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绕线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27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带绕线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绕线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的使用率已相当的普及,移动电源作为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为数码产品充电的充电设备越来越受到数码产品使用者的欢迎,然而目前的移动电源产品在给手机充电时,需将手机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或者用手拿着,如在看视频的时候,一方面,充电线杂乱无章会使人感觉很凌乱,另一方面,用手拿着也会感觉很不方便,从而导致整体用户体验值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外形规整的带绕线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绕线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PCBA,以及与PCBA连接的电池、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旋转的弯形支架,所述两侧弯形支架配合形成手机支架。

所述手机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容置凹槽,所述手机支架的顶部设有钩形止位部。

所述外壳上设有固定手机支架的开孔和定位柱,所述手机支架的底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连接,所述手机支架的顶端卡设于定位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分别设有绕线卡槽。

所述绕线卡槽为两侧各两个。

所述外壳为圆柱形。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PCBA连接的开关按键。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PCBA连接的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结合手机支架及绕线功能和移动电源于一体,通过在移动电源主体上设置手机支架,不充电时,可单独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充电时,可结合移动电源一起使用。另一方面,不使用支架功能时,可将手机支架收纳在移动电源主体上;同时,可将充电线通过绕线卡槽缠绕在移动电源本体上,保持产品整体外形规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支架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支架收纳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外壳,2-电池,3-PCBA,4-输出接口,5-输入接口,6-手机支架,7-止位部,8-容置凹槽,9-开孔,10-定位柱,11-转轴,12-延伸部,13-绕线卡槽,14-按键,15-指示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一种带绕线手机支架6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内的PCBA3,以及与PCBA3连接的电池2、输出接口4和输入接口5,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PCBA3连接的开关按键14和指示灯孔15。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旋转的弯形支架,所述两侧弯形支架配合形成手机支架6。所述手机支架6的中间部位设有容置凹槽8,所述手机支架6的顶部设有钩形止位部7。所述外壳1上设有固定手机支架的开孔9和定位柱10,所述手机支架6的底端通过转轴11与外壳1连接,所述手机支架6的顶端卡设于定位柱10上。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上分别设有两个绕线卡槽13。

如图2所示,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6时,将两侧支架从定位柱10上打开,旋转180度后,手机横向放入容置凹槽8内;如图3所示,当无需使用手机支架6时,可将两侧手机支架6收纳于定位柱10上。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功能在使用时,可先将充电线插头一端卡在绕线卡槽13内,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将充电线围绕移动电源主体绕圈,到插头尾端时,将插头卡入绕线卡槽13内固定,绕线卡槽13可兼容耳机线与充电线的尺寸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既可单独使用支架功能,也可同时收纳线后结合移动电源边充电边放电同时使用。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