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I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403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EMI板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MI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有关电源的应用场景中,均对电源输出质量和电源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半导体蚀刻机等设备的电源,其一般需要采用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板来滤除干扰。例如共模干扰,有时也称为纵模干扰,不对称干扰或接地干扰,其是载流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段的共有的信号干扰。共模干扰是在信号线与地之间传输,属于非对称性干扰。

现有技术中的EMI板通常是直接或通过螺钉柱安装在开关电源输出极上,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与电源输出极距离远、接触面积小,滤除干扰效果不理想;第二,直接或间接安装的方式,对外界的应力处理效果差,即在安装连接负载时,时常因输出极晃动产生应力导致EMI电路板变形或拉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EMI板安装结构,其能够有效滤除电磁干扰且不受电源输出极形变所带来的应力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EMI板安装结构,其包括:EMI板、电源输出极、导电连接件、以及电源箱体;其中,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柔性导电材质制成,所述EMI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输入端和干扰滤除器件,其第二面上设置有导电连接面;

EMI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电源输出极的第二面电气连接;电源输出极的第二面连接导电连接件之后通过绝缘件绝缘设置在电源箱体的内壁上;EMI板通的第二面通过导电连接面与电源箱体内壁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柔性金属箔。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柔性铜箔。

优选地,所述电源箱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电源输出极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箱体。

优选地,所述EMI板位于电源输出极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面为覆铜面。

优选地,所述EMI板通过导电连接面与箱体共地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宽面积导电连接件与电源输出极进行近距离连接,有效地提升了电气连接接触面积和滤除效果;通过柔性导电材质制成的导电连接件,能够在安装负载时有效地消除电源输出极形变对EMI板的应力影响;EMI板导电连接面与箱体电气连接并与箱体共地连接,即增强了接地效果,又节省了EMI板接地处理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EMI板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EMI板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EMI板安装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EMI板安装结构结构包括:EMI板、电源输出极、导电连接件、以及电源箱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EMI板安装结构的正视图,EMI板的第一面(图1所示EMI板的正面)上设置有输入端(图中未示出,其已被导电连接件覆盖)和数个干扰滤除器件(例如,共模干扰滤除电路)。

EMI板的第二面(即EMI板的背面)上设置有导电连接面。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面为覆铜面。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所述导电连接面的面积可以大于EMI板第二面面积的80%。

EMI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电源输出极的第二面(图1电源输出极的背面)电气连接;电源输出极的第二面连接导电连接件之后通过绝缘件绝缘设置在电源箱体的内壁上(图1所示电源箱体的正面),即导电连接件一端压接在电源输出极的背面与绝缘件之间,另一端与EMI板的输入段电气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为柔性导电材质制成,例如柔性金属箔,优选为柔性铜箔,因此可以在安装负载时有效滤除电源输出极形变对EMI板的应力影响。导电连接件通过面接触的方式与电源箱内壁电气连接,从而增大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对干扰的滤除效果。进一步地,柔性金属箔的长度可以大于EMI板的二分之一,其宽度小于EMI板宽度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EMI板可以位于电源输出极的一侧,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EMI板近距离地设置在电源输出极的下侧。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EMI板安装结构的后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箱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电源输出极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箱体。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电源箱体外表面上设置绝缘件,以便于绝缘地固定电源输出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EMI板通可以过导电连接面与箱体共地连接,既可以增强接地效果,又可以节省EMI板接地处理工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