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560发布日期:2019-06-18 23:5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尤指一种可提供本身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或仅具有低频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装置,接收无线高频充电讯号进行充电的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或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电感耦合)的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基本上由于供电设备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需使用电线连接,因此供电设备及用电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使充电过程看似更为方便。

姑且不论充电效率及充电速度的问题,目前无线充电器所面临的最大困扰不外乎,成本过高及兼容性较低等。就成本而言,在充电器需要有推动线圈的电子线路,而在用电装置需要有电力转换的电子装置,两者也需要有线圈,而且需要高频滤波电路以满足fcc的规范,因此成本比直接接触高;就相容性而言,虽然qi标准在2012年末广泛用于多种流行手机,近年来,业界组织wpc也开始推行标准化,但不同品牌的无线充电装置因为无统一标准,使无线充电装置不能通用替换,导致无线充电技术一直无法普及并广泛使用。

尤其现今两大操作系统(android及ios)因发展目标或企业方针等问题差异,导致无线充电器业者或消费者使用上的极大困扰:例如,欲同时兼顾两操作系统的无线充电,即需付出极高的成本,反之,则无法同时满足消费者两种操作系统的充电需求。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发明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提供高频及低频充电讯号,以适用于各种充电需求的手机。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整合高频充电与低频充电的技术,并有效解决两者的干扰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包含:一第一电路基板;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的高频接收模组,供无线连接一高频无线充电器,并转换产生电力;至少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且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的电力传输部,选择性电性连接一具有充电部的第一电子装置,以对该第一电子装置进行有线充电;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一侧且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基板;一设于该第二电路基板上且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的低频收发模组,选择性受该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启动,而对一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及至少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及该第二电路基板间的导磁部,供过滤噪声、减少干扰。

进一步,该第二电子装置内具有至少一低频充电线圈,与该低频收发模组配合动作。

进一步,该第二电子装置内具有一配对模组,选择性允许该低频收发模组的充电动作。

进一步,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具有一电路切换单元,于该配对模组配对失败时,将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导向该电力传输部。

进一步,所述的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还包含一外壳体,供收容该第一电路基板、该第二电路基板及该导磁部,且该第一电路基板、该导磁部及该第二电路基板依序层叠设置于该外壳体内。

进一步,该导磁部为可绕式铁氧体磁盘。

进一步,该高频接收模组的使用频段为6.78兆赫(megahertz,mhz)。

进一步,该低频收发模组的使用频段为100千赫(kilohertz,khz)至300千赫(kilohertz,khz)。

进一步,所述的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还包含一外壳体,供收容该第一电路基板、该第二电路基板及该导磁部,且该第一电路基板上具有一电力接收部,供接收外部电源并取代该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

进一步,该电力传输部为微型序列汇流排(mircousb)、c型序列汇流排(usbtypec)、或闪电接头(lightning)其中之一。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发明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通过第一电路基板、高频接收模组、电力传输部、第二电路基板、低频收发模组及导磁部的结构设计,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设有该高频接收模组,供无线连接一高频无线充电器,并转换产生电力,且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的电力传输部,选择性电性连接一具有充电部的第一电子装置,以对该第一电子装置进行有线充电,又该第一电路基板一侧设有该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基板,该第二电路基板上则设有该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的低频收发模组,选择性受该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启动,而对一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及于该第一电路基板及该第二电路基板间设有至少一导磁部,供过滤噪声、减少干扰;当使用者利用本发明进行无线充电时,可利用高频接收模组与高频无线充电器作用而产生电力,进而通过电力传输部对该第一电子装置有线充电,若充电对象为仅支持低频无线充电的第二电子装置,则转而将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用来驱动低频收发模组,进而通过低频收发模组对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且可有效利用导磁部阻隔高频与低频收发模组间的干扰,而确实达到高、低频充电兼容的目的。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无线充电装置所存在的成本太高及兼容性较低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的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决策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一)。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二)。

图9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电路基板1、1a

高频接收模组11

电力传输部12、12a

电路切换单元13

电力接收部14a

第二电路基板2

低频收发模组21、21a

导磁部3

外壳体4

第一电子装置5

充电部51

第二电子装置6

低频充电线圈61

配对模组62

高频无线充电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另一角度立体透视图及结构方块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

一第一电路基板1;

