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露式滑动门用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406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门,尤其涉及一种外露式滑动门用直线电机,属于建筑装饰五金配件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滑动门是一种常见的自动门类型,具有超静音、滑动平缓等优点。直线电机定子线圈02缠绕在铁芯03上,由于电磁感应原理,其周围存在磁场,该磁场作用于动子构件的磁铁,产生的磁力推动动子组件移动。由于动子组件的速度需要被控制,驱动力大小需要被调节,磁场强度不是恒定的量。并且,由于滑动门速度在一直变化当中,控制滑动门的定子线圈周围磁场的变化也是很强烈的。如图1所示,变化的磁场将在直线电机定子周围的金属板01(如铝板)上产生涡流,导体内部涡流将产生热量,涡流很强时,产生的热量很大。该热量的产生一方面损耗了对直线电机的供电,另一方面该金属板上的涡流也将对定子线圈02的磁场存在削弱作用,滑动门获得的驱动力被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便于增强滑动门用直线电机驱动力、降低直线电机发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露式滑动门用直线电机,具有定子和动子,定子包括壳体和线芯组件,线芯组件设置在壳体中,壳体具有开口部,使线芯组件至少部分地向外暴露。

使线芯组件暴露于外界的开口部抑制了线芯组件周围导体上涡流的产生,削弱了涡流的影响,可以增强直线电机为滑动门提供的驱动力,并减少了散热损耗。

进一步地,开口部为壳体面向动子的面上形成的开口槽。定子产生磁场为动子提供磁力,定子壳体面向动子的面形成涡流的可能性大,在该部位设置开口部,可以高效地削弱涡流的影响。

进一步地,开口槽为一个,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贯通。贯通形式的开口槽有利于壳体的加工。

进一步地,壳体开口部具有限制部,限制部限制线芯组件从开口部移出。该限制部的设计方便了线芯组件容纳在带开口部的壳体中,线芯组件不会容易脱离定子组件。

进一步地,限制部为壳体两侧边分别向中间形成的折边。限制部由折边形成,是一种简便的限制部形成方式,可有效保证线芯组件不会轻易脱离。

进一步地,线芯组件包括线圈和铁芯,线圈缠绕于铁芯上,线芯组件还包括线圈骨架,设置于线圈与铁芯之间。该线圈骨架方便了铁芯上的绕线。

进一步地,线圈骨架通过通孔套设于铁芯,通孔的一端缘具有凸缘,凸缘抵接折边内表面。由此,通过线圈骨架与折边的配合,使整个线芯组件不会从开口部脱离出。

进一步地,线圈骨架通孔的另一端在垂直定子组件的方向两侧具有凸耳,凸耳向铁芯的基部弯折,凸耳底下用于埋设导线。线圈骨架的该结构设计将线芯组件予以固定,还提供了导线固定的空间,使定子组件中的布线整齐。

进一步地,线芯组件为数个,数个线芯组件的铁芯采用多个铁片叠加形成。铁片叠加形成铁芯组,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出铁芯。

进一步地,开口部形成在壳体的侧面。侧面的涡流得到抑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驱动力,减少热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直线电机定子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定子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定子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定子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定子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壳体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铁芯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线圈骨架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定子10

壳体1

开口槽11折边12

铁芯2

铁片21基部22

线圈3

线圈骨架4

凸缘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外露式滑动门用直线电机,具有定子和动子,定子包括壳体和线芯组件,线芯组件设置在壳体中,壳体具有开口部,使线芯组件至少部分地向外暴露。

使线芯组件暴露于外界的开口部抑制了线芯组件周围导体上涡流的产生,削弱了涡流的影响,可以增强直线电机为滑动门提供的驱动力,并减少了散热损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滑动门的直线电机包括定子10和动子(未示出)。定子10具有电流通过的线圈产生磁场,动子中安装有磁铁,定子10产生的磁场对带磁铁的动子作用,产生的磁力推动动子运动。滑动门的门体与动子连接,动子的运动将带动滑动门移动,使滑动门开启或关闭。

如图1所示,定子10整体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形。外部为壳体1,壳体1内部安置各种产生磁场的零件,如图3所示。后面将对内部零件进行详述。壳体1可由金属材质挤压成型。

本实施例中,开口部为壳体1面向动子的面上形成的开口槽11,如图6所示。壳体1截面成u型,开口槽11正对动子。由于定子产生磁场为动子提供磁力,定子壳体面向动子的面形成涡流的可能性大,在该部位设置开口部,可以高效地削弱涡流的影响。

优选地,开口槽11为一个,沿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贯通。贯通形式的开口槽有利于壳体的加工。带开口槽11的壳体1可以将金属板弯折成“u”型而成型。也可以在成型为柱状壳体后,切割形成开口槽11。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开口槽11具有限制部,限制部限制线芯组件从开口部移出。该限制部的设计方便了线芯组件容纳在带开口部的壳体中,线芯组件不会容易脱离定子组件。

优选地,限制部为折边12,如图6所示。折边12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分别与壳体1的侧边垂直,向壳体中间成型。折边12可以通过将壳体1两侧边向中间弯折形成。也可以与壳体1整体成型。限制部由折边12形成,是一种简便的限制部形成方式,可有效保证线芯组件不会轻易脱离。

如图3所示,线芯组件包括线圈3和铁芯2,线圈3缠绕于铁芯2上,线芯组件还包括线圈骨架4,设置于线圈3与铁芯2之间。该线圈骨架4方便了铁芯上的绕线。

铁芯2结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定子10需要多组铁芯组件,即需要多个铁芯2。本实施例采用数铁片21叠起来形成铁芯排。该铁片21的形状如图7所示。铁片叠加形成铁芯组,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出铁芯。形成的铁芯2的底部为基部22。

线圈骨架4具有通孔,线圈骨架4通过通孔套设于铁芯2。如图8所示,通孔的一端缘具有凸缘41,该端远离铁芯2的基部。该凸缘41沿垂直通孔轴向的方向凸设,可与通孔一体成型。如图4所示的凸缘41与壳体1的位置关系,凸缘41抵接折边12的内表面。由此,通过线圈骨架4与折边12的配合,使整个线芯组件不会从开口槽11处脱离出。

另外凸缘41本身也可在线圈3绕铁芯2缠绕线时,避免线圈3从凸缘41所在一端脱出,使绕线变乱。

进一步地,线圈骨架4通孔靠近铁芯2基部的一端在垂直定子组件的方向两侧具有凸耳42,如图8所示。凸耳42向铁芯的基部2弯折,其于凸缘41类似,都可由线圈骨架4主体一体成型。凸缘41与凸耳42为线圈3的绕线提供了空间,线圈3可以方便的绕于凸缘41与凸耳42之间、铁芯2及线圈骨架4外周。

定子10中的线芯组件的线圈3都需要连接导线通电。通常情况下,此处的布线较多且复杂,也容易使整个定子10的结构变得复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凸耳42底下存在埋设导线的空间。定子10连接线圈3的导线可放置该凸耳42底部。线圈骨架的该结构设计将线芯组件予以固定,还提供了导线固定安置的空间,将导线隐藏起来,使定子组件中的布线整齐。

第二实施例

如图9所示,与图5不同的是,该第二实施例的开口槽11有多个,沿定子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与铁芯2的位置对应。此种开口槽11易可实现削弱壳体上涡流的效果。同时,该开口槽11之间还具有壳体部分,该部分的壳体与线圈骨架4上凸缘41也可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