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859发布日期:2018-06-12 22:4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电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接线箱。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搭载在车辆的发动机室的空间部等,将各种电子元件汇集并容纳在内部的电接线箱。上述电接线箱通过安装在相对于车身构成发动机室的车身的内壁等车身侧的安装面板而被固定。

作为电接线箱相对于安装面板的固定有如下方法:在作业员将电接线箱的壳体临时固定于安装面板后,将设置在壳体的凸缘部相对于安装面板螺钉拧紧等进行正式固定。作为上述临时固定有如下技术:将设置在壳体的临时固定突起部插入到设置在安装面板的临时固定用孔(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0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068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上述电接线箱中,有的在壳体的临时固定突起部设置有卡止爪。在临时固定突起部设置有所述卡止爪的电接线箱在临时固定突起部插入于临时固定用孔的临时固定状态下,通过卡止爪与安装面板在插入方向接触,抑制临时固定突起部从临时固定用孔拔出,保持临时固定状态。

然而,在设置在临时固定突起部的卡止爪为1个的情况下,由于临时固定突起部或者临时固定用孔的尺寸的偏差等,有的情况下会解除卡止爪与安装面板的接触,临时固定突起部容易从临时固定用孔拔出。与之相对,在设置在临时固定突起部的卡止爪为多个的情况下,在维护电接线箱时等,有的情况下作业员难以解除卡止爪与安装面板的接触并将临时固定突起部从临时固定用孔拔出,即,难以将安装面板相对于壳体进行装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将壳体保持在固定对象,且装拆容易的电接线箱。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接线箱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容纳至少1个以上的电子元件;正式固定部,其将所述壳体正式固定在固定对象;临时固定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的壳体外周面突出形成,且插入到在所述固定对象形成的临时固定用孔,将壳体临时固定在所述固定对象,所述临时固定突起部具有:主体部,从所述壳体外周面突出,且形成为筒状;卡止部和板簧部,其夹着所述主体部,在径向对置配置,所述卡止部具有在所述临时固定突起部插入于所述临时固定用孔的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在插入方向与所述固定对象接触的卡止爪,所述板簧部在径向外侧具有沿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平坦面,且利用外力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在所述临时固定状态下,所述平坦面以在径向所述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所述固定对象接触。

另外,在所述电接线箱中,优选的是所述板簧部的插入方向端部形成得比所述主体部的插入方向端部低,所述主体部中,在所述插入方向至少从所述板簧部的插入方向端部到所述主体部的插入方向端部的部分由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倾斜面形成。

另外,在所述电接线箱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止部和所述板簧部在所述临时固定状态下,所述卡止部配置在铅垂方向中的铅垂上方侧,所述板簧部配置在所述铅垂方向中的铅垂下方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接线箱在临时固定状态下,设置在临时固定突起部的板簧部通过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从而平坦面以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与固定对象接触。所以,由于平坦面使朝向径向外侧的复原力对固定对象作用,因此,电接线箱在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够将壳体保持在固定对象。另外,由于平坦面与卡止部不同,不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爪,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电接线箱的装拆。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接线箱的立体图。

图2是电接线箱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

图4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

图5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接线箱

2:壳体

21:壳体外周面

3:正式固定部

4:临时固定突起部

5:主体部

51:倾斜面

6:卡止部

61:外周面

62:卡止爪

62a:倾斜面

62b:卡止面

7:板簧部

71:平坦面

100:安装面板

101:壳体设置面

102:对置面

103:临时固定用孔

105:接触面

BD:孔径

PD: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接线箱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

[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接线箱。图1是电接线箱的立体图。图2是电接线箱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图4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图5是临时固定突起部和临时固定用孔的剖视图。此处,图2是临时固定突起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另外,图3~图5是壳体相对于安装面板的临时固定的说明图。各图的Z方向是铅垂方向。Z1方向是铅垂上方,Z2方向是铅垂下方。图2~图5的F方向是电接线箱相对于安装面板的装拆方向,即,是临时固定突起部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的插入拔出方向。另外,F方向是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F1方向是电接线箱相对于安装面板的安装方向,即,是临时固定突起部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的插入方向。F2方向是电接线箱相对于安装面板的取下方向,即,是临时固定突起部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的拔出方向。另外,是与F1方向相反的方向。图2~图5的S方向是与F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卡止部与板簧部的对置方向。

