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86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配线槽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布线过程,所述配线槽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线槽之间,传统的配线槽之间连接施工极为繁琐费事,拆卸施工时极不方便且易损坏配线槽及配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实现配线槽与配线槽之间安装和拆卸的连接接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不同配线槽的端部,所述连接主体横截面为u形,所述连接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所述连接主体插接在配线槽内并通过螺钉与配线槽内表面相连。

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所述两个侧板对称设在底板两侧并与底板垂直相连,所述底板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

所述底板上设有三个内丝孔,所述三个内丝孔中心之间连线成等边三角形。

所述底板上设有四个内丝孔,所述四个内丝孔相邻内丝孔中心之间连线成正方形。

所述内丝孔圆周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内圆直径大于连接内丝孔的螺钉头的最大直径或螺钉头的外圆直径。

所述环形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

所述环形凸起的最高点与底板的距离范围为2mm~6mm。

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两个连接主体,所述两个连接主体成的角度为90°和180°。

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三个连接主体,所述三个连接主体成t形。

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四个连接主体,所述四个连接主体成十字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配线槽与配线槽之间安装和拆卸,环形凸起能够防止线缆在配线槽连接接头槽内晃动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个连接主体成90°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两个连接主体成180°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个连接主体成t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四个连接主体成十字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连接主体,2.第二连接主体,3.第三连接主体,4.第四连接主体,11.侧板,12.底板,121.内丝孔,122.环形凸起,1221.环形凸起外圆,1222.环形凸起最高圆,1223.环形凸起内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由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不同配线槽的端部,所述连接主体横截面为u形,所述连接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121,所述连接主体插接在配线槽内并通过螺钉与配线槽内表面相连。

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两个侧板11和一个底板12,所述两个侧板11对称设在底板12两侧并与底板12垂直相连,所述底板12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121。

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的连接主体插设在配线槽端部,并通过螺钉与配线槽内表面即底板12上表面相连,所述螺钉优先采用十字槽盘头螺钉,防止划伤电缆。所述环形凸起122包括环形凸起外圆1221、环形凸起最高圆1222和环形凸起内圆1223,所述环形凸起外圆1221和环形凸起内圆1223设在底板12上,所述环形凸起最高圆1222凸出于底板12上表面,所述环形凸起122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环形凸起的最高点与底板12的距离范围为2mm~6mm,所有环形凸起122的最高点形成环形凸起最高圆1222。

所述环形凸起内圆1223直径大于连接内丝孔121的螺钉头的最大直径或螺钉头的外圆直径。

所述三个内丝孔121分两排且内丝孔121中心之间连线成等边三角形,第一排接近配线槽连接接头端部可设一个内丝孔121,也可设置两个内丝孔121。

图1所示,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成9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的底板上分别设有三个内丝孔121,所述内丝孔121外设有环形凸起122。

如图2所示,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成18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分别设有两个内丝孔121,所述两个内丝孔121对称设在底板12上,所述两个内丝孔121外设有环形凸起122。

如图3所示,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第二连接主体2和第三连接主体3,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3成18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3一侧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三连接主体2端部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第二连接主体2与缺口垂直相连,所述缺口的高度与侧板11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第二连接主体2和第三连接主体3分别设有三个内丝孔121,所述内丝孔121外设有环形凸起122,所述三个内丝孔121分两排且内丝孔121中心之间连线成等边三角形,第一排接近配线槽连接接头端部可设一个内丝孔121,也可设置两个内丝孔121。

如图4所示,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第四连接主体4,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3成18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3两侧中心位置设有分别与第三连接主体2和四连接主体4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第二连接主体2和第四连接主体4分别与对应缺口垂直相连,所述缺口的高度与侧板11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第四连接主体4分别设有四个内丝孔121,所述内丝孔121外设有环形凸起122,所述四个内丝孔121分两排且相邻内丝孔121中心之间连线成正方形。

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可一体成型,也可将连接主体通过铆钉、焊接或螺栓固定形成,所述内丝孔121和环形凸起122可通过模具一次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槽连接接头,所述配线槽连接接头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不同配线槽的端部,所述连接主体横截面为U形,所述连接主体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所述连接主体插接在配线槽内并通过螺钉与配线槽内表面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配线槽与配线槽之间安装和拆卸,环形凸起能够防止线缆在配线槽连接接头槽内晃动移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阳;王建国;邢凯繁;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筑丰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9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