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879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属于电网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以保证供电可靠性为前提,确保电力用户用电的时效性,满足电力用户的供电需求。提高网络的供电能力,减少用户的停电机率,网络的互供能力主要反应网络接线、负荷的合理调整。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210323470.2的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线路故障自动隔离装置及方法,所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线路故障自动隔离装置包括:故障区段定位装置,用于定位馈线故障区段;事故跳闸断路器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事故跳闸断路器;处理器装置,用于在所述故障区段隔离后,根据所述事故跳闸断路器与所述馈线故障区段的关系,以判断是否恢复所述事故跳闸断路器到合闸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配电网事故后,及时、准确定位并隔离故障点,使非故障区段自动恢复供电。例如,对于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上述故障区段定位装置、处理器装置及处理器装置的馈线自动化功能,从故障段查找、隔离、非故障段自动恢复,一般仅需要十几秒钟。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无法消除电力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铁磁谐振现象,谐振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可能使设备绝缘损坏,威胁到系统的安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无法消除电力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铁磁谐振现象,谐振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可能使设备绝缘损坏,威胁到系统的安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其结构包括传输装置、合页、控制门、配电管理终端、微机消谐装置、电源线接口、调节旋钮、提示灯,所述传输装置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顶盖,所述传输装置的前表面焊接有合页,所述控制门通过合页与传输装置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控制门的表面通过电连接有配电管理终端,所述微机消谐装置固定连接于配电管理终端的下端;所述微机消谐装置由显示屏、逻辑判断控制器、信号指示灯、调节按钮组成,所述微机消谐装置的前端表面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后方通过电连接有逻辑判断控制器,所述信号指示灯均匀等距排列于微机消谐装置的前端表面,所述调节按钮通过键槽与微机消谐装置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机消谐装置通过逻辑判断控制器与配电管理终端相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口固定嵌于控制门的前端表面,所述调节旋钮通过电与控制门的前端表面相连接,所述提示灯均匀排列于调节旋钮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密钥孔,所述控制门的前表面垂直焊接有跳闸断路器。进一步的,所述跳闸断路器的形状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按钮的数量为5-6个。进一步的,所述合页是数量为2个的矩形。进一步的,所述微机消谐装置的材质为聚氯乙烯/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门是长度为110cm的矩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微机消谐装置,可以消除电力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铁磁谐振现象,避免由铁磁谐振引起的内部过电压而造成恶性事故,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微机消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传输装置-1、合页-2、控制门-3、配电管理终端-4、微机消谐装置-5、电源线接口-6、调节旋钮-7、提示灯-8、顶盖-10、显示屏-50、逻辑判断控制器-51、信号指示灯-52、调节按钮-53、密钥孔-30、跳闸断路器-3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自动化的传输装置的方案:其结构包括传输装置1、合页2、控制门3、配电管理终端4、微机消谐装置5、电源线接口6、调节旋钮7、提示灯8,所述传输装置1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顶盖10,所述传输装置1的前表面焊接有合页2,所述控制门3通过合页2与传输装置1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控制门3的表面通过电连接有配电管理终端4,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固定连接于配电管理终端4的下端;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由显示屏50、逻辑判断控制器51、信号指示灯52、调节按钮53组成,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镶嵌有显示屏50,所述显示屏50的后方通过电连接有逻辑判断控制器51,所述信号指示灯52均匀等距排列于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所述调节按钮53通过键槽与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通过逻辑判断控制器51与配电管理终端4相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口6固定嵌于控制门3的前端表面,所述调节旋钮7通过电与控制门3的前端表面相连接,所述提示灯8均匀排列于调节旋钮7的右侧,所述控制门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密钥孔30,所述控制门3的前表面垂直焊接有跳闸断路器31,所述跳闸断路器3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调节按钮53的数量为5-6个,所述合页2是数量为2个的矩形,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的材质为聚氯乙烯/不锈钢,所述控制门3是长度为110cm的矩形。本专利所说的微机消谐装置可以区分过电压、铁磁谐振以及单相接地,能迅速地消除各种频率的铁磁谐振,准确率高,适用于无人职守变电站,但是使用时不得倾斜,躺卧和受冲击、碰撞,不要受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浸蚀。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连接在合适的位置,将设备的配电管理终端开启,调节微机消谐装置的调节按钮,之后该设备即可开始正常工作。本发明的传输装置-1、合页-2、控制门-3、配电管理终端-4、微机消谐装置-5、电源线接口-6、调节旋钮-7、提示灯-8、顶盖-10、显示屏-50、逻辑判断控制器-51、信号指示灯-52、调节按钮-53、密钥孔-30、跳闸断路器-3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无法消除电力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铁磁谐振现象,振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可能使设备绝缘损坏,威胁到系统的安全,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微机消谐装置,可以消除电力系统中频繁发生的铁磁谐振现象,避免由铁磁谐振引起的内部过电压而造成恶性事故,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固定连接于配电管理终端4的下端;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由显示屏50、逻辑判断控制器51、信号指示灯52、调节按钮53组成,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镶嵌有显示屏50,所述显示屏50的后方通过电连接有逻辑判断控制器51,所述信号指示灯52均匀等距排列于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所述调节按钮53通过键槽与微机消谐装置5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微机消谐装置5通过逻辑判断控制器51与配电管理终端4相连接。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调节按钮的数量为5个,所述微机消谐装置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所述调节按钮的数量为6个,所述微机消谐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实施例1实施例2使用寿命3年8年消谐效率高很高综上所述,当本发明的微机消谐装置的调节按钮数量采用6个,微机消谐装置的材质采用不锈钢时,本发明的使用寿命较长,消谐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