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字车适配器及连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06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字车适配器及连续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字车适配器及连续供墨系统,尤其是一种与喷墨打印机 的打印字车进行供墨连接的适配器以及采用这种适配器构造的连续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主要使用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上的墨盒向纸张喷墨,在纸 张上形成所需要的文字与图案。现有的一种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具有一个打印字车2,打印字车2有一容纳部 3,容纳部3内容纳有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2内的墨盒5,每一墨盒5内装 载有墨水,用于向打印机提供并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墨盒5的下端设有供墨口(图中不可 见),容纳在墨盒5内的墨水通过供墨口向打印机提供。在打印字车2的下端设有一个打印头4,打印头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墨盒个数 对应的供墨针(图中不可见)。墨盒5装入打印字车2时,每一供墨针插入对应墨盒5的供 墨口内,墨水通过供墨针流向打印头4,并喷射在纸张上。为使墨盒5稳定地固定在打印字车2内,墨盒5外壳上一般设置有定位机构,用 于与打印字车2内相应的定位机构配合。并且,墨盒5的外壁上还设有一芯片(图中不可 见),芯片上设有存储装置,存储与墨盒相关的信息,如墨水余量等。并且,芯片上还设有与 打印字车2内电触头接触的电触点,用于与喷墨打印机1进行数据交换。由于墨盒5的体积受打印字车2体积的限制,所容纳的墨水不多,一旦墨盒5内的 墨水耗尽,需要更换墨盒5以使喷墨打印机1继续工作。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墨盒5,给使用 带来不便。因此,出现了此类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连续供墨系统,一种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喷 墨打印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使用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印字车2上 的墨盒5,墨盒5内容纳有多个小墨囊(图中不可见),每一墨囊均通过输墨管9与供墨瓶 8连通。供墨瓶8具有多个墨腔,装载有多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并通过输墨管9将墨水输送 至墨盒5的墨囊内。当墨囊内的墨水消耗时,装载在供墨瓶8内的墨水通过输墨管源源不 断地流进墨囊,向打印头供墨。但是,喷墨打印机1工作时打印字车2来回往复运动,输墨管9随之不断发生弯 曲、伸张时会在管体中的墨水内形成气泡,往复运动的墨囊中的墨水内也会产生气泡,气泡 进入打印头后会影响打印质量,甚至损坏打印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墨水中的气泡进入打印头的打印 字车适配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墨水中气泡对打印质量影响的连续供 墨系统。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具有一转接座,该转接座包括一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字车容纳部的壳体,壳体围成一腔体,在腔体内可拆卸 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囊,集气囊包括一具有集气腔的囊壳,囊壳设有一入墨管口,入墨 管口通过一个过滤装置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集气囊还设有一供墨口,用于向打印字车上 的供墨针供墨,该供墨口与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连通。由上述方案可见,打印字车适配器的转接座内设有多个集气囊,并且集气囊的入 墨管口通过过滤装置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且供墨口也是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因此,在输 墨管形成的气泡通过供墨管口进入集气囊后将被集气囊收集,而不会进入供墨口,从而避 免气泡进入打印头内,提高打印质量。并且,在入墨管口与集气腔底部之间设置过滤装置, 如滤网,可将输墨管的气泡过滤,防止气泡进入集气囊,更有效地避免气泡进入打印头内。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集气腔内设有一自囊壳顶壁向底壁延伸的隔板,且隔板的下 端与囊壳底壁之间设有间隙。这样,墨水可从隔板与囊壳底壁之间的间隙流入供墨口。并 且,囊壳的一个侧壁使用密封膜密封,隔板能支承密封膜,避免密封膜紧贴在囊壳的另一侧 壁上。进一步的方案是,转接座的壳体下端敞口,且在壳体的一对内壁上设有第一插接 部,集气囊的囊壳与第一插接部对应处设有第二插接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集气囊从转接 座下端敞口以第二插接部相对第一插接部插入的方式固定于转接座的腔体内。