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及抑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8505发布日期:2018-11-24 11:56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boost电路,特别涉及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及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boost拓扑电路的输出端,一般会放置较大容量的电容。在上电时,输入电源通过boost电感、续流二极管对输出电容充电,boost电感瞬间磁饱和,进而在充电回路中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电流。如果不加抑制,冲击电流会引起供电侧跳闸、保险烧断等危害,严重的甚至可能损坏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大的冲击电流也会对电网造成污染。

小功率场合中,目前多采用在电源的输入侧串联ntc热敏电阻来抑制上电冲击电流,但是这种方法功耗较大,而且热敏电阻由于从热态恢复到冷态需要时间,因而在断电后立即再次上电时热敏电阻会失去效果。

中功率、大功率场合中,目前常采用一个电阻与开关器件(如继电器、可控硅、或mosfet、igbt等可控器件)并联后,串联在续流二极管与输出电容之间,通过控制电路使开关器件在上电时保持关断状态,电源只能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如此便限制了上电冲击电流,然后延时开通开关器件。这个方法仍有一定缺点,比如上电时充电电流从boost电感流过,会使电感产生一定偏磁甚至有可能饱和,若此时打开主开关管,则有可能产生非常大的电流将主开关管烧毁。在大功率场合一般采用igbt作为与电阻并联的开关器件,而igbt有导通压降(约3~5v),此压降会一直加在并联电阻上,电阻持续发热,对寿命有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ost电路上电冲击抑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续流管d2、开关管v1、输出电容c2,所述电感l1、续流管d2串联于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所述开关管v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感l1和续流管d2之间,开关管v1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所述输出电容c2的正极连接续流管d2的负极,输出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还包括并联于电感l1、续流管d2的充电支路,在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s1,所述控制开关s1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支路包括充电电阻r1。

进一步,所述充电支路还包括充电二极管d1,所述充电二极管d1与所述充电电阻r1串联。

进一步,还包括输出电容c2的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所述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与所述输出电容c2并联。

进一步,还包括输入电容c1以及输入电容c1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所述输入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阻r3、电阻r4串联后与所述输入电容c1并联。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管v1的栅极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boost电路上电冲击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源上电,控制开关s1关断;

步骤二、输入电压通过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

步骤三、控制开关s1闭合,送出开关管v1的pwm驱动信号,boost电路正常运行。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三中,当输出电容c2的电压达到输入电压的85%以上时,控制开关s1闭合。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三中,驱动开关管v1的pwm控制信号采用缓启动逐步增加占空比。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开关管v1、输出电容c2、不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v2,所述电感l1、开关管v2串联于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所述开关管v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感l1和开关管v2之间,开关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所述输出电容c2的正极连接开关管v2的发射极,输出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还包括并联于电感l1、开关管v2的充电支路,所述开关管v2的栅极与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支路包括充电电阻r1。

一种boost电路上电冲击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源上电,开关管v2关断;

步骤二、输入电压通过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

步骤三、送出开关管v1、开关管v2的pwm驱动信号,boost电路正常运行。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及抑制方法,采用了充电支路,不仅在上电时充电电流不流经电感l1,避免电感l1偏磁甚至饱和,并且还不影响主回路的构造,有利于主回路的布线和布局。通过二极管d1,在正常运行后充电支路自动切除,不会对主回路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充电电阻r1不需要采用ntc、ptc等热敏电阻,可有效减少成本,并且可以在重复上断电时都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主要包括由电感l1、续流管d2、开关管v1、输出电容c2组成的boost电路的主回路。电感l1、续流管d2串联于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开关管v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感l1和续流管d2之间,开关管v1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电容c2的正极连接续流管d2的负极,输出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充电支路,充电支路包括充电二极管d1、充电电阻r1。充电二极管d1、充电电阻r1串联后与电感l1、续流管d2并联。在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s1,具体的,是在续流管d2负极设置有控制开关s1,控制开关s1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输出电容c2侧设置有输出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与所述输出电容c2并联,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还包括输入电容c1,用以检测输入电压,输入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在输入电容c1侧设置有输入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3、电阻r4串联后与所述输入电容c1并联,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电容c1采用容量较小的薄膜电容,不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控制电路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管v1的栅极连接。

在上电初始,控制开关s1为关断状态,输入电压通过充电二极管d1、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通过调整充电电阻r1的阻值大小,可限制输出电容c2的冲击电流。通过充电支路,不仅在上电时充电电流不流经电感l1,避免电感l1偏磁甚至饱和,并且还不影响主回路的构造,有利于主回路的布线和布局。

通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分别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容c2的电压,控制电路比较两个电压,当输出电容c2上的电压达到输入电压的90%时,控制电路闭合控制开关s1,并且输出pwm控制信号。输出电容c2上已建立与输入测相当的电压,且pwm信号采用缓启动逐步增加占空比的方式,输出电容c2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充电电流。

当boost电路正常运行后,通过二极管d1,充电支路自动切除,充电电阻r1不再消耗功率,也不会对主回路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充电电阻r1不需要采用ntc、ptc等热敏电阻,可有效减少成本,并且可以在重复上断电时都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一种boost电路上电冲击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源上电,控制开关s1关断;

步骤二、输入电压通过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

步骤三、当输出电容c2的电压达到输入电压的85%以上时,控制开关s1闭合,在本实施例中,当输出电容c2的电压达到输入电压的90%时,控制开关s1闭合,由于此时输出电容c2的电压与输入电压基本相当,因而不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控制电路输出pwm控制信号驱动开关管v1导通,pwm控制信号采用缓启动逐步增加占空比,通过软启动的方式,进一步抑制冲击电流。之后,boost电路正常运行。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抑制上电冲击的boost电路,包括电感l1、开关管v1、输出电容c2、不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v2。

电感l1、开关管v2串联于电源正极与电路输出端正极之间,开关管v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感l1和开关管v2之间,开关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输出电容c2的正极连接开关管v2的发射极,输出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充电支路,充电支路与电感l1、开关管v2并联,包括充电二极管d1、充电电阻r1。开关管v2的栅极与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电初始,开关管v2为关断状态,输入电压通过充电二极管d1、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通过调整充电电阻r1的阻值大小,可限制输出电容c2的冲击电流。通过充电支路,不仅在上电时充电电流不流经电感l1,避免电感l1偏磁甚至饱和,并且还不影响主回路的构造,有利于主回路的布线和布局。

通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分别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容c2的电压,控制电路比较两个电压,当输出电容c2上的电压达到输入电压的90%时,

控制电路输出pwm控制信号给开关管v1,同时,控制电路输出相位互补的驱动信号给开关管v2。

当boost电路正常运行后,通过二极管d1,充电支路自动切除,充电电阻r1不再消耗功率,也不会对主回路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充电电阻r1不需要采用ntc、ptc等热敏电阻,可有效减少成本,并且可以在重复上断电时都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一种boost电路上电冲击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源上电,开关管v2关断。

步骤二、输入电压通过充电电阻r1对输出电容c2充电。

步骤三、送出开关管v1、开关管v2的pwm驱动信号,pwm控制信号采用缓启动逐步增加占空比,通过软启动的方式,进一步抑制冲击电流,之后boost电路正常运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省略了续流管d2,减少了线路压降,精简了电路。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