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框光伏板的阵列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99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框光伏板的阵列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具体是指一种支撑光伏板的支架,更具体是指一种可支撑光伏板的阵列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已是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光伏板为获得太阳能的主要构件,其结构形式和安装支撑结构已有多种多样的方式。由于光伏板的安装地点的不同而产生了多种的支撑结构,有水平面安装、斜面安装、屋顶安装、地面安装等,特别是地面或屋顶大面积安装时,不仅需要保证支撑结构的强度,还需保证耐侯性和稳定性,还有一点就是安装的快速性和安全性,该安全性包括安装过程要避免支撑结构对光伏板边缘的损伤。已有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主要是铝合金型材或钢型材构成,前者的支撑强度不足,且长期野外使用过程中会变形造成光伏板的相应变形,后者的支撑强度较高,但耐侯性差,更易被腐蚀。二者除上述的缺陷外,均具有的是支撑结构的连接件和夹持光伏板的夹持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安装光伏板的支撑结构成本高,并导致安装过程的效率低下,使大面积的光伏板阵列的安装成本较高。因此,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多方面的缺陷的支撑结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速、耐侯性能和结构强度好的新型的无框光伏板的支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塑钢立柱和塑钢横柱,关键是塑钢立柱和塑钢横柱均有至少三条安装沟槽,塑钢立柱上端经连接件与塑钢横柱连接,塑钢横柱之间经连接件构成平面状二维框架,塑钢横柱上设有中间扣件和端部设有端部扣件。

所述的塑钢立柱和塑钢横柱的断面形状的外缘为近圆形,其中间部分形成井字型支撑,并有至少三条为T型的安装沟槽。

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上的一对上夹板,另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上下夹板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的螺栓。

所述的中间扣件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上的一对上压板,上压板有与二维框架平行的压端,另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下夹板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的螺栓。

所述的端部扣件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在另一边有向上的上压板,上压板有与二维框架平行的压端,下夹板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的螺栓。

所述的上夹板、下夹板和上压板均有一凹形槽。

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的通孔为条形孔。

所述的上压板的内侧设有防滑垫块。

所述的防滑垫块为将上压板内侧覆盖的L型,或是将两个L型部分与一中间部分一体构成的一个断面形状为U型的结构。

所述的安装沟槽内设有橡胶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不仅简单而且连接件的结构设计独特,且与耐侯性好的塑钢型材有良好的配合设计,使整个支撑光伏板的支架的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对光伏板的保护作用,不仅适合对光伏板的支撑,特别适合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整体组装后的光伏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从下往上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支架的边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的中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塑钢型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再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中间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端部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中间扣件与塑钢横柱的展开图。

图12为端部扣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基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不应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塑钢横柱2是指在塑钢立柱1上端构成的平面状框架的塑钢型材,关键是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均有至少三条安装沟槽3,塑钢立柱1上端经连接件4与塑钢横柱2连接,塑钢横柱2之间经连接件4构成平面状框架,在平面状框架上可平放多块光伏板,塑钢横柱2设有中间扣件5和端部设有端部扣件6,中间扣件5和端部扣件6可将上述的光伏板快速固定而形成一个所需面积的光伏板阵列。

由于光伏板自身具有相当的重量,特别是形成光伏板阵列,总的重量还会增加,因此所述的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基于材料的成本考虑,塑钢型材的设计就具有意义,所述的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的断面形状的外缘为近圆形,其中间部分形成井字型支撑,并有至少三条为T型的安装沟槽3(即设在上表面和两侧面),上述的结构可使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具有较高的强度,特别是具有各方向同性的强度,当然上述的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的表面设有的安装沟槽3可为四条,且对称设置,这在安装时更为方便。

