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槽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82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线槽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线槽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带开口的母线槽,其连接结构都是直接将母排弯脚成直角,钻孔后用螺钉将对接的弯脚连接紧固,然后用连接罩盖住(见图1)。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1是母排的连接端没有在空间定位固定;2是相邻的母排连接端之间没有隔离。这就造成了母排连接件在空间的位置不确定和相邻导电母排连接部之间电气间隙的不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母线槽在连接时,母排连接部缺少空间定位固定,相邻母排连接部之间缺乏隔离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母线槽连接机构,包括母线槽,母线槽包括呈倒U形的外壳,外壳底部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开口,外壳内壁设有导电母排、接地母排和将导电母排与外壳隔离的绝缘支撑板,外壳内顶面设有沟槽,沟槽中设置用于接地的导电母排,还包括绝缘连接端子座、连接母排和连接盖板,外壳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缺口用于固定两个反向设置的绝缘连接端子座,所述绝缘连接端子座包括用于固定导电母排的垂直底板,垂直底板上还设有将同一侧相邻导电母排隔离的隔离筋板,连接母排与两个母线槽上对应的导电母排连接时,所述连接母排和两导电母排固定在绝缘连接端子座上,所述连接盖板设置在绝缘连接端子座外侧将两个母线槽的绝缘连接端子座封盖并连接,连接盖板和连接母排之间设有绝缘的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母排在两段对接母线槽的接缝处设有绝缘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连接端子座的垂直底板的上下两端向外一侧弯折形成折边,上下折边的外侧设有垂直固定用筋板,所述母线槽外壳两个内侧的上下壁均相对设置由两个筋条构成的沟槽,固定用筋板设置在沟槽中且与沟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连接端子座的折边的端部呈二级台阶状,该折边通过二级台阶状端部与缺口处的外壳侧壁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连接端子座上还设有对导电母排进行绝缘保护的E字型护套,护套主要由E字型的筋板构成, E字型护套一端的垂直侧壁与垂直底板以及上下折边的一端垂直连接,在侧壁和垂直底板之间设置有过孔供导电母排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的底壁上设螺孔用于连接盖板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地线连接直排、外壳内接板和外壳外接板,外壳顶面在接地母排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卡槽,外壳内接板可在卡槽中滑动,且外壳内接板上设有供地线连接直排穿过的矩形孔,地线连接直排在矩形孔内与两段母线槽外壳顶面的过渡连接螺钉连接紧固,过渡连接螺钉是穿过外壳顶面通孔与外壳内的接地母排连接固定,外壳内接板和外壳外接板之间通过螺钉配合将两个外壳连接固定。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母线槽端部左右两侧的导电母排连接处设置了绝缘连接端子座,该绝缘连接端子座上在相对应于每条母排连接的位置设置了两个嵌入连接螺母,且在相邻导电母排连接部位的中间设置了隔离筋,可使母排连接部分定位固定,并相邻连接部份相互隔离,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母线连接时所存在的二个不安全的缺点 。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市场上的带开口母线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母线槽连接机构的母线槽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母线槽端部装入绝缘连接端子座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在母线槽端部装入绝缘连接端子座后的端面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母线槽连接结构中装入绝缘连接端子座后,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见图3、图4、图5)是在母线槽的倒U形铝合金外壳1的端部左右两侧壁开有二个矩形缺口,分别是右缺口4和左缺口15。外壳1是呈倒U形的铝合金开口管状型材,其底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开口,外壳的左右二内侧的上下壁各对应设有筋条组,每个筋条组包含一个左筋条2和右筋条3,这两个筋条与外壳内壁构成了一个沟槽,上下沟槽对应设置。

在外壳端部左右两内侧各相反装有绝缘连接端子座,分别是右绝缘连接端子座8和左绝缘连接端子座13。绝缘连接端子座上设有固定导电母排的垂直底板,垂直底板的上下两端向外一侧弯折形成两个折边,每个折边的外侧设有固定用筋板,分别为下固定用筋板10和和上固定用筋板16,且插入外壳左右两内侧上下壁上对应的沟槽内。