由此可见,集气囊通过第一插接件以及第二插接件固定在转接座内,打印字车往 复运动时,集气囊仍可固定在转接座内,确保集气囊安装的可靠性。并且,转接座下端敞口, 集气囊从转接座的敞口固定与转接座内,也便于集气囊的安装。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墨腔的 供墨瓶以及打印字车适配器,其中,打印字车具有一转接座,该转接座包括一可拆卸地安装 至打印机字车容纳部的壳体,壳体围成一腔体,在腔体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与供墨瓶数量对 应的一个或多个集气囊,集气囊包括一具有集气腔的囊壳,囊壳设有一入墨管口,入墨管口 通过一个过滤装置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集气囊还设有一供墨口,用于向打印字车上的供 墨针供墨,该供墨口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并且供墨瓶的一个或多个墨腔与集气囊的入墨 管口 一一对应地通过输墨管连通。由上述方案可见,集气囊的入墨管口与供墨口均与集气囊底部连通,在输墨管内 形成的气泡通过入墨管口进入集气腔后被集气腔收集,不会通过供墨口流向打印头,提高 打印质量。

图1是一种现有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现有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打印字车适配器与 输墨管连接;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中打印字车 适配器与输墨管连接;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中打印字车适配 器与输墨管连接;[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中集气囊的结构分解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集气囊向转接座安装时的结构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二实施例集气囊与转接座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打印字车适配器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墨腔的供 墨瓶,在打印字车适配器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囊,集气囊与供墨瓶的墨腔通过输墨管 ——对应地连接。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与图4,本实施例具有一个转接座10,转接座10能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 到打印字车的容纳部内。转接座10有一壳体11,壳体11下端敞口,壳体11内形成腔体,腔 体内容纳有多个集气囊。输墨管9穿过壳体11的上端面进入腔体内并与集气囊连接,在壳 体11的上端面设有管夹25,用于将位于壳体11上端面的输墨管9排列整齐地固定。壳体11上方设有一顶盖21,顶盖21的一侧设有两个弹性锁扣件22,用于与打印 字车配合,将打印字车适配器固定在打印字车的容纳部内。并且,壳体11的一个侧边外设 有芯片26,芯片26朝向壳体11的一侧设有存储装置(图中不可见),存储有与墨水等相关 的信息。芯片26背向壳体11的一侧设有多个电触点(图中略去),用于与打印字车上的电 触头一一对应地连接,以此与喷墨打印机进行信息交换。同时,在弹性锁扣件22的下部设 有阻挡部24,以阻挡芯片26从壳体11的外壁脱落。参见图5,转接座10的腔体内容纳有四个集气囊30,每一集气囊30均通过输墨管 9与供墨瓶连通。本实施例中,四个集气囊30分别与装载有四种不同颜色墨水的供墨瓶连 通,不同颜色的墨水通过输墨管9进入集气囊30后流向打印头。在转接座10壳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输墨管孔13,输墨管9穿过输墨管孔13进入 转接座10的腔体内。同时,在壳体1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两个管夹通孔14,管夹9通过管夹 通孔14固定在壳体11上,以将输墨管9固定在壳体11的上端面。在转接座10的上端设有一个“L”形的储墨室27,储墨室27内容纳有墨水。储墨 室27上设有一液体传感器28,优选地,液体传感器28为压电传感器。液体传感器28与芯 片26的存储装置电连接,并检测容纳在储墨室27内的墨水余量,将检测结果以电信号的方 式传送给芯片26,芯片26上的存储装置将检测结果以数据形式存储,并将液体传感器28的 检测结果传送至喷墨打印机。液体传感器28的上方设有弹簧29,弹簧29的上端固定在壳体11上,下端与液体 传感器28接触。打印字车适配器装配后,弹簧29在壳体11的作用下推压液体传感器28, 以将液体传感器28固定在储墨室27上。芯片26靠近转接座10壳体11的一侧设有复位按钮23,按下复位按钮23即可复 位芯片26存储装置内的数据。参见图6,集气囊30具有一个大致呈矩形的囊壳31,囊壳31的一个侧壁焊接有柔 性密封膜32。集气囊30的囊壳31与密封膜32围成集气腔37,用于在输送墨水的同时收