前述的塑钢立柱1和塑钢横柱2经连接件4连接形成一个立体的框架结构,所述的连接件4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上的一对上夹板7,一对上夹板7可夹持塑钢型材,另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8,亦可夹持塑钢型材,上下夹板(7、8)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9的螺栓,上述的T型螺母9与前述的T型的安装沟槽3配合,螺栓可将接件4与塑钢立柱1和/或塑钢横柱2紧固连接;安装时(图4所示),当下夹板8夹持塑钢立柱1的上端的同时上夹板7夹持塑钢横柱2,则形成塑钢立柱1支撑塑钢横柱2的结构状态;当下夹板8夹持夹持塑钢横柱2的同时上夹板7夹持另一交叉状的塑钢横柱2时,则形成交叉状的两根塑钢横柱,多根交叉状的塑钢横柱2则形成一个平面状的二维框架,多根塑钢立柱1与上述的二维框架则构成一个立体状的支架,二维框架上可铺设光伏板。

当光伏板铺设在上述的二维框架上时,光伏板需安全可靠地固定在塑钢横柱2构成的二维框架上,光伏板之间需用一个中间扣件5同时固定两块光伏板的边缘,所述的中间扣件5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上的一对上压板10,上压板10有与二维框架平行的压端,另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8,一对上压板10可将中间扣件5两侧的光伏板固定在二维框架上,而下夹板8夹持塑钢横柱2,下夹板8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9的螺栓将中间扣件5与塑钢横柱2紧固连接,该中间扣件5使用极为方便,只需从上向下压入即可将下夹板8推送到准备的位置后,就可用螺栓进行紧固。

由于光伏板或光伏板的阵列均有一个最外的边缘,因此在塑钢横柱2的端部设有一端部扣件6,端部扣件6的结构是在一中间连接板的两相对边有向下的下夹板8,在另一边有向上的上压板10,上压板10有与二维框架平行的压端,下夹板8有通孔并设有一T型螺母9的螺栓,下夹板8与塑钢横柱2的端部紧固连接,上压板10的压端可将光伏板与二维框架的塑钢横柱2压迫连接(图3所示)。

如前所述,连接件4、中间扣件5和端部扣件6均设有与螺栓配合的T型螺母9,T型螺母9的横向部分与T型的安装沟槽3配合,T型螺母9既可在安装沟槽3随意移动,又不会脱落且还方便安装人员的移动或安装,由于T型螺母9的垂向部分,在上述的上夹板7、下夹板8和上压板10均有一凹槽11,既方便容纳T型螺母9的垂向部分,同时又提高连接件4、中间扣件5和端部扣件6的强度。

由于对部件的加工或材的变形,上述的连接件4、中间扣件5和端部扣件6上的通孔与塑钢型材之间的对位会有偏差,因此上述的上夹板7、下夹板8上的通孔为条形孔,则当有上述的偏差时,仍然可以非常方便螺栓的紧固,且该紧固不会在偏差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不会对连接件4、中间扣件5和端部扣件6产生不适当的作用力而导致对或光伏板的边缘施加不适当的作用力。

为进一步提高安装光伏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光伏板和/或光伏板边缘产生不适当的作用力,在上压板10的内侧设有防滑垫块12,该内侧是指上压板10与光伏板接触的一侧,防滑垫块12的结构是将上压板10内侧覆盖的L型,可对光伏板上表面和侧面进行保护,同时增加防滑作用,防滑垫块12的结构还可以是将两个L型部分与一中间部分一体构成的一个断面形状为U型的结构,使用时或制造时只须将U型的防滑垫块12从中间扣件5的下夹板8之间推入,就可实现U型的防滑垫块12与上压板10的内侧的完全配合。

为进一步提高对光伏板的保护,在安装沟槽3内设有橡胶垫块13,橡胶垫块13的上表面凸出于安装沟槽3的表面,当光伏板置于塑钢横柱3上时对光伏板提供保护,避免两者之间的硬碰撞,橡胶垫块13的断面为T型以配合安装沟槽3的结构,或为其它可置于安装沟槽3的形状。

实际安装光伏板或光伏板阵列时,上述的塑钢立柱1可直接与基础固定连接,或在塑钢立柱1的下端设有一基础连接件14,基础连接件14与水泥墩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的光伏板的安装支架结构设计更为简单,使安装过程大为简化,并对无框光伏板的边缘和/或光伏板提供了特殊的保护,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