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073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柜中一般连接有多路电缆。现有的配电柜中,尚未能够有效固定且方便操作人员排布电缆的装置,从而导致电缆的排布杂乱无比。这样既不美观,也不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电缆固定在配电柜中,使得电缆能够有序排布,以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维护的电缆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该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包括:两并行设置且竖直固定在配电柜内部的安装梁,若干并行设置且位于两安装梁之间的电缆安装板;其中,若干所述电缆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安装梁上;若干所述电缆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通孔,且若干所述电缆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电缆由安装板外导向至安装通孔中的导槽,若干所述导槽与若干所述安装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导槽与所述安装通孔呈T字型设置且相互连通。

优选地,并行的电缆安装板中的安装通孔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

优选地,若干所述导槽呈弯曲状设置。

优选地,若干所述导槽呈S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导槽间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该电缆固定结构在柜体内竖直且并行设置两安装梁。在两安装梁之间并行固定若干电缆安装板。安装时,将电缆从导槽卡入至安装通孔内,使得电缆能够卡入至竖直设置的多个电缆安装板的安装通孔中,从而避免电缆在配电柜中排布杂乱无章,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维护。此外,操作人员仅需要将电缆从导槽中卡入安装通孔中即可,从而方便了电缆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侧面透视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角度局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角度局部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

参考图1和2,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侧面透视图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该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包括:两并行设置且竖直固定在配电柜1内部的安装梁2,以及若干并行设置且位于两安装梁2之间的电缆安装板3。其中,若干电缆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安装梁2上。若干电缆安装板3上均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通孔31,且若干电缆安装板3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电缆4由电缆安装板3外导向至安装通孔31中的导槽32。若干导槽32与若干安装通孔31一一对应,且导槽32与安装通孔31呈T字型设置且相互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导槽32的槽宽一般与电缆4的孔径大小一致,以使得电缆4能够从导槽32卡入至安装通孔31内。安装通孔31的孔大小则可以容纳多条电缆4。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电缆4逐一卡入至安装通孔31内。由于导槽32的槽宽较小,电缆4不容易从导槽32中掉出,从而使得电缆4能能够固定在安装通孔31内。为了提高电缆4的固定强度,优选地,位于同一安装通孔31内的电缆4通过绑带绑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缆4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整齐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并行的电缆安装板3间,安装通孔31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这样,同一条电缆4就卡入至多个电缆安装板3的电缆4安装槽中,且能够保持电缆4拉直,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美观度。

结合参考图3和4,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角度局部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电缆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角度局部图。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缆4能够稳定在安装通孔31内,避免电缆4从导槽32中掉出,若干导槽32呈弯曲状设置或者S型设置。

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电缆4被尖角部分刮损,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31与导槽32间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1的电缆4固定结构,该电缆4固定结构在柜体内竖直且并行设置两安装梁2。在两安装梁2之间并行固定若干电缆安装板3。安装时,将电缆4从导槽32卡入至安装通孔31内,使得电缆4能够卡入至竖直设置的多个电缆安装板3的安装通孔31中,从而避免电缆4在配电柜1中排布杂乱无章,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维护。此外,操作人员仅需要将电缆4从导槽32中卡入安装通孔31中即可,从而方便了电缆4的安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