6集进入集气囊30的气泡。集气腔37内设有自囊壳31顶壁46向底壁47延伸的隔板38,隔 板38的上端与顶壁46之间具有间隙48,隔板38的下端与地板47之间具有间隙39。由于密封膜32粘贴在囊壳31的一个侧壁上,且隔板38的高度与囊壳31周壁的高 端相等,则密封膜32将粘贴在隔板38的外表面上,这样隔板38将支承密封膜32的中部, 避免密封膜32紧贴在囊壳31的另一侧壁上,从而确保集气囊30内容纳有足够的墨水。在囊壳31的一端设有入墨管口 35,入墨管口 35用于与输墨管9连接,接收通过 输墨管9流入集气囊的墨水。并且,在入墨管口 35与集气腔37底部之间设有作为本实施 例过滤装置的滤网33,滤网安装在滤网安装位上。这样,进入集气囊30的墨水流经滤网33 后进入集气腔37。由图6可见,滤网33上设有多个通孔,墨水可通过这些通孔流进集气腔37内,而 从输墨管9进入入墨管口 35的气泡被滤网33阻挡,即滤网33可阻隔从输墨管9进入的气 泡,有效避免气泡进入打印头。在囊壳31的下端设有供墨口 36,供墨口 36与集气腔37底部连通,且供墨口 36内 设有自闭式的密封圈34。当打印字车适配器安装到打印字车的容纳部时,打印头上的供墨 针将刺穿密封圈34,在集气腔37内的墨水通过供墨口 36流向供墨针。滤网33设置的通孔可以阻挡体积较大的气泡,体积较小的气泡仍会经过滤网33 通孔进入集气腔37内。由于气泡密度远远小于墨水的密度,进入集气腔37的气泡将向上 浮起并聚集在集气腔37的顶部,并不会流入供墨口 36,从而避免气泡进入打印头,提高打 印质量。并且,隔板38上端与囊壳31顶壁46之间的间隙48允许气体流动,确保隔板38 两侧腔体气压平衡,以便供墨流畅。并且,集气囊30 —侧采用柔性密封膜32密封,集气囊30的容积可以发生微小的 变化,打印字车往复运动时,可缓解容纳在集气腔37内的墨水对囊壳31的冲击,进而降低 因冲击产生的气泡量。参见图7,在转接座10的一个内壁15上设有作为第一插接件的筋条16,筋条16 在内壁15垂向延伸,且其下端设有向腔体方向延伸的齿17。在集气囊30 —端设有作为第 二插接件的卡槽41,卡槽41与筋条16相对应,并且在卡槽41的下端设有与齿16匹配的 凹部42。集气囊30安装到转接座10内时,筋条16嵌入到卡槽41内,并且齿16与凹部42 配合止退,将集气囊30固定在转接座10内。在与内壁15相对的内壁18上设有作为第一插接件的卡槽19,并且在集气囊30的 对应端设置与卡槽19相对应的筋条43,集气囊30安装到转接座10后,卡槽19与筋条43 配合。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在转接座10的一对内壁15、18上设有作为第一插接件的 筋条16、卡槽19,在集气囊30上设置作为第二插接件的卡槽41、筋条43。集气囊30从转 接座10下端的敞口安装到腔体后,通过第一插接件及第二插接件的配合固定在转接座10 内。当然,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转接座10内壁上的第一插接件为筋条16以及卡槽19, 设置在集气囊30的第二插接件为卡槽41以及筋条43,实际应用时,第一插接件可以为设置 在转接座10内壁上的一对筋条,第二插接件为设置在集气囊30的一对卡槽,或者第一插接件为一对卡槽,第二插接件为一对筋条等,这些改变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且,本实施例中,转接座10下端敞口,实际应用时,转接座还可以是上端敞口。打印字车适配器第二实施例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转接座50具有壳体51,壳体51围成一个上端敞口的腔体 52,在腔体52内容纳有多个集气囊60 (图中仅显示一个)。本实施例的集气囊60的内部结 构与第一实施例的集气囊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转接座50的一对内壁上设有作为第一插接件的筋条以及卡槽,并且在集气囊 60的两端上设有作为第二插接件的卡槽以及筋条,与第一插接件配合连接,集气囊60从上 端敞口以第二插接件相对于第一插接件的方式固定在转接座50的腔体52内。在转接座50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锁扣55,在集气囊60的壳体61上设有与锁 扣55配合的锁定件62,集气囊60安装到转接座50后,通过锁定件62与锁扣55的配合止 退,从而固定在转接座50内。由上述的方案可见,由于集气囊的入墨管口以及供墨口均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 且入墨管口与集气腔底部之间设有滤网等过滤装置,避免体积较大的气泡进入集气腔内。 并且,进入集气腔内体积较小的气泡将被集气囊收集,有效防止气泡进入打印头,提高打印质量。连续供墨系统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续供墨系统具有上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以及供墨瓶,供墨瓶 具有一个或多个墨腔,容纳一种或多种颜色的墨水,并且每一墨腔均通过输墨管与打印字 车适配器的集气囊连通。当喷墨打印机工作时,容纳在供墨瓶内的墨水通过输墨管、集气囊 流进打印头,而在输墨管内形成的气泡进入集气囊后将收集在集气腔内,不会进入打印头 影响打印品质。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 变化,例如,对于不需要检测墨水余量的喷墨打印机,可不安装储墨室以及液体传感器;或 者,使用滤棉替代滤网作为过滤装置等等,这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芯片设置位置的改变、锁 定件与锁扣设定位置的改变、第一插接件以及第二插接件的改变等微小的变化也应该包括 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8