在绝缘连接端子座上,导电母排连接区的周围三面有上下水平和垂直相连的三侧壁,即上侧壁5、垂直侧壁6、下侧壁9,三个侧壁和垂直底板构成了导电母排的连接空间。上下折边的端部呈二级台阶状,该台阶在绝缘连接端子座装入外壳端部时正好被卡在外壳端部两侧壁的矩形缺口内,这样绝缘连接端子座被定位固定,装入后的绝缘连接端子座外表面与母线外壳表面基本平。

在绝缘连接端子座的连接空间中,位于两个折边中间,水平设有隔离筋板7,隔离筋板7的数量根据导电母排的数量来定,本实用新型中导电母排在同一侧为两个,因此只需要一个隔离筋板。上下折边、隔离筋板7和垂直底板一起构成了E字形开口向外的上下两独立的连接空间。在每个独立的连接空间中,在垂直底板上嵌装有二个水平设置的连接螺母20,连接螺母20的表面与垂直底板的表面平,用于导电母排21与连接直排27之间的紧固连接。

绝缘连接端子座上还设有对导电母排进行绝缘保护的E字型护套19,护套主要由E字型的筋板构成,开口向内的E字型护套一端的垂直侧壁与垂直底板以及上下折边的一端垂直连接,E字型护套的底面与上下两折边的端面同平面,在垂直侧壁和垂直底板之间设置有过孔12供导电母排21穿过。母线槽内被绝缘支承板32绝缘保护的导电母排21穿过E字形护套19和过孔12进入独立连接空间时,E字型护套对该连接段裸母排在E字形护套内的部分进行绝缘保护。

在E字形护套的外表面也即底壁设置有一嵌装螺母22,用于母排连接盖板31的连接固定。导电母排21端部的裸母排从垂直侧壁6的过孔12中穿过到各独立的连接空间,母排21端部连接处有二连接孔,位置与绝缘连接端子座上的嵌装连接螺母20对应。在图5中连接直排27上有四个孔与对接母线槽上两绝缘连接端子座上的四个嵌装螺母20对应,连接直排的中部包复有一段绝缘保护层29,用于连接直排在两段对接母线槽的接缝处的绝缘隔离。用四个螺钉将连接直排27分别与两边的导电母排21一起紧固在嵌装螺母20上,后罩上盒状的绝缘防护罩28,盖上连接盖板并连接固定。

在倒U形铝合金外壳的内顶面中间有一沟槽18,沟槽内穿入一裸母排作为保护接地导体,该母排向内一侧是裸露的(见图4)。在图5中沟槽18顶壁在靠近端头处有一椭圆形孔26,有一过渡连接螺钉25,其头部为比26稍小的椭圆形的螺母,其螺钉部由外壳顶面端部的椭圆形孔向下穿入并穿过接地母排上的孔,该过渡连接螺钉25被螺母与接地母排紧固连接,其椭圆形螺母的表面则露出外壳椭圆形孔(见图4),这样就可以在母线槽外面对两母线槽对接时的接地母排,用地线连接直排30进行连接(见图5)。在倒U形铝合金外壳的顶面上设有一对称的卡槽17,从母线槽外壳端头的卡槽内插入一可滑动配合的外壳内接板23,内接板中心有一矩形孔,当两母线槽对接时,内接板也插入另一母线槽外壳端头的卡槽内,可起到对接定位作用,当内接板移到位时,可在矩形孔内用地线连接直排30对与接地母排紧固连接的过渡连接螺钉25进行连接,内接板上有四个垂直螺钉,盖上外壳外接板24后,可用螺母紧固在外壳卡槽17上,外壳外接板24和外壳1是同样的铝合金材料,这样由外壳内接板23和外壳外接板24组成的外壳连接组件既可对两母线槽起对接导向定位作用,又可保证两铝外壳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并有足够的电连接截面。

母线槽连接操作时,可先将外壳内接板23滑配插入两外壳顶面的卡槽17内,使两母线槽对接定位正确,后用地线连接直排30对接地母排进行连接。再盖上外壳外接板24用螺母进行紧固,这样外壳和地线已连接好。然后用螺钉将连接直排27分别和两边的导电母排21一起紧固在两边独立连接空间中的嵌装螺母20上,用绝缘防护罩28罩上导体连接件,再将母排连接盖板31盖上,用螺钉固定。这样母线槽的连接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