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上的高频接收模组11,供无线连接一高频无线充电器7,并转换产生电力;

至少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上且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11的电力传输部12,选择性电性连接一具有充电部51的第一电子装置5,以对该第一电子装置5进行有线充电,其中该电力传输部12为微型序列汇流排(mircousb)、c型序列汇流排(usbtypec)、或闪电接头(lightning)其中之一。;

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一侧且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基板2;

一设于该第二电路基板2上且电性连接该高频接收模组11的低频收发模组21,选择性受该高频接收模组11产生的电力启动,而对一第二电子装置6进行无线充电,且该第二电子装置6内具有至少一与该低频收发模组21配合动作的低频充电线圈61、及一配对模组62,选择性允许该低频收发模组21的充电动作;

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上的电路切换单元13,于该配对模组62配对失败时,将高频接收模组11产生的电力导向该电力传输部12;

至少一设于该第一电路基板1及该第二电路基板2间的导磁部3,供过滤噪声、减少干扰,该导磁部3为可绕式铁氧体磁盘;及

一外壳体4,供收容该第一电路基板1、该第二电路基板2及该导磁部3,且该第一电路基板1、该导磁部3及该第二电路基板2依序层叠设置于该外壳体4内。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发明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提供本身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或仅具有低频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装置,接收无线高频充电讯号进行充电的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至方块流程图(二),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本发明直接将第一电路基板1、导磁部3及第二电路基板2依序层叠收容于该外壳体4内,故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势。使用时只要将该外壳体4置放于高频无线充电器7一侧即可通过高频接收模组11或低频收发模组21对第一电子装置5或第二电子装置6进行充电。

本发明主要针对使用频段为6.78兆赫(megahertz,mhz)的高频无线充电器7,因为高频无线充电器7在充电时相较于低频无线充电器,具有较远距离的感应范围,故充电时可允许有一小段间隔距离,使用上较为便利。实际使用时,如图5及图6所示,若用户的第二电子装置6为ios操作系统,并内建有低频充电线圈61时,一般情况而言,第二电子装置6并无法利用该高频无线充电器7进行充电(因其使用频段为100千赫(kilohertz,khz)至300千赫(kilohertz,khz)),但只要在高频无线充电器7与第二电子装置6间放置本发明,利用高频接收模组11无线连接该高频无线充电器7,以接收高频讯号而转换产生电力,并利用此产生的电力驱动低频收发模组21,而达到高频转低频的功效,然后利用低频收发模组21发出低频充电讯号给第二电子装置6,借由第二电子装置6的配对模组62触发无线充电的动作,而让低频充电线圈61转换该低频充电讯号,以完成低频无线充电。

又如图7及图8所示,若用户的第一电子装置5为android操作系统,但本身并未内建高频充电线圈,意即未内建无线充电的功能。此时,使用者同样只需要将本发明放置于高频无线充电器7与第一电子装置5之间,即可利用高频接收模组11无线连接该高频无线充电器7,以接收高频讯号而转换产生电力,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因为配对模组62的配对失败,导致高频接收模组11将电力传导至低频收发模组21时无法作用,此时,第一电路基板1上的电路切换单元13即自动将高频接收模组11产生的电力导向电力传输部12,而让电力经由电力传输部12(包含实体传输线)与第一电子装置5的充电部51电性连接,使对第一电子装置5可接收高频无线充电器7的讯号,而间接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

另外,因本发明的第一电路基板1与第二电路基板2间具有一导磁部3,本实施例中该导磁部3为可绕式铁氧体磁盘,其是由完整铁氧体薄磁盘封胶而制成,可改变磁通量路径、减低磁通量接近金属时的涡电流现象,而具有绝佳的抑制电磁干扰效果及预防共振、抑制耦合现象等优势,且因厚度较薄、得以卷绕,可有效降低整体的高度,同时因为其方便裁切的特性,可轻易结合于外壳体4内。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所示,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乃大同小异,仅于第一电路基板1a上增设一电力接收部14a,供接收外部电源并取代该高频接收模组产生的电力。借此,在没有高频无线充电器的状态下,亦可直接通过电力接收部14a连接外部电源(如行动电源),即可将该外部电源的电力直接通过电力传输部12a输出充电,或再经由低频收发模组21a进行无线充电。而充电动作则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功能变频充电装置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