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819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线盒,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



背景技术:

过线盒是为了施工方便,把分出来的线在特定位置集中布置。在建筑中做管线预埋的时候,有时因为距离过长,需要加装过线盒,根据规范,如果管线长度超过15米,线管多于两个弯头就需要增加一个过线盒。目前过线盒种类繁多,但是很多过线盒在过梁转角位置穿线不便,容易损伤导线绝缘层,检修过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线盒在过梁转角位置穿线不便,检修过程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它用在过梁转角位置穿线方便,线束安装整齐,后续检修操作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包括盒体,盒体内安装有两过线支架,过线支架上设有若干线管插孔、若干排线束夹柱,每个线管插孔对应一排线束夹柱,同一排的相邻两线束夹柱上下交替设置。

过线盒使用时,盒体安装在过梁转角位置,过线支架上的线管插孔插接到线管端部,过线支架紧固连接到盒体上,导线卡接到线束夹柱之间,每根线管内的导线对应卡接到该排线束夹柱之间。同一排的相邻两线束夹柱上下交替设置,是导线的卡接更加稳定可靠,线束安装整齐,后续检修时很容易找到对应线束,检修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线束夹柱外壁上设有若干圈环形槽。环形槽使导线的卡接夹持更加紧密可靠,避免导线在两线束夹柱之间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过线支架上设有连接孔,两过线支架通过连接孔分别连接在盒体相邻两内壁上。过线支架和盒体之间通过连接孔进行连接,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线束夹柱轴线与线管插孔轴线平行设置。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导线的穿线布置。

作为优选,过线支架包括底板,线管插孔设置在底板上靠近左侧位置,线束夹柱设置在底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底板与盒体内壁连接。这种结构设置,防止线束夹柱与导线发生干涉现象。

作为优选,线束夹柱端部外壁向端面方向收拢呈圆台状结构。线束夹柱端部呈圆台状结构设置,便于导线插入两线束夹柱之间,使导线的安装更加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梁转角过线盒用在过梁转角位置穿线方便,线束安装整齐,后续检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线支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夹柱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夹柱的俯视图;

图中:1、盒体,2、过线支架,3、线管插孔,4、线束夹柱,5、环形槽,6、连接孔,7、底板,8、过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过梁转角过线盒(参见附图1至4),包括盒体1,盒体内安装有两过线支架2,过线支架上设有若干线管插孔3、若干排线束夹柱4,每个线管插孔对应一排线束夹柱,同一排的相邻两线束夹柱上下交替设置。本实施例中线管插孔设有三个,线束夹柱对应设置三排,每排线束夹柱设有五根。线束夹柱外壁上设有四圈环形槽5。线束夹柱端部外壁向端面方向收拢呈圆台状结构。线束夹柱轴线与线管插孔轴线平行设置。过线支架上设有连接孔6,两过线支架通过连接孔分别连接在盒体相邻两内壁上。过线支架包括底板7,线管插孔设置在底板上靠近左侧位置,线束夹柱设置在底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底板与盒体内壁连接。

过线盒使用时,盒体安装在过梁8转角位置,过线支架上的线管插孔插接到线管端部,过线支架紧固连接到盒体上,导线卡接到线束夹柱之间,每根线管内的导线对应卡接到该排线束夹柱之间。同一排的相邻两线束夹柱上下交替设置,是导线的卡接更加稳定可靠,线束安装整齐,后续检修时很容易找到对应线束,检修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