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66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大量的配电箱被应用于农村智能电网及各配电台区中。为适应农网智能化发展需要,满足客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的新要求,提高农网智能配电台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亟需一种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户外式的配电箱,它能集配电、计量、保护于一体。目前,为了获取传统的柱上低压综合配电箱中的电力信息,需要派人员定期去柱上低压综合配电箱所在的位置,打开柱上低压综合配电箱,人工记录配电箱中的电力信息。然而,这种通过人工采集配电箱中的电力信息的方式,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电力信息的采集效率较低。此外,传统的配电箱内低压出线端子无绝缘防护措施,在人工打开配电箱来记录配电箱中的电力信息时,记录的人员存在一定的触电危险。并且现有配电箱大多数防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包括箱体、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设于箱体背面,所述箱体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箱体后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箱门、进线孔,所述箱门设置在箱体前部,所述进线孔设于箱体底部,所述进线孔上设有橡胶圈,所述箱门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式控制面板,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电、电流显示器,所述感应器为温度感应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警报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警报器与控制面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电器安装导轨,所述导轨设有上下两组。

优选的,所述箱体塑料材质内设置有金属安全网,所述金属网由钢丝交叉网组成。

优选的,所述安装构件为“L”构件,所述构件包含两组,其中一组与箱体上安装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箱门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侧面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扇热风机上设置有风速控制器,所述风速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种配电箱,通过在配电箱上设有控制面板,使配电箱更加实用方便,并通过设有警报器使配电箱更加的安全,在箱体侧面设有散热风机,当温度感应器监测到箱内温度不正常,就会控制散热风机,对箱内进行散热,保证箱内仪器正常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安装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金属安全网,12—安装孔,13—进线孔,2—安装构件,21—安装孔,31—箱门,32—控制面板,41—温度感应器,42—风速控制器,43—散热风机,44—照明灯,45—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悬挂式塑料配电箱,包括箱体1、安装构件2,所述安装构件2安装于箱体1背面,所述箱体1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箱体后面设有安装孔12,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箱门31、进线孔13,所述箱门31设置在箱体1前部,所述进线孔13设于箱体1底部,所述进线孔13上设有橡胶圈,所述箱门31上设有控制面板32,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控制面板32为触摸式控制面板,所述感应器与控制面板32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2上设有电、电流显示器,所述感应器为温度感应器41,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警报器45,所述温度感应器41、警报器45与控制面板32相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电器安装导轨,所述导轨设有上下两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塑料材质内设置有金属安全网11,所述金属网由钢丝交叉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构件2为“L”构件,所述构件包含两组,其中一组与箱体1上安装孔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灯44,所述照明灯44与箱门31上的控制面板32相连接。

此外,所述箱体1侧面装有散热风机43,所述散热风机43上设置有风速控制器42,所述风速控制器42与温度感应器41相连接。

安装原理:如图2所示,一组安装构件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箱体上,另一组安装在要安装的墙体等载体上,然后将箱体上的安装构件与载体上的安装构件卡合在一起,从而使箱体安装完成。

基于上述,该种配电箱,通过在配电箱上设有控制面板32,使配电箱更加实用方便,并通过设有警报器45使配电箱更加的安全,在箱体侧面设有散热风机43,当温度感应器41监测到箱内温度不正常,就会控制散热风机43,对箱内进行散热,保证箱内仪器正常安全使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