如图1所示,电接线箱1例如设置在发动机室等车辆的空间部,将线束等连接处理用元件、熔丝、继电器、电子控制单元等电气元件等各种未图示的电子元件汇集并容纳在内部。电接线箱1也被称为接线盒、熔丝盒、继电器盒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总称为电接线箱1。如图3~图5所示,电接线箱1安装在作为固定对象的后述的车身侧的安装面板100,相对于车身固定。电接线箱1包括壳体2、正式固定部3、临时固定突起部4。

如图1所示,壳体2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于箱侧。壳体2在内部具有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容纳电子元件。壳体2将分割为多个的壳体部件层叠并组装而构成。壳体2的壳体2的外周面中之一的壳体外周面21与安装面板100的壳体设置面101对置,固定在安装面板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壳体部件的层叠方向与铅垂方向交叉。壳体部件的层叠方向例如是壳体外周面21与壳体设置面101对置的方向。壳体2形成有正式固定部3和临时固定突起部4。

正式固定部3为了将壳体2正式固定于安装面板100,在壳体2安装有将壳体2与安装面板100拧合的螺栓等拧合部件。如图1所示,正式固定部3相对于壳体2设置有至少1个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正式固定部3在将壳体2正式固定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2个位于铅垂上方侧,1个位于铅垂下方侧地形成于壳体2。正式固定部3从壳体2的外周面向壳体2的外侧突出,至少安装有上述螺栓的部分形成为板状。正式固定部3设置有分别用于使所述螺栓的轴部贯通的正式固定用孔31。正式固定用孔31与形成于壳体设置面101的未图示的螺纹孔对置,在正式固定时螺栓的轴部贯通正式固定用孔31,能够插入到所述螺纹孔地形成于正式固定部3。

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进行上述正式固定之前,相对于安装面板100将壳体2临时固定。临时固定突起部4如图2~图5所示,相对于设置在安装面板100的后述的临时固定用孔103向插入方向插入。此处,插入方向是至少朝向铅垂下方侧的方向。另外,临时固定突起部4通过从临时固定用孔103向拔出方向拔出,能够将壳体2从安装面板100取下。此处,拔出方向是至少朝向铅垂上方侧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临时固定突起部4如图1和图2所示,相对于壳体2设置有1个。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壳体外周面21突出,向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插入拔出方向观察形成为圆形形状。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壳体外周面21中临时固定突起部4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的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1所示形成于壳体外周面21的铅垂上方侧的端部。临时固定突起部4与壳体2一体形成。临时固定突起部4包括主体部5、卡止部6、板簧部7。

如图1~图5所示,主体部5从壳体外周面21突出,向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主体部5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筒状。主体部5的外周面构成临时固定突起部4的外周面。主体部5的外径PD如图3所示,形成得比后述的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小。主体部5具有倾斜面51。倾斜面51在主体部5的外周面中从位于板簧部7的插入方向端部的部位形成到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是相对于插入方向朝向主体部5的中心,即主体部5的径向内侧具有倾斜的面。主体部5具有2个切槽部52、53。

切槽部52、53在主体部5中从壳体外周面21侧的端部到插入方向端部沿着插入拔出方向形成。切槽部52、53从拔出方向观察时,互相在对置方向对置而形成。切槽部52、53从拔出方向观察时,互相从主体部5的外周面侧朝向主体部5的中心,即主体部5的径向内侧,形成为具有凹部的槽形状,且槽形状的凹部将主体部5的外周的一部分断开而形成。切槽部52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位于铅垂下方侧而形成。在切槽部52中,位于槽形状的底部的壁面54形成为将主体部5的内部空间、与位于槽形状的凹部的主体部5的外部空间断开。切槽部53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位于铅垂上方侧而形成。在切槽部53中,位于槽形状的底部的壁面55形成为将主体部5的内部空间、与位于槽形状的凹部的主体部5的外部空间断开。

