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289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属于电力线路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跳闸事故是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的统计,导致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雷击(617次,占40.6%)、外力破坏(330次,占21.7%)、冰害(201次,占13.2%)、鸟害(170次,占11.2%)和风害(152次,占10%)。造成故障停运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外力破坏(174,占31.6%)、冰害(156次,占28.4%)、风害(104次,占18.9%)雷击(69次,占12.5%)、和鸟害(19,占3.5%)。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风偏跳闸对线路危害较大。由于风偏跳闸造成线路故障停运几率较高(约占90%以上),对于重要性较高的线路和电厂送出线路的危害尤为明显。加之一些地区大风自然灾害频发,在此地区防风偏工作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新建线路可采用“v”型串来彻底解决风偏问题。而对于已经在运行的线路一般采用加重锤和双串“八字”布置的方式,但这样绝缘子串仍就会在大风的作用下向塔身摆动。对于大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一旦出现瞬时的极端大风仍就会发生风偏事故。

中相牵制装置就是利用一组绝缘且可伸缩的装置,在单回路铁塔下曲臂内侧主材交叉点与导线悬垂串联板之间连接。这样牵制住导线使其不会再大风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偏转,彻底解决了中相导线风偏问题。

按照上述分析,若有一种绝缘的牵制装置,在单回路铁塔下曲臂内侧主材交叉点与导线悬垂串联板之间连接,就可以防止导线发生较大的偏转,在不对铁塔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彻底解决中相导线的风偏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本发明为一组可伸缩且有一定强度的绝缘装置,需要将其连接在单回路铁塔下曲臂内侧主材交叉点与导线悬垂串联板之间。当导线受到水平荷载时,导线悬垂串发生偏转,牵制装置会随之伸长。当导线悬垂串偏转到一定的角度时,牵制装置停止伸长并牵制住导线悬垂串使其不再继续偏转,从而起到防风偏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包括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所述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曲臂、设置于下部的下曲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臂与所述下曲臂之间设置有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中相牵制装置,所述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顶端与所述上曲臂的中部相连接,所述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底端与所述中相牵制装置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中相牵制装置的底端与所述下曲臂的内侧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下曲臂的内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材交叉点,主材交叉点上设置有挂孔,中相牵制装置的底端通过挂孔与主材交叉点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相牵制装置包括上连接板、连接杆、下连接板、弹性伸缩装置,连接杆嵌套设置于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内侧,上连接板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下连接板的顶端相连接,下连接板的底端与弹性伸缩装置的顶端相连接,弹性伸缩装置的底端与下曲臂的内侧的前后两侧相连接,上连接板的顶端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底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连接板、连接杆与下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铰接孔,上连接板、连接杆与下连接板之间通过铰接孔相互铰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弹性伸缩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弹簧,弹性伸缩装置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环,弹簧分别与弹性伸缩装置的连接环相连接,弹性伸缩装置顶端和底端通过连接环分别与下连接板、挂孔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底部设置有连扳,连扳的顶端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扳的底端与中相牵制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扳的顶部设置有顶端挂孔,连扳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边缘挂孔,顶端挂孔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底端固定连接,边缘挂孔与中相牵制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扳的形状为扇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实现了当中相导线受到水平荷载时,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发生偏转,中相牵制装置会随之伸长,当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偏转到一定的角度时,中相牵制装置停止伸长并牵制住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发生偏转使其不再继续偏转,从而起到防风偏的作用;第二,本发明防止风偏事故发生的效果明显,特别是针对那些常规防风偏措施均不起效果但又无法改造成“v”型串的线路;第三,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时仅需在下曲臂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处增加两个挂孔,避免了施工中对铁塔进行较大的改造;第四,停电时间短,可以在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下完成安装挂孔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下曲臂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处安装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下曲臂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处安装两个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当无风时的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

图8是当有风时的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1-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2-上曲臂,3-下曲臂,31-主材交叉点,32-挂孔,4-中相牵制装置,41-上连接板,42-连接杆,43-下连接板,44-弹性伸缩装置,45-铰接孔,46-连接环,5-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6-连扳,61-顶端挂孔,62-边缘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的中相导线防风偏装置,包括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1,单回路输电线路杆塔1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曲臂2、设置于下部的下曲臂3,其特征在于,上曲臂2与下曲臂3之间设置有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中相牵制装置4,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顶端与上曲臂2的中部相连接,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底端与中相牵制装置4的顶端相连接,中相牵制装置4的底端与下曲臂3的内侧相连接。

图2是本发明的下曲臂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处安装挂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下曲臂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处安装两个挂孔的结构示意图。考虑到铁塔受力稳定的问题,仅安装一个挂孔会对铁塔稳定性造成影响,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下曲臂3的内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材交叉点31,主材交叉点31上设置有挂孔32,中相牵制装置4的底端通过挂孔32与主材交叉点31相连接。

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相牵制装置4包括上连接板41、连接杆42、下连接板43、弹性伸缩装置44,连接杆42嵌套设置于上连接板41与下连接板43的内侧,上连接板41的底端通过连接杆42与下连接板43的顶端相连接,下连接板43的底端与弹性伸缩装置44的顶端相连接,弹性伸缩装置44的底端与下曲臂3的内侧的前后两侧相连接,上连接板41的顶端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底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连接板41、连接杆42与下连接板43上均开设有若干铰接孔45,上连接板41、连接杆42与下连接板43之间通过铰接孔45相互铰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弹性伸缩装置44的中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弹簧,弹性伸缩装置4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连接环5,弹簧分别与弹性伸缩装置44的连接环5相连接,弹性伸缩装置44顶端和底端通过连接环5分别与下连接板43、挂孔32固定连接。

图4是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底部设置有连扳6,连扳6的顶端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扳6的底端与中相牵制装置4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扳6的顶部设置有顶端挂孔61,连扳6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若干边缘挂孔62,顶端挂孔61与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的底端固定连接,边缘挂孔62与中相牵制装置4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扳6的形状为扇形。

图7是当无风时的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无风时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垂直向下,中相牵制装置自然收缩。

图8是当有风时的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当大风时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偏转,中相牵制装置4伸长,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5偏转至预定角度后中相牵制装置4停止伸长并需要承受一定的拉力。

本发明的安装过程如下:在输电线路仍在运行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下曲臂2内侧前后两侧主材交叉点31处安装两个挂孔32;挂孔32安装完成待输电线路停电后,完成中相牵制装置4的安装,中线牵制装置4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完成后的牵制效果如图7和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