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95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配电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生中,常常需要使用配电柜来收容控制电路系统。所述配电柜一般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多个封闭板。所述框架上形成有多个收纳腔,所述多个封闭板分别将所述多个收纳腔封闭。由于所述配电柜中的控制电路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为了散热,一般需要于配电柜的底部设置风机,同时于所述配电柜的顶部开设出风口。然而,当热空气受所述风机的驱动从所述配电柜的底部流向顶部的过程时,流动的热空气会对上部的电路系统产生一定的热影响,有可能会发生线缆外皮熔融的危险,而且热量也不容易从配电柜侧壁及时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较为安全且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出去的配电柜。

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包括底板、侧壁、顶板以及隔热层,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周缘设置,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侧壁、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围绕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并与所述顶板平行设置,所述收容空间通过所述隔热层分隔成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两个弯折导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及所述隔热层的底部,每个弯折导流板的两端均穿设于所述侧壁中并凸伸出所述柜体外,所述弯折导流板的末端形成弧形遮盖部,所述配电柜还于每一所述弧形遮盖部的底部设置一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通所述侧壁并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狭槽;以及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底部,每个冷却组件包括鼓风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鼓风机上的鼓风头,所述鼓风头上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上的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处于所述基层邻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基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层上凸设有多个安装卡位,所述安装卡位中形成有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移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移动部分散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部的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凹设有操作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导流板包括收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收集体两端的导流体,所述收集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两个导流体凸伸于所述柜体外,所述弧形遮盖部形成于所述导流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出风管的延伸方向相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由于所述柜体中的两个收容腔分别设置有两个冷却组件,且所述顶板及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弯折导流板,因此能够使得热气流不会向上越过其他电路系统,而是沿着所述弯折导流板从所述柜体的侧壁向外流出,因此能够及时将所述柜体中的热量从所述侧壁排出,也能够避免热量流向上部的电路系统,造成上部的电路系统的熔化和热损伤,提高所述配电柜的安全性能。由于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以引导外界风流流向所述配电柜内,从而使得所述配电柜内的热量散发得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配电柜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包括柜体、两个弯折导流板以及两个冷却组件。所述柜体包括底板、侧壁、顶板以及隔热层,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周缘设置,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侧壁、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围绕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并与所述顶板平行设置,所述收容空间通过所述分隔板分隔成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例如,所述两个弯折导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及所述隔热层的底部,每个弯折导流板的两端均穿设于所述侧壁中并凸伸出所述柜体外,所述弯折导流板的末端形成弧形遮盖部。例如,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配电柜还于每一所述弧形遮盖部的底部设置一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通所述侧壁并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狭槽。例如,所述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底部,每个冷却组件包括鼓风机以及连接于所述鼓风机上的鼓风头。例如,所述鼓风头上形成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例如,所述多个出风管的延伸方向相异设置。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配电柜100,包括:柜体10、两个弯折导流板20以及两个冷却组件30。所述柜体包括底板11、侧壁12、顶板13以及隔热层14,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周缘设置,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侧壁、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共同围绕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并与所述顶板平行设置,所述收容空间通过所述隔热层分隔成第一收容腔151与第二收容腔152。所述两个弯折导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及所述隔热层的底部,即,一个弯折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及,另一个弯折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底部,每个弯折导流板的两端均穿设于所述侧壁中并凸伸出所述柜体外。参阅图1,所述弯折导流板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侧壁的不同位置,并穿过所述侧壁且凸伸出所述柜体外,所述弯折导流板的末端形成弧形遮盖部21。例如,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例如,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具有曲面形状,以提升安全性。例如,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具有弧形曲面形状;所述配电柜还于每一所述弧形遮盖部的底部设置一导流管22,即,在每一所述弧形遮盖部的底部设置一导流管,四个弧形遮盖部分别对应设置四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通所述侧壁并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狭槽。所述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底部,即,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所述冷却组件,及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底部设置另一个所述冷却组件。每个冷却组件包括鼓风机31以及连接于所述鼓风机上的鼓风头32,所述鼓风头上形成有弧形面321,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322。例如,所述多个出风管的延伸方向相异设置。

例如,组装所述配电柜时,先将所述隔热层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然后将所述两个弯折导流板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底部以及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且使所述弯折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凸伸于所述柜体的侧壁外。然后,将所述两个冷却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隔热层及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弯折导流板的弧形面大致朝向上方。使用时,将控制电路系统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及所述第二收容腔中。当所述控制电路系统发热时,所述两个冷却组件能够提供冷却气流,所述冷却气流向上流动并受到所述弯折导流板的阻挡,从而沿着所述弯折导流板的两端流动,并从所述弧形遮盖部底部的导流管中流出。

由于所述柜体中的两个收容腔分别设置有两个冷却组件,且所述顶板及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弯折导流板,因此能够使得热气流不会向上越过其他电路系统,而是沿着所述弯折导流板从所述柜体的侧壁向外流出,因此能够及时将所述柜体中的热量从所述侧壁排出,也能够避免热量流向上部的电路系统,造成上部的电路系统的熔化和热损伤,提高所述配电柜的安全性能。由于所述弧形遮盖部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以引导外界风流流向所述配电柜内,从而使得所述配电柜内的热量散发得更快。

例如,为了增加所述配电柜的承重力,所述底板包括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层上的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处于所述基层邻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所述承重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基层的厚度。所述承重层上凸设有多个安装卡位,所述安装卡位中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承重层能够增加所述配电柜的承受力,而所述安装卡位中的安装槽则便于安装电路控制系统,例如安装母线或者断路器等电子元器件。例如,为了便于移动所述配电柜,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40,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移动部41。所述多个移动部分散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移动部的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凹设有操作槽42。因此,当需要搬移或者推动所述配电柜时,可以通过所述平面上的操作槽对所述配电柜施力,从而便于搬动所述配电柜。请再次参阅图1,例如,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弯折导流板包括收集体23以及设置于所述收集体两端的导流体24,所述收集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两个导流体凸伸于所述柜体外,所述弧形遮盖部形成于所述导流体上。所述收集体包括隔热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上的结合层,所述结合层接合于所述分隔板或者所述顶板上。由于所述弯折导流板包括收集体及两个导流体,从而使得气流能够收集于所述弯折导流板上,并受到所述导流体的导向,从所述柜体的侧壁处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