权利要求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包括一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字车容纳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一腔体;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腔体内的一个或多个集气囊,所述每一集气囊包括一具有集气腔的囊壳,所述囊壳设有一入墨管口,所述入墨管口通过过滤装置与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连通;一供墨口,用于向打印字车上的供墨针供墨,所述供墨口与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腔内设有一自囊壳顶壁向底壁延伸的隔板,且隔板下端与囊壳底壁之间设有 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下端敞口,且一对内壁上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囊壳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处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气囊从所述转接座下端敞口以第二插接部相对第一插接部插入的 方式固定于所述转接座的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端敞口,且一对内壁上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囊壳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处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气囊从所述转接座上端敞口以第二插接部相对第一插接部插入的 方式固定于所述转接座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自一内壁延伸的筋条(16),所述筋条(16)的下端设有齿; 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夹持所述筋条(16)的卡槽(41),所述卡槽(41)的下端设有与所 述齿配合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自一内壁延伸的卡槽(19);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自囊壳一端向外延伸的筋条(43),所述筋条(43)与所述卡槽 (19)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字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座的底壁设有向上延伸的锁扣;所述集气囊的囊壳设有与所述锁扣配合的锁定件。
8.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墨腔的供墨瓶以及打印字车适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字车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包括一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字车容纳部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一 腔体;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腔体内的与所述供墨瓶数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集气囊,所述每一 集气囊包括一具有集气腔的囊壳,所述囊壳设有一入墨管口,所述入墨管口通过过滤装置与所述 集气腔的底部连通;一供墨口,用于向打印字车上的供墨针供墨,所述供墨口与所述集气腔的底部连通; 所述供墨瓶的一个或多个墨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气囊的所述入墨管口一一对应地 通过输墨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座的壳体下端敞口,且一对内壁上设有第一插接部; 所述囊壳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处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气囊从所述转接座下端敞口以第二插接部相对第一插接部插入的 方式固定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座的壳体上端敞口,且一对内壁上设有第一插接部; 所述囊壳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处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集气囊从所述转接座上端敞口以第二插接部相对第一插接部插入的 方式固定于所述转接座的所述腔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字车适配器及连续供墨系统,该打印字车适配器包括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字车容纳部的壳体,壳体围成一腔体,在腔体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囊,集气囊包括一具有集气腔的囊壳,囊壳设有一入墨管口,入墨管口通过一个过滤装置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集气囊还设有一供墨口,用于向打印字车上的供墨针供墨,该供墨口与集气腔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阻挡体积较大的气泡进入集气腔,并将体积较小的气泡收集在集气腔内,避免气泡通过供墨口进入打印头,提高打印质量。
文档编号B41J25/34GK201580063SQ2009202649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何永刚, 侯亮, 李世强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