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1540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变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流变压器为实现电能传输,原边侧需通过逆变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全桥拓扑是目前最常用的逆变器拓扑,当其桥臂功率管以0.5占空比互补导通时,变压器能够实现最大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然而全桥拓扑存在桥臂直通问题,需要加入死区,导致电压利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直流变压器原边侧全桥拓扑存在直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所述变压器T具有两组原边绕组Lp1、Lp2,以及一组副边绕组,变压器T的两组原边绕组Lp1、Lp2紧密耦合且匝数相同;在变压器T的原边侧设有二极管Do1、Do2、Do3、Do4,其中二极管Do1的阳极与一个开关So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2的阴极与一个开关So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3的阳极与一个开关So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4的阴极与一个开关So3的一端连接,开关So1的另一端、二极管Do1的阴极、开关So3的另一端、二极管Do3的阴极共接后作为一个输入端,二极管Do2的阳极、开关So2的另一端、二极管Do4的阳极、开关So4的另一端共接后作为另一个输入端,两输入端之间接入电源UDC,开关So1与二极管Do2的阴极之间通过电感Ls11与原边第一组绕组Lp1的一端连接,开关So4与二极管Do3的阳极之间通过电感Ls12与原边第一组绕组L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o2与二极管Do1的阳极之间通过电感Ls21与原边第二组绕组Lp2的一端连接,开关So3与二极管Do4的阴极之间通过电感Ls22与原边第二组绕组Lp2的另一端连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侧设有二极管Di1、Di2、Di3、Di4,以及开关Si1、Si2、Si3、Si4,其中二极管Di1的阳极与Di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i3的阳极与Di4的阴极连接,开关Si1的一端与开关Si2的一端连接,开关Si3的一端与开关Si4的一端连接,开关Si1的另一端、二极管Di1的阴极、开关Si3的另一端、二极管Di3的阴极共接后作为一个输出端,开关Si2的另一端、二极管Di2的阳极、开关Si4的另一端、二极管Di4的阳极共接后作为另一个输出端,开关Si1与开关Si2之间、二极管Di1的阳极与Di2的阴极之间分别接入副边绕组一端,开关Si3与开关Si4之间、二极管Di3的阳极与Di4的阴极之间分别接入副边绕组另一端。

所述的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由二极管Do1、Do2、Do3、Do4,开关So1、So2、So3、So4,以及电感Ls11与电感Ls12、原边绕组Lp1、Lp2构成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结构的原边侧。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原边侧高频逆变器采用全桥拓扑,存在直通问题的情况,提出一种无直通问题的新型直流变压器,直流变压器的原边侧高频逆变器电路采用新型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通过无连接点双绕组耦合的方式,将变压器漏感等效成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的防直通电感,和传统全桥拓扑相比,无需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元器件,且消除了死区、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的同时减小了系统体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避免了传统桥式拓扑直通问题,无需在互补的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

2、通过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双绕组耦合,充分利用变压器漏感,无需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元器件,比传统双Buck/双Boost拓扑电路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变压器电路图。

图2为三种高频逆变拓扑图,其中: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拓扑图,图2(b)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图,图2(c)为传统全桥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包括变压器T,所述变压器T具有两组原边绕组Lp1、Lp2,以及一组副边绕组,变压器T的两组原边绕组Lp1、Lp2紧密耦合且匝数相同;在变压器T的原边侧设有二极管Do1、Do2、Do3、Do4,其中二极管Do1的阳极与一个开关So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2的阴极与一个开关So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3的阳极与一个开关So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o4的阴极与一个开关So3的一端连接,开关So1的另一端、二极管Do1的阴极、开关So3的另一端、二极管Do3的阴极共接后作为一个输入端,二极管Do2的阳极、开关So2的另一端、二极管Do4的阳极、开关So4的另一端共接后作为另一个输入端,两输入端之间接入电源UDC,开关So1与二极管Do2的阴极之间通过电感Ls11与原边第一组绕组Lp1的一端连接,开关So4与二极管Do3的阳极之间通过电感Ls12与原边第一组绕组L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o2与二极管Do1的阳极之间通过电感Ls21与原边第二组绕组Lp2的一端连接,开关So3与二极管Do4的阴极之间通过电感Ls22与原边第二组绕组Lp2的另一端连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侧设有二极管Di1、Di2、Di3、Di4,以及开关Si1、Si2、Si3、Si4,其中二极管Di1的阳极与Di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i3的阳极与Di4的阴极连接,开关Si1的一端与开关Si2的一端连接,开关Si3的一端与开关Si4的一端连接,开关Si1的另一端、二极管Di1的阴极、开关Si3的另一端、二极管Di3的阴极共接后作为一个输出端,开关Si2的另一端、二极管Di2的阳极、开关Si4的另一端、二极管Di4的阳极共接后作为另一个输出端,开关Si1与开关Si2之间、二极管Di1的阳极与Di2的阴极之间分别接入副边绕组一端,开关Si3与开关Si4之间、二极管Di3的阳极与Di4的阴极之间分别接入副边绕组另一端。

由二极管Do1、Do2、Do3、Do4,开关So1、So2、So3、So4,以及电感Ls11与电感Ls12、原边绕组Lp1、Lp2构成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结构的原边侧。

对于图1,变压器T的原边部分通过无连接点双绕组耦合的方式,将变压器漏感等效成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的防直通电感,消除了死区,并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当绕组对称时,可将漏感看作对称分布,即Ls11Ls12之和为原边绕组Lp1的漏感Ls1Ls21Ls22之和为原边绕组Lp2的漏感Ls2

对于图2,在图2(a)中,原边绕组Lp1和原边绕组Lp2紧密耦合,匝数相同,故A1和A2可近似看作等电位点,与图2(b)中的A点等效,同理,图2(a)中的B1和B2点与图2(b)中的B点等效,故在理想情况下,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可与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等效分析,然而变压器漏感无法等效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的防直通电感,需要额外增加电感器件。对于图2(b),当So1或Do2导通时,可将E1点定义为桥臂输出点,当So2或Do1导通时,可将E2点定义为桥臂输出点,故E1和E2点与图2(c)中的E点等效,同理图2(b)中F1和F2点与图2(c)中的F点等效,即双Buck/双Boost拓扑桥臂输出点的定义与传统全桥拓扑的桥臂输出点相同。可以看出,三种拓扑在相同驱动信号和参数的情况下,在变压器二次侧感应出的电压完全相同,且拓扑均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其中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不仅可以避免直通导致的直流电压利用率降低,也不存在外加电感导致的系统体积成本的增加和效率降低的问题,适用于车外高频逆变-整流环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