卡止部6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相对于安装面板100卡止。如图2~图5所示,卡止部6从壳体外周面21突出,向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卡止部6形成为卡止部6的插入方向端部与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相比位于壳体外周面21侧。卡止部6从拔出方向观察时,构成临时固定突起部4的外形的一部分而形成。卡止部6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位于临时固定突起部4中的铅垂上方侧而形成。卡止部6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径向内侧的一部分位于切槽部53的槽形状的凹部。卡止部6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外周面61位于主体部5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而形成。外周面61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与主体部5的外周面相同方向弯曲的圆弧状。卡止部6通过使外力对外周面61朝向径向内侧作用,从而能够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卡止部6在插入方向端部包括卡止爪62。

卡止爪62在卡止部6中从插入方向端部朝向壳体外周面21,且从外周面61向径向外侧突出而设置。卡止爪62具有倾斜面62a和卡止面62b。倾斜面62a在卡止爪62的径向外侧的面中从插入方向端部朝向壳体外周面21而形成,是相对于拔出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具有倾斜的面。卡止面62b从倾斜面62a的壳体外周面21的端部侧,即卡止爪62的径向外侧的最大突出部突出,直到卡止部6的外周面61,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卡止面62b是沿着对置方向形成的面,是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与安装面板100的对置面102在插入拔出方向对置的面。卡止面62b在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够在插入方向与对置面102接触。

板簧部7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相对于安装面板100卡止。板簧部7从壳体外周面21突出,向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板簧部7形成为插入方向端部与主体部5和卡止部6的插入方向端部相比位于壳体外周面21侧。板簧部7从拔出方向观察时,构成临时固定突起部4的外形的一部分而形成。板簧部7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位于临时固定突起部4中的铅垂下方侧而形成。板簧部7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径向内侧的一部分位于切槽部52的槽形状的凹部。板簧部7在位于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形成有平坦面71。平坦面71是在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的面,是在径向外侧不包括突出部的面。平坦面71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与主体部5的外周面相同方向弯曲的圆弧状。板簧部7从拔出方向观察时,平坦面71位于主体部5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而形成。如上所述,板簧部7和卡止部6以平坦面71与外周面61在对置方向的离开距离大于主体部5的外径PD的方式配置于壳体外周面21。并且,板簧部7和卡止部6以平坦面71与外周面61在对置方向的离开距离大于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的方式配置于壳体外周面21。板簧部7具有倾斜面72。倾斜面72在板簧部7的插入方向端部的面中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形成,是相对于拔出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具有倾斜的面。倾斜面72利用倾斜易于将板簧部7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插入拔出。板簧部7通过对平坦面71朝向径向内侧施加外力,从而能够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板簧部7的对置方向的截面积是基于板簧部7弹性变形时的移位量而设定的。另外,板簧部7的对置方向的截面积被设定为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即使在板簧部7施加电接线箱1的自重,板簧部7包含电接线箱1的自重地弹性变形,也能通过主体部5与安装面板100的接触面105接触,从而防止板簧部7弹性变形到支持电接线箱1的负荷的状态。

安装面板100安装有壳体2作为电接线箱1的固定对象。例如在电接线箱1配置在发动机室的情况下,安装面板100是构成发动机室的车身的内壁等。安装面板100例如是铝等金属制的部件。安装面板100具有:设置有壳体2并与壳体外周面21对置的壳体设置面101;与壳体设置面101对置的对置面10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面板100的壳体设置面101和对置面102与插入方向垂直地相对于车身侧配置。如图3~图5所示,在安装面板100形成有未图示的螺栓插入到壳体设置面101的正式固定用的螺纹孔、以及临时固定用孔103。

临时固定用孔103从安装面板100的壳体设置面101贯通形成到对置面102。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形成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内周面由倾斜面104和接触面105形成。倾斜面104从壳体设置面101朝向对置面102,在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径向内侧具有倾斜。倾斜面104利用倾斜易于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插入拔出。接触面105从倾斜面104中位于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即插入方向侧的端部跨到对置面102,在插入方向延伸而形成。

