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485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除杂维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用于发电站向用户进行输电的重要部件,无论是城市还是野外,都会架设输电线路来进行电力的输送,日常工作中,输电线路上会存在很多异物,例如气球、风筝以及塑料袋等悬挂物,如果这些异物得不到及时处理,随着风向的改变,这些异物会逐渐缠绕在输电线上,形成厚厚的结节,更加难以清理,若其尾端搭接到相邻的输电线上,极易造成相间短路,进而可能引起线路跳闸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传统的清除线路异物的方法有三种:1)工作人员可以用绑有刀具的绝缘杆,站在地面对高空中的线路进行作业;2)在带电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穿着屏蔽服由软梯进入强电场内进行人工清除;3)在停电时处理,作业人员通过软梯架攀爬至异物处进行手工清除。第一种方法,由于操作杆长度有限,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能清理的地方,并且此种方法受地形限制;第二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业程序复杂,危险点多,针对性安全措施繁琐,极易造成工作人员由于思想麻痹而发生触电事故,并且劳动强度大,可靠性低;第三种方法,需要提前与调控中心联系协调,制定停电计划,履行审批手续,该种操作过程使缺陷不能及时处理,并且停电作业极大降低了用电负荷,影响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降低输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能够及时清理线路异物,保证输电线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用于将输电线外围附着的杂物去除,本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驱动机构及装置本体顶端的钻头,装置本体呈螺旋状,装置本体借助钻头及驱动机构的驱动具有绕输电线的轴线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的钻头呈筒状结构且端部设置有齿牙结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内部且与钻头连接的传动轴、套装在装置本体外侧的螺旋套、螺旋套与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螺旋套的内壁设置有内齿轮,所述的传动轴套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透过设置在装置本体侧壁上的通孔与内齿轮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所述的钻头与装置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与钻头底部固定的锁紧环,所述的锁紧环与钻头底面之间夹持有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套装固定在装置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的定位环分别借助滚珠与钻头的底面、锁紧环的环面形成滚动接触。

所述的传动轴外套装有传动套,所述的传动套与设置在装置本体内侧壁的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螺旋套与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螺旋套内壁的滑动槽、设置在装置本体外侧壁上的滑动环,所述的滑动环与滑动槽套装形成转动配合。

所述的装置本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螺旋套与装置本体的外侧壁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的钻头筒状结构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钻头同轴的扇叶,钻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钻头及驱动机构驱动装置本体在输电线上移动,设置的钻头沿着螺旋形的轨迹前进,使得缠绕的杂物能够被充分磨碎,从输电线上脱落,保证输电线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机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钻头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驱动传动轴的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1、装置本体,2、风扇,3、传动轴,4、钻头,5、锁紧环,6、定位环,7、滚珠,8、螺旋套,9、内齿轮,10、驱动齿轮,11、传动套,12、固定板,13、滑动槽,14、滑动环,15、密封圈,16、弹簧扭杆,17、进气孔,401、副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如图1到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输电线路异物清理装置,用于将输电线外围附着的杂物去除,本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驱动机构及装置本体1顶端的钻头4,装置本体1呈螺旋状,装置本体1借助钻头4及驱动机构的驱动具有绕输电线的轴线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的钻头4呈筒状结构且端部设置有用于破碎杂物的齿牙结构。本发明采用医疗器械中颅骨钻的传动原理,在工作时借助传动轴3驱动,将装置本体1缠绕套装在输电线上,使得螺旋状的装置本体1沿着输电线呈螺旋状移动,作为顶端工作部件的钻头4沿着输电线表面,将附着的杂物粉碎,从而保证了输电线的安全运行,所述的钻头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副齿牙401,该副齿牙401呈三棱锥形结构,且该副齿牙401围绕钻头4设置有多组,借助副齿牙401起到进一步的摩擦输电线表面的效果,保证异物清除的彻底。

为了方便将本装置缠绕到输电线上,所述的装置本体1呈前后分体结构并借助平行设置的多组弹簧扭杆16连接。使用时将装置本体1前后扭转,弹簧扭杆采用弹簧钢管,具有柔韧性,随着弹簧扭杆16的扭曲,扩大了装置本体1的螺距,从而便于将装置本体1缠绕到输电线上,实现除杂设备的快速部署。

具体实施例2,所述的钻头包括与传动轴3连接的呈筒状结构的钻头4、设置在钻头4与装置本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钻头4借助该连接结构具有绕装置本体1的轴线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钻头4底部固定的锁紧环5,所述的锁紧环5与钻头4底面之间夹持有定位环6,所述的定位环6套装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所述的定位环6分别借助滚珠7与钻头4的底面、锁紧环5的环面形成滚动接触。所述的传动轴3驱动钻头4进行工作,钻头4在随着装置本体1推进时,借助定位环6上滚珠的滚动连接,降低阻力,便于进行钻孔操作,当需要回退时,借助定位环6与锁紧环5形成的滚动连接,避免回退倒行时发生钻头4脱离的故障。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驱动机构安装,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套装在装置本体1外侧的螺旋套8、螺旋套8与装置本体1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螺旋套8的内壁设置有内齿轮9,所述的传动轴3套装有驱动齿轮10,驱动齿轮10透过设置在装置本体1侧壁上的通孔与内齿轮9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所述的螺旋套8的外侧壁设置有螺旋绞龙结构。借助该螺旋绞龙结构,使得驱动机构推移钻头4沿螺旋轨迹移动,设置的螺旋套8采用橡胶材质,与输电线路形成弹性接触,保证传动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传动轴3与其他设备线路卷缠,所述的传动轴3外套装有传动套11,所述的传动套11与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侧壁的固定板12固定连接。借助传动套11将传动轴3固定,避免了设备本体1随传动轴3转动,保证钻孔顺利进行,设置的固定板12同时将驱动齿轮10定位,防止发生驱动齿轮10错位,保证驱动机构正常工作。所述的传动轴3还连接有动力装置,如图5所示,该动力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与底座之上的电机,借助电机驱动传动轴3转动,而设置的传动套11与底座固定,从而保证了传动轴3旋转而传动套11不旋转,保证传动轴3的动力稳定输送。所述的传动轴3采用单芯钢线或弹簧钢条,使得传动轴3具有柔韧性及较好的传动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螺旋套8错位,所述的螺旋套8与装置本体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螺旋套8内壁的滑动槽13、设置在装置本体1外侧壁上的滑动环14,所述的滑动环14与滑动槽13套装形成转动配合,从而将螺旋套8与装置本体1形成良好固定,避免两者错位。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杂物碎屑灌入到螺旋套8内,所述的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的螺旋套8与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形成密封配合。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破碎后的碎屑干扰正常工作,并尽快脱离输电线,所述的钻头4筒状结构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钻头4同轴的扇叶2,钻头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气孔17。借助钻头4旋转,通过进气孔17进气,扇叶2随着钻头4旋转进行吹风,将齿牙撕碎的杂物碎屑及时吹除,保证设备的运行正常。所述的副齿牙401将线路进行清扫,如塑料袋等缠绕物随着高温暴晒会形成坚硬的壳状物,而借助副齿牙401将该壳状物击碎,并通过进气孔将击碎后的壳状物残渣吸入,通过扇叶2加速后吹出,从而实现了抛丸破碎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除杂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传动轴3驱动,避免了在装置本体1内安装电机等电气驱动元件,降低了装置重量,采用钻头沿螺旋推进,对于缠绕的结节状杂物有极好的解缠和粉碎效果,并且采用装置本体自主推进,降低了人员高空作业时间,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