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880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护监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安全防范、自动抄表、更加人性化的高效的小区管理以及家居智能化控制等,现有的小区管理还是依靠人工管理,具有管理成本高的缺点。虽然一些大型小区配备了一些管理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动力配电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照明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不仅各自独立运行,而且这些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产生了小区运行的系统多,使用复杂,维护和保养任务重的问题,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无法满足小区居民的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要求,不能为小区与每个家庭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因此,住宅小区的智能综合管理是当前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住宅小区智能化综合管理是指通过利用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电路卡技术,通过有效地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是在小区电力出现故障后,需要人工进行呼叫维护,并且各个住户不能在突发的电力中断的情况下,了解需要多久能够恢复电力,不利于很好的安排自身的生产生活,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包括电力检测模块、触发确认模块、信息提示模块、无线收发模块、远程监控平台、维护端和用户接收端,所述电力检测模块对社区内的变电站和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的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内,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对电力检测模块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在电力检测模块报警后向维护端发送信息,并接收维护端反馈的维护时间信息,所述信息提示模块在远程监控平台接收到维护时间信息后启动,将维护时间发送至用户接收端内,所述触发确认模块对电力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

通过电力检测模块对输入的电流、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可以让远程监控平台及时的了解各个小区的电流、电压输入情况,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同时监控多个小区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的做出处理,因为目前所使用的方式,往往是在断电后由物业人员进行通知检测维修,这样做的话,第一反应速度慢,通常物业人员会自身先进行处理、判断,在实在没办法时候,才会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第二,各个住户不能及时了解何时能恢复电,往往集中在修理场所附近,造成道路堵塞,可能延缓维修进度。本发明采用的系统,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平台的调度,第一时间通知维护人员抵达现场,并初步进行判断,及时将维护时间进行反馈,并通过信息提示模块进行发送至用户接收端,让该小区的住户能够了解到维护情况,安排好时间。

现有技术中,会有涉及到对引入社区的电力进行检测,但检测后报警、维护、管理措施不到位,需要经过多方辗转,才能够让维护人员出发进行维护,并且检测的方式单一,误报率高。本发明在电力检测模块上还通过触发确认模块对其检测的数据准确性进行二次确认,降低误报,在引入的电力出现问题时,能够直接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装置、电流检测装置、保护装置和温度异常报警器,所述电压检测装置检测变电站转化后的电压是否正常,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对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电压、电流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内,所述保护装置在接入电网或变电站故障时启动,避免电力检测模块因过电压和过电流导致损坏,所述温度异常报警器在电力检测模块各元件温度超过阈值时,向维护端发送维护信息。在接入电网处设置电流检测装置,可以监测接入的电网是否出现故障,而导致小区断电,在小区变电站接入的电压检测装置,可以监测变电站是否损坏,通过两个检测装置,能够帮助远程监控平台更快的确认故障源头,及时的通过维护端进行调度处理。设置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过电压和过电流时,对变电站造成的危害。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控制室通讯模块、微处理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室通讯模块接收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电压、电流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微处理器在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当电压、电流数据不正常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判断或者显示单元的人工操作向维护端发送维护信息。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图像信号进行显示,工作人员通过其显示的情形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反馈至微处理器,若无工作人员在,则微处理器通过自身处理进行判断是否向维护端发送信息;而控制室通讯模块接收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在微处理器作出维修指令的处理后,向维修端发送维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接收端通过预留的手机短信,接收信息提示模块发送的维护时间信息。通过各个住户提前预留的手机信息,进行手机短信的群发,保证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维护信息和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确认模块将确认的信息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存储模块在数据溢出后,依时间先后顺序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覆盖。设置的触发确认模块能够很好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维护端不必要的出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能够在电力中断时,自动联系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2、本发明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住户能够及时了解维护信息和维护的时间,有利于进行生产生活安排。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一种社区电力维护监管系统,包括电力检测模块、触发确认模块、信息提示模块、无线收发模块、远程监控平台、维护端和用户接收端,所述电力检测模块对社区内的变电站和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的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内,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对电力检测模块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在电力检测模块报警后向维护端发送信息,并接收维护端反馈的维护时间信息,所述信息提示模块在远程监控平台接收到维护时间信息后启动,将维护时间发送至用户接收端内,所述触发确认模块对电力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

通过电力检测模块对输入的电流、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可以让远程监控平台及时的了解各个小区的电流、电压输入情况,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同时监控多个小区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的做出处理,因为目前所使用的方式,往往是在断电后由物业人员进行通知检测维修,这样做的话,第一反应速度慢,通常物业人员会自身先进行处理、判断,在实在没办法时候,才会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第二,各个住户不能及时了解何时能恢复电,往往集中在修理场所附近,造成道路堵塞,可能延缓维修进度。本发明采用的系统,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平台的调度,第一时间通知维护人员抵达现场,并初步进行判断,及时将维护时间进行反馈,并通过信息提示模块进行发送至用户接收端,让该小区的住户能够了解到维护情况,安排好时间。

现有技术中,会有涉及到对引入社区的电力进行检测,但检测后报警、维护、管理措施不到位,需要经过多方辗转,才能够让维护人员出发进行维护,并且检测的方式单一,误报率高。本发明在电力检测模块上还通过触发确认模块对其检测的数据准确性进行二次确认,降低误报,在引入的电力出现问题时,能够直接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提高效率。

所述电力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装置、电流检测装置、保护装置和温度异常报警器,所述电压检测装置检测变电站转化后的电压是否正常,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对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电压、电流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内,所述保护装置在接入电网或变电站故障时启动,避免电力检测模块因过电压和过电流导致损坏,所述温度异常报警器在电力检测模块各元件温度超过阈值时,向维护端发送维护信息。在接入电网处设置电流检测装置,可以监测接入的电网是否出现故障,而导致小区断电,在小区变电站接入的电压检测装置,可以监测变电站是否损坏,通过两个检测装置,能够帮助远程监控平台更快的确认故障源头,及时的通过维护端进行调度处理。设置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过电压和过电流时,对变电站造成的危害。

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控制室通讯模块、微处理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室通讯模块接收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电压、电流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微处理器在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当电压、电流数据不正常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判断或者显示单元的人工操作向维护端发送维护信息。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图像信号进行显示,工作人员通过其显示的情形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反馈至微处理器,若无工作人员在,则微处理器通过自身处理进行判断是否向维护端发送信息;而控制室通讯模块接收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在微处理器做出维修指令的处理后,向维修端发送维修信号。

所述用户接收端通过预留的手机短信,接收信息提示模块发送的维护时间信息。通过各个住户提前预留的手机信息,进行手机短信的群发,保证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维护信息和时长。

所述触发确认模块将确认的信息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存储模块在数据溢出后,依时间先后顺序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覆盖。设置的触发确认模块能够很好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维护端不必要的出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