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807阅读:1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输出稳定电压的一种电源。由于具有轻、薄耗电量小和高效率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自动化产品及仪器仪表等电子产品中。随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电源电路得到广泛使用,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包括:AC输入单元、保险丝、输入滤波单元、整流单元、主变压器、PFC控制器单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和DC输出单元,该AC输入单元、保险丝、输入滤波单元、整流单元、主变压器、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和DC输出单元依次连接,该PFC控制器单元连接变压器以控制变压器输出电压,所述整流单元与主变压器之间连接有PFC电感单元,该PFC电感单元与主变压器及PFC控制器单元之间连接有开关电路;所述PFC控制器单元与DC输出单元之间还连接有取样反馈单元,该取样反馈单元包括连接于PFC控制器单元与DC输出单元之间的可控精密稳压源和光电耦合器以及第一周边电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滤波单元包括相互串联连接于保险丝与整流单元之间的第一共模电感LF1、第一共模电感LF2以及并联于第一共模电感LF1与第一共模电感LF2之间的电容C3和呈H型分布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0、电阻R31,该电阻R30连接所述的PFC控制器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整流单元为由四个二极管连接形成的桥式整流电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FC电感单元包括连接于整流单元与主变压器之间的电感L1、高频变压器T2、快速整流二极管D2和并联连接于电感 L1及快速整流二极管D2上的二极管D13,该快速整流二极管D2阴极连接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该电感L1两端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FC控制器单元包括PFC控制器芯片以及设置于PFC控制器芯片外围的第二周边电路,该PFC控制器芯片连接所述开关电路、PFC电感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与该PFC电感单元及主变压器连接的MOS管Q5和连接于PFC控制器单元与主变压器之间的MOS管Q6,该 MOS管Q5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及电阻R8后连接所述PFC控制器单元,该MOS 管Q5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电容C35,该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PFC电感单元及主变压器,该MOS管Q5的源极接地,该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电阻R22;该 MOS管Q6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4及电阻R9后连接所述PFC控制器单元,该

MOS管Q6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电容C36,该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主变压器,该MOS管Q5的源极接地,该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电阻R23。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包括四个相互并联连接的低降压二极管D6A、D6B、D7A、D7B以及并联的电容C20、C24、C26和共模电感L3,该共模电感L3连接所述DC输出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型号为TL431。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EL817。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FC控制器芯片的型号为TEA1755T。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交流电由AC输入单元输入,流经保险丝后,经过输入滤波单元及整流单元进行滤波整流后到达PFC电感单元,再经过PFC控制器单元驱动开关电路的MOS管Q5进行过滤校正、升压,再经过过PFC控制器单元驱动开关电路的MOS管Q6控制主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最后经过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整流滤波后由DC输出单元输出稳定、无干扰的直流电压,其中,取样反馈单元不断的取样输出滤波单元的输出电压,并反馈至PFC控制器单元,该PFC控制器单元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变压器驱动,以达到输出电压稳定的目的,以致稳定对外界设备稳定供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为一种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用开关电源电路,其包括:AC输入单元1、保险丝11、输入滤波单元2、整流单元3、主变压器4、PFC控制器单元5、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和DC输出单元7,该AC输入单元1、保险丝11、输入滤波单元2、整流单元3、主变压器4、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和DC输出单元7 依次连接,该PFC控制器单元5连接变压器4以控制变压器4输出电压,其中,所述整流单元3与主变压器4之间连接有PFC电感单元10,该PFC电感单元10 与主变压器4及PFC控制器单元5之间连接有开关电路9;所述PFC控制器单元 5与DC输出单元7之间还连接有取样反馈单元8。

所述输入滤波单元2包括相互串联连接于保险丝11与整流单元3之间的第一共模电感LF1、第一共模电感LF2以及并联于第一共模电感LF1与第一共模电感LF2之间的电容C3和呈H型分布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0、电阻R31,该电阻R30连接所述的PFC控制器单元5,此结构的输入滤波单元2具有效果极好的滤波功效。

所述整流单元3为由四个二极管连接形成的桥式整流电路。

所述PFC电感单元10包括连接于整流单元3与主变压器4之间的电感L1、高频变压器T2、快速整流二极管D2和并联连接于电感L1及快速整流二极管D2 上的二极管D13,该快速整流二极管D2阴极连接主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该电感L1两端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PFC电感单元采用电感补偿方法使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

所述PFC控制器单元5包括PFC控制器芯片51以及设置于PFC控制器芯片 51外围的第二周边电路,该PFC控制器芯片51连接所述开关电路9、PFC电感单元10。所述PFC控制器芯片51的型号为TEA1755T。所述第二周边电路包括分别与PFC控制器芯片51连接后接地的电容C9、电容C23、电容C5、电容C16、电容C22、电阻R3

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包括四个相互并联连接的低降压二极管D6A、D6B、 D7A、D7B以及并联的电容C20、C24、C26和共模电感L3,该共模电感L3连接所述DC输出单元7,此结构的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具有极好的整流滤波效果,以保证DC输出单元7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且无杂波影响。

所述取样反馈单元8包括连接于PFC控制器单元5与DC输出单元7之间的可控精密稳压源和光电耦合器以及第一周边电路。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型号为 TL431。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EL817。该第一周边电路包括有连接于可控精密稳压源和光电耦合器之间的二极管D11、并联于光电耦合器上的电阻R20和连接于光电耦合器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之间的电阻R35。

所述开关电路9包括与该PFC电感单元10及主变压器4连接的MOS管Q5和连接于PFC控制器单元5与主变压器4之间的MOS管Q6,该MOS管Q5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3及电阻R8后连接所述PFC控制器单元5,该MOS管Q5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电容C35,该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PFC电感单元10及主变压器 4,该MOS管Q5的源极接地,该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电阻R22;该MOS管Q6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4及电阻R9后连接所述PFC控制器单元5,该MOS管Q6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电容C36,该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主变压器4,该MOS管 Q5的源极接地,该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电阻R23。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交流电由AC输入单元1输入,流经保险丝后,经过输入滤波单元2及整流单元3进行滤波整流后到达PFC电感单元10,再经过PFC 控制器单元5驱动开关电路9的MOS管Q5进行过滤校正、升压,再经过过PFC 控制器单元5驱动开关电路9的MOS管Q6控制主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最后经过输出整流滤波单元6进行整流滤波后由DC输出单元7输出稳定、无干扰的直流电压,其中,取样反馈单元8不断的取样输出滤波单元6的输出电压,并反馈至 PFC控制器单元5,该PFC控制器单元5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变压器驱动,以达到输出电压稳定的目的,以致稳定对外界设备稳定供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