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头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7353阅读:1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碗头挂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碗头挂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碗头挂板,其专利申请号为:201320676275.8,申请日为:2013.10.20,公告号为:CN203522075U,公告日为:2014.04.02,其结构包括有:挂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头挂板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碗头座,该碗头座呈球窝状,且碗头座内设置有W型紧锁销,所述的碗头挂板主体的下部设置有U型槽,该U型槽两侧的挂板下端设置有螺栓安装孔,该碗头挂板主体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招弧角安装孔,且所述的碗头挂板主体上对应两个招弧角安装孔处向外延伸设置有凸缘。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高压电线路长期处在野外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飓风等大风力的交变作用下,会因球头挂环的球头与紧锁销的立面不断发生撞击性摩擦而使紧锁销的立面严重磨耗断脱,导致球头从碗头挂板的倒T型槽中脱出;或因球头挂环的球头在摆动或移动时产生的巨大纵向摩擦力而使紧锁销的钩头变形或断裂,导致球头从碗头挂板的倒T型槽中脱出,所以球头挂环的球头从碗头挂板中脱出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汲取和吸收现有碗头挂板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碗头挂板,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和检修方便,且防脱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碗头挂板,包括挂板主体,该挂板主体上端设有碗头座,下端设有悬挂部,悬挂部包括设有U型悬挂槽,与U型悬挂槽两侧的耳板一与耳板二,耳板一与耳板二上开设有同轴的连接孔,两连接孔上安装有螺栓,所述碗头座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后,共同形成用于卡装球头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还形成开口,容置腔通过开口与外界相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容置腔打开,球头穿过第一壳体的开口后放置在第二壳体内,再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安装好,确保球头位于容置腔内,最后将悬挂部上的螺栓卸下,将待连接物件放置在U型悬挂槽内,将螺栓安装好,确保螺栓悬挂连接有待连接物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可拆分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球头卡装在容置腔内,从而防止球头从碗头座内滑脱。该装置可作为碗头挂板使用,其使用安全可靠。

为了防止螺栓在连接孔内窜动,从而加快碗头挂板的损耗,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定位螺母,所述两定位螺母焊接在两连接孔内。

为了便于安装招弧角,所述碗头座底部与悬挂部顶部之间设有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招弧角的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紧固件为销钉或紧固螺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挂板主体,2碗头座,201第一壳体,202第二壳体,203容置腔,204紧固件,3悬挂部,301U型悬挂槽,302耳板一,303耳板二,304连接孔,305螺栓,306定位螺母,4连接臂,401安装面,5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碗头挂板,包括挂板主体1,该挂板主体1上端设有碗头座2,下端设有悬挂部3,悬挂部3包括设有U型悬挂槽301,与U型悬挂槽301两侧的耳板一302与耳板二303,耳板一302与耳板二303上开设有同轴的连接孔304,两连接孔304上安装有螺栓305,为了防止螺栓305在连接孔304内窜动,从而加快碗头挂板的损耗,连接孔304内设有用于安装螺栓305的定位螺母306,两定位螺母306焊接在两连接孔304内,碗头座2包括第一壳体201,与第一壳体201相配合的第二壳体202,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通过紧固件204相连接,紧固件204为销钉或紧固螺钉,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固定连接后,共同形成用于卡装球头5的容置腔203,第一壳体201远离第二壳体202的一侧还形成开口,容置腔203通过开口与外界相通,为了便于安装招弧角,碗头座2底部与悬挂部3顶部之间设有连接臂4,连接臂4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招弧角的安装面401。

工作时,先将容置腔203打开,球头5穿过第一壳体201的开口后放置在第二壳体202内,再将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经紧固件204安装好,确保球头5位于容置腔203内,然后将悬挂部3上的螺栓305卸下,将待连接物件放置在U型悬挂槽301内,将螺栓305旋进定位螺母306后安装好,确保螺栓305悬挂连接有待连接物件,最后将招弧角安装在连接臂4的安装面401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