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36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供配电装置,由于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简便、供电迅速的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了土建变电站,广泛应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住宅小区中。在变电站产品中,由于装配于其中的电力设备的发热量很大,因而将变电站内的热量排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一般在变电站箱体开设散热槽的方式来实现,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灰尘会聚集在散热槽处,导致变电站的散热性能越变越差,散热性能变差后会缩短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箱体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防护罩、至少一个设置在箱体侧壁上且向上倾斜的第一通槽、至少一个设置在箱体侧壁上且向下倾斜的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位于第二通槽的上方;防护罩包括第一底壁、第一左侧壁、第一右侧壁、第一后侧壁;防护罩的第一左侧壁、第一右侧壁、第一后侧壁均与箱体侧壁的内侧无缝连接;防护罩与箱体侧壁的内侧之间形成上端敞口的腔体;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在箱体侧壁上的设置区域位于防护罩在箱体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内;还包括防尘网;防尘网布置在防护罩与箱体的侧壁所形成腔体的上端敞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通槽设置成向上倾斜、第二通槽设置成向下倾斜,同时配合防护罩,在下雨时,第一通槽能够有效的将雨水引用到腔体内,并对聚集在第一通槽、第二通槽、防护罩上的灰尘进行清洗,最后由第二通槽流出,这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灰尘易堵塞散热槽而导致变电站的散热性能变差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散热组件中防护罩的第一底壁的上表面边沿与该散热组件中布置在最底部的第二通槽的入水口相平齐。

进一步,防护罩的第一底壁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一壁部倾斜布置,且第一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着第二壁部和该防护罩中的第一后侧壁;第二壁部竖直布置;第二壁部与箱体侧壁的内侧无缝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进入的雨水能够很好的流出腔体,而不会出现部分雨水集留在腔体内。

进一步,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积水槽;箱体侧壁的外侧在每个第一通槽的开设处均固定有一个积水槽;积水槽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导入到第一通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收集雨水。

进一步,积水槽包括第二底壁、第二左侧壁、第二右侧壁、第二前侧壁;第二底壁、第二左侧壁、第二右侧壁均与箱体的侧壁无缝连接;第二前侧壁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的长度。

进一步,第二底壁的上表面与第一通槽的入水口相平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确保收集到的雨水均能进入到腔体内。

进一步,第二前侧壁朝远离箱体侧壁的方向倾斜。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收集雨水。

进一步,第一通槽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0°至80°。

进一步,第一通槽向上倾斜的角度为30°至75°。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雨水易于通过第一通槽进入到腔体内。

进一步,散热组件中第一通槽的数量大于该散热组件中第二通槽的数量。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能保证进入的雨水的量比较多,从而更好的冲洗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前视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防护罩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积水槽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散热组件,210、防护罩,211、第一底壁,2111、第一壁部,2112、第二壁部,212、第一左侧壁,213、第一右侧壁,214、第一后侧壁,220、第一通槽,230、第二通槽,240、腔体,250、积水槽,251、第二底壁,252、第二左侧壁,253、第二右侧壁,254、第二前侧壁,3、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侧壁和箱体1的右侧壁上设有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包括防护罩210、多个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且向上倾斜的第一通槽220、多个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且向下倾斜的第二通槽230,其中,第一通槽220按照横向并排的方式布置,第二通槽230也按照横向并排的方式布置,第一通槽220位于第二通槽230的上方,并且,第一通槽220的数量要大于第二通槽230的数量,这样能保证进入的雨水的量比较多。第一通槽220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0°至80°,在设计时,具体可为10°、25°、30°、45°、50°、56.5°、75°、80°,其中,倾斜角度的最优值为56.5°,此时雨水最易进入。

防护罩210包括第一底壁211、第一左侧壁212、第一右侧壁213、第一后侧壁214;防护罩210的第一左侧壁212、第一右侧壁213、第一后侧壁214均与箱体1侧壁的内侧无缝连接,其中,无缝连接所采用的是无缝焊接的工艺;防护罩210与箱体1侧壁的内侧之间形成上端敞口的腔体240,进入的雨水可以流入到该腔体240,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槽230、第一通槽220在箱体1侧壁上的设置区域位于防护罩210在箱体1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还包括防尘网3;防尘网3布置在防护罩210与箱体1的侧壁所形成腔体240的上端敞口处,其中,防尘网3呈阶梯形,而且防尘网3与防护罩210之间、防尘网3与箱体1侧壁之间均采用螺钉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对散热组件2改进,具体如下:

散热组件2中防护罩210的第一底壁211的上表面边沿与该散热组件2中布置在最底部的第二通槽230的入水口相平齐,这样进入的雨水能够很好的流出腔体240,而不会出现部分雨水集留在腔体240内,由于经常会有雨水冲刷防护罩210,为了防止其生锈,在整个防护罩210上涂覆有1mm至3mm厚的防锈涂料。

如图2、图3所示,更进一步的,防护罩210的第一底壁211包括第一壁部2111、第二壁部2112;第一壁部2111倾斜布置,且第一壁部2111的两端分别连接着第二壁部2112和该防护罩210中的第一后侧壁214;第二壁部2112竖直布置;第二壁部2112与箱体1侧壁的内侧无缝连接,其中,无缝连接所采用的是无缝焊接的工艺。

如图1、图4所示,散热组件2还包括多个积水槽250;箱体1侧壁的外侧在每个第一通槽220的开设处均固定有一个积水槽250;积水槽250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导入到第一通槽220内,其中,相邻两个第一通槽220之间的间距为5cm至10cm,便于后期安装积水槽250,同时这个间距又能使得相邻两个积水槽250在分别收集雨水时互不影响。积水槽250包括第二底壁251、第二左侧壁252、第二右侧壁253、第二前侧壁254,第二前侧壁254朝远离箱体1侧壁的方向倾斜;第二底壁251、第二左侧壁252、第二右侧壁253均与箱体1的侧壁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所采用的是无缝焊接的工艺;第二前侧壁254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230的长度。第二底壁251的上表面与第一通槽220的入水口相平齐。第二底壁251的下表面距第二前侧壁254的上表面的距离与第一通槽220内的宽度相等,或者略大于第一通槽220内的宽度,其中,两者的差值为1cm至2cm。

为了使得箱式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能具备一定的减震性,在箱体1底部外侧的四个角落处设有弹性减震器,其中,弹性减震器包括上底板、弹簧、下底板,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着上底板、下底板,而上底板与箱体1底部的刚性底座刚性连接,在安装时,通过螺栓将下底板与水泥基座连接。

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多个箱门,每个箱门与箱体之间均通过电子密码锁锁合,这样可以避免后期检修人员在检修变电站时,因忘记携带钥匙而无法开箱门,或者需要返回重新取,而耽误时间。

另外,箱体1内还设有与各箱门相配合的门控灯,在箱门打开时,灯亮,为了防止白天光线充足时,门控灯也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还设有相应的感光模块,当感光模块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设定值时,就算箱门打开,门控灯也依旧处于熄灭状态。

箱体1的顶部外侧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而箱体1的顶部内侧设有吸音棉,这样可以反射照射在变电站上的太阳光,降低热辐射,同时,吸音棉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

在箱体1内还布置有一些吸湿装置,其中,吸湿装置包括干燥剂包和具收容空间的条形隔槽,条形隔槽竖直设于箱体1的侧壁内侧,干燥剂包收容于条形隔槽,提高了变电站的除湿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