接下来,说明作业员将电接线箱1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装拆的动作的一个例子。首先,使用图3和图4说明作业员将电接线箱1安装在安装面板100情况。

首先,作业员将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临时固定。作为临时固定,首先,作业员如图3所示使壳体2的壳体外周面21与安装面板100的壳体设置面101在插入拔出方向对置,使临时固定突起部4与临时固定用孔103在插入拔出方向对置。接下来,作业员通过将壳体2朝向插入方向,即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插入方向持续移动,从而临时固定突起部4首先其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接下来,作业员通过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插入方向持续移动,从而壳体外周面21与壳体设置面101在插入方向接触,限制临时固定突起部4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向插入方向移动。

此时,临时固定突起部4首先其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后,卡止部6的卡止爪62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接下来,卡止部6的卡止爪62的倾斜面62a与接触面105接触。此时,主体部5的倾斜面51与接触面105接触。接下来,卡止部6的倾斜面62a边与接触面105接触,边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在插入方向移动。

此处,倾斜面62a是相对于拔出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倾斜的面。所以,主体部5和倾斜面62a在对置方向的离开距离随着倾斜面62a的倾斜而增大。另外,此时主体部5是不会弹性变形的所谓的刚体。如上所述,随着卡止部6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在插入方向移动,倾斜面62a从接触面105受到径向内侧的外力。所以,卡止部6随着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在插入方向移动,会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

接下来,主体部5的外周面经过倾斜面51与接触面105接触。接下来,板簧部7从插入方向端部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平坦面71与接触面105接触。此处,板簧部7的平坦面71与倾斜面62a的离开距离大于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所以,板簧部7的平坦面71从接触面105受到径向内侧的外力,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

接下来,卡止部6的卡止爪62越过接触面105,向对置面102侧突出。而且,如上所述,壳体外周面21与壳体设置面101在插入拔出方向接触。如上所述,在临时固定用孔103插入有临时固定突起部4,临时固定状态完成。

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4所示,卡止爪62的卡止面62b能够与对置面102在插入方向接触。另外,由于卡止部6的外周面61与板簧部7的平坦面71在对置方向的离开距离大于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因此,卡止部6和板簧部7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此时,壳体2由于包含未图示的电子元件等的自重,边使板簧部7进一步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边沿着对置方向向铅垂下方侧下降,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被临时固定。另外,此时,卡止部6和板簧部7通过弹性变形,从而朝向径向外侧对接触面105、即安装面板100作用复原力。由此,临时固定突起部4被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用孔103,壳体2被固定在安装面板100。

接下来,作业员将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进行正式固定。作业员在使设置在壳体2的正式固定部3的正式固定用孔31与安装面板100的螺纹孔位置对齐后,使螺栓的轴部分别贯通正式固定用孔31,插入到设置在安装面板100的未图示的螺纹孔。接下来,作业员分别将螺栓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进行螺钉拧紧,使螺栓与安装面板100拧合。此时,正式固定部3处于被螺栓的头部和安装面板100夹持的状态。所以,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被正式固定。即,电接线箱1被安装于安装面板100。

接下来,使用图4和图5,说明将电接线箱1从安装面板100取下的情况。首先,作业员解除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被正式固定的正式固定状态。作业员取下固定在壳体2的正式固定部3的各螺栓,解除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的正式固定状态。

接下来,作业员解除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的临时固定状态。作业员拿住壳体2等,使壳体2向拔出方向移动。

