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510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视装置,尤其是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或隐患,积累状态检修的原始数据,往往要求现场运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现场设备红外线测温手段对设备状态进行监视,但是,采用人工模式,手工抄录,工作量大,且受环境因素、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容易造成巡视不到位,或者测量不准确等问题,巡视的效率和质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很多变电站已改造成无人值守变电站,需要测各设备本体、引线接头、套管等部位温度时,需要驱车去相关变电站,这无疑在时间上,人力成本上加大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包括设置在变电站外围的轨道,以及设置在轨道上的巡视车,其中所述轨道为引导线,其中在所述巡视车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引导线的路线追踪器,在所述引导线的外侧设有若干定位桩,在所述定位桩上设有条形码,在所述巡视车外侧设有扫码器,在所述巡视车内分别设有存储器、控制模块和信息传送模块,在所述巡视车内侧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器连接,所述控制 模块分别与扫码器和信息传送模块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测温仪,摄像头用于拍摄整个巡视过程,并将拍摄的视频通过信息传送模块传送到控制室。

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扫码器能够准确的扫描条形码,因此在所述定位桩的内侧设有切面,所述条形码位于所述切面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切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桩的直径。

进一步改进,因为整个变电站内,不同位置需要检测的重点不同,因此各个监测点之间存在高度上的差异,为了确保巡视车能够准确无误的停留在监测点处,同时也为了让摄像头能够准确的拍摄到监测点的画面,因此变电站内被监测点、巡视车和条形码三者之间相邻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一致。

进一步改进,为了满足夜间的巡视要求,因此在所述巡视车上设有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巡视车代替了人工巡视,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和摄像头即可对变电站进行科学的巡检,这不仅减轻了巡视工人的工作难度,而且还提高了巡检的质量,摄像头通过录像,使得巡检结果和巡检过程都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为以后的工作留下准确的基础资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变电站用智能巡视装置,包括设置在变电站外围的轨道,以及设置在轨道上的巡视车2,其中所述轨道为引导线1,其中在所述巡视车2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引导线1的路线追踪器21,追踪器21用于检测引导线1的路径,使得巡视车2能够按照引导线1的路径行驶,在所述引导线2的外侧设有若干定位桩6,在所述定位桩6上设有条形码7,在所述巡视车2外侧设有扫码器8,巡视车2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扫码器8来扫描定位桩6上的条形码7,从而确定巡视车2的位置,以及该处需要检测的内容,在所述巡视车2内分别设有存储器、控制模块3和信息传送模块5,在所述巡视车2内侧设有检测模块4,所述检测模块4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3连接,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与存储器连接,控制模块3分别与扫码器8和信息传送模块5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4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测温仪,摄像头用于拍摄整个巡视过程,并将拍摄的视频通过信息传送模块5传送到控制室。

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扫码器8能够准确的扫描条形码7,因此在所述定位桩6的内侧设有切面,所述条形码7位于所述切面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切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桩6的直径。

进一步改进,因为整个变电站内不同位置需要检测的重点不同,因此各个监测点之间存在高度上的差异,为了确保巡视车2能够准确的停留在监测点处,同时也为了让摄像头能够准确的拍摄到监测点的画面,因此变电站内被监测点、巡视车2和条形码7三者之间相邻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一致致。

进一步改进,为了满足夜间的巡视要求,因此在所述巡视车2上设有 照明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引导线1是根据不同检测点的位置而铺设的,因此引导线1存在一定的起伏,位于操作室的工人,通过信息传送模块5则可以对巡视车2进行远程控制(移动的速度,以及每个点停留的时间),巡视车2在巡检过程中,扫码器8在到达条形码7处时,将条形码7处的信息传送到控制模块3,此时巡视车2将停止前进,扫码器8通过条形码7上的信息即可确定该监测点需要检测的内容,在检测巡视完成后,巡视车将继续前行,从而完成整个巡检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