗器产生的“嗡嗡”声响,而且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加剧,有时将固定螺栓抖松,而且发热量很大。为消除此种异常声响和发热情况,我们提出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能够抑制变频器中电抗器产生的噪声。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有壳体,所述变频器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抗器,所述电抗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上,其关键在于:所述电抗器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片。
[0006]由于原电抗器是通过螺栓直接安装在变频器的壳体上的,为了散热,变频器壳体通常为金属材料。由于电抗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声,该噪声是由于电抗器的振动以及和变频器壳体的共振造成的,而且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加剧,有时甚至将固定螺栓抖松。另外电抗器直接安装在金属壳体上,壳体上与电抗器相连的一部分金属材料成为电抗器铁轭磁路的一部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消耗大量的电能。
[0007]在电抗器与壳体之间垫减振橡胶垫片,既能有效地减震,减小噪声,还能隔断电抗器铁轭与壳体之间的磁路,所述结构简单适用。
[0008]所述减振橡胶垫片厚5-10mm。
[0009]减振橡胶垫片设置为5-10mm最合适,减振橡胶垫片过薄起不到隔磁减震作用,如果减振橡胶垫片过厚则过度占用变频器壳体内部空间。
[0010]所述电抗器设置有两副支架,电抗器通过两副支架安装在壳体上,在两副支架之间的壳体的壳壁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孔,该条形孔的长度B大于支架的长度C。
[0011]所述条形孔既能隔断两个支架之间壳体中的磁路,还能起到散热作用。
[0012]显著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能够抑制变频器中电抗器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有壳体I,所述变频器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抗器2,所述电抗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I上,所述电抗器2与壳体I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片3,该减振橡胶垫片3为圆环形,也套在螺栓上,避免电抗器2与壳体I直接接触。
[0017]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抗器2铁轭中的磁通经过壳体形成的电磁回路。
[0018]所述减振橡胶垫片3厚5-10mm。
[0019]所述电抗器2设置有左右两副支架2a,电抗器2通过两副支架2a安装在壳体I上,两副支架2a与壳体I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与在左右两副支架2a之间的壳体I的壳壁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孔la,该条形孔Ia的长度B大于支架2a的长度C,该条形孔Ia与电抗器2的铁轭垂直,能够有效隔断电抗器2通过两副支架2a以及壳壁形成的电磁回路。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能够抑制变频器中电抗器产生的噪声。
【主权项】
1.一种带消声装置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有壳体(I),所述变频器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抗器(2),所述电抗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2)与壳体(I)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片(3); 所述减振橡胶垫片(3)厚5-10mm; 所述电抗器(2)设置有两副支架(2a),电抗器(2)通过两副支架(2a)安装在壳体(I)上,在两副支架(2a)之间的壳体(I)的壳壁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孔(Ia),该条形孔(Ia)的长度B大于支架(2a)的长度C。
【文档编号】H02M1/00GK205693546SQ201620454623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公开号201620454623.0, CN 201620454623, CN 205693546 U, CN 205693546U, CN-U-205693546, CN201620454623, CN201620454623.0, CN205693546 U, CN205693546U
【发明人】兰洲
【申请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