此处,作业员以临时固定状态下卡止部6的外周面61与接触面105的接触部位作为旋转支点,使壳体2旋转,使得板簧部7向拔出方向移动。此时,首先,解除板簧部7与接触面105的接触,板簧部7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接下来,拔出主体部5的倾斜面51,主体部5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接下来,作业员使壳体2向铅垂下方侧移动后,使壳体2向拔出方向移动。由此,卡止爪62将临时固定用孔103朝向拔出方向移动。接下来,卡止爪62即卡止部6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如上所述,将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状态解除的作业完成,解除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的固定。即,电接线箱1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被取下。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在设置在壳体2的临时固定突起部4中,卡止部6和板簧部7夹着主体部5在径向、即对置方向对置配置,在临时固定突起部4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的临时固定状态下,外周面61和平坦面71以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接触面105接触。此时,由于外周面61和平坦面71使径向外侧的复原力对接触面105作用,因此,能够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卡止在临时固定用孔103,电接线箱1在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够将壳体2保持在安装面板100。另外,由于板簧部7在平坦面71与卡止部6不同,不包括与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爪62对应的突出部,因此,例如与在平坦面71形成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情况、或取代板簧部7而形成有多个卡止部6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进行装拆。

另外,电接线箱1和安装面板100由于形成各自的部件的特性,有的情况下临时固定突起部4和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尺寸公差会增大。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中,板簧部7和卡止部6在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且外周面61和平坦面71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接触面105接触,临时固定突起部4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由此,电接线箱1能够吸收临时固定突起部4和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各自的公差,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插入到临时固定用孔103并临时固定。另外,例如在各种车身中,即使在由于空间等原因,安装面板100的大小、即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临时固定用孔103,平坦面71和外周面61以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与接触面105接触地,将板簧部7与卡止部6在对置方向对置配置,从而对于所有的临时固定用孔103,板簧部7和卡止部6能够弹性变形并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固定在临时固定用孔103。所以,对于每个各种车身中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孔径BD的大小不同的安装面板100,能够转用电接线箱1的壳体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在临时固定突起部4的板簧部7中,由于板簧部7的插入方向端部形成得低于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因此,在作业员将壳体2安装在安装面板100时,例如,即使在临时固定突起部4和临时固定用孔103的中心轴偏离的情况下,板簧部7与主体部5相比先与壳体设置面101等接触,能够防止由于直接插入而超过弹性变形的极限并弯折,能够提高壳体2相对于安装面板100的组装作业性。另外,在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由于从板簧部7的插入方向端部到主体部5的插入方向端部形成有倾斜面51,倾斜面51相对于插入方向朝向主体部5的径向内侧具有倾斜,因此,在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时,易于边使倾斜面51与安装面板100的接触面105接触边拔出,可以减轻作业员将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时的负载。

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卡止部6位于铅垂上方侧,板簧部7位于铅垂下方侧。在板簧部7位于铅垂上方侧的情况下,由于平坦面71不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因此,在壳体2作用了电接线箱1的自重所导致的铅垂下方侧的力的状态下,在临时固定突起部4作用了拔出方向的力的情况下,板簧部7易于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由于若板簧部7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则临时固定突起部4解除了相对于临时固定用孔103的固定,因此,壳体2会容易从安装面板100脱离。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由于卡止部6相对于壳体2位于电接线箱1的自重作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因此,如上所述,在壳体2作用了电接线箱1的自重所导致的铅垂下方侧的力的状态下,即使在临时固定突起部4作用了拔出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卡止面62b也与对置面102接触,能够抑制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临时固定用孔103脱离,能够抑制壳体2从安装面板100脱离。

本实施方式的电接线箱1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临时固定突起部4位于壳体外周面21中的铅垂上方侧的端部而形成。例如,在临时固定状态下,壳体2的壳体外周面21和安装面板100的壳体设置面101在与临时固定突起部4相比的铅垂下方侧的接触点接触,在壳体外周面21中的铅垂下方侧的下端部与壳体设置面101在插入拔出方向离开的情况下,将接触点作为旋转支点,壳体外周面21的下端部接近壳体设置面101的方向的旋转力对壳体2进行作用。所以,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卡止面62b与对置面102接触的状态下,利用对壳体2作用的旋转力,对临时固定用孔103作用拔出方向的力。拔出方向的力如果从接触点向铅垂上方侧离开则会减小。所以,通过临时固定突起部4位于壳体外周面21中的铅垂上方侧的端部,能够减小拔出方向的力,能够抑制在临时固定状态下临时固定突起部4从临时固定用孔103拔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固定突起部4在壳体外周面21设置有1个,但也可以设置有多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