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272阅读:1607来源:国知局
充电宝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宝,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电宝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充电方式有恒压充电、横流充电以及现阶段较为常用的脉冲充电,而充电宝放电对储电设备充电时,常采用先恒流、后恒压的方式进行充电,即先用大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在储电设备的电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采用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过程中,随着储电设备电压升高,充电的电流逐渐减小,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众所周知,储电电池充电以及放电都是利用电池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充电宝电池长时间闲置或者放电之后,若刚开始充电即采用大电流的恒流方式充电,这种暴力的充电使本身平衡的电池状态(闲置静态以及放电状态)立即完全颠覆式转变为充电状态,会一定程度上缩短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宝放电电路,有利于减小在刚开始充电时暴力充电对储电设备使用寿命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宝放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输出端口,还包括与充电宝电池耦接以输出脉冲信号给储电设备涓流充电的脉冲充电电路、与脉冲充电电路耦接并响应于脉冲信号导通以给储电设备恒流充电的开关电路、用于检测储电设备已连接至输出端口进而输出延时信号的计时电路以及响应于延时信号以切换脉冲充电电路给储电设备进行计时时长涓流充电的切换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电设备连接至充电宝的输出端口进行充电时,计时电路检测到储电设备的连接进而输出与延时时长对应的延时信号,切换电路接收到延时信号后将充电的电路切换至脉冲充电电路,从而脉冲充电电路给储电设备进行延时时长的涓流充电,涓流充电为小电流的充电,可以将长期闲置的电池唤醒,或者将电池放电状态的化学反应缓慢转化为充电状态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延长充电宝电池的使用寿命,在延时时长过去后,切换电路重新将充电电路切换至开关电路给储电设备进行大电流的恒流充电,有利于更快速的将储电设备电量充满。

优选的,所述脉冲充电电路耦接有用于检测储电设备已接入进而连通脉冲充电电路与充电宝电池的开启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仅在储电设备已经连接在输出端口上时,开启电路才导通,进而使脉冲充电电路与充电宝电池之间连通,脉冲电路开始输出脉冲信号,有利于避免储电设备未连接而充电宝却持续输出引起的电量损耗。

优选的,所述计时电路为555单稳态触发器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55单稳态触发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延时时长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储电设备,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在储电设备连接至充电宝的输出端口进行充电时,给储电设备进行涓流充电,涓流充电为小电流的充电,可以将长期闲置的电池唤醒,或者将电池放电状态的化学反应缓慢转化为充电状态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延长充电宝电池的使用寿命;

2.仅在储电设备已经连接在输出端口上,开启电路才导通,进而使脉冲充电电路与充电宝电池之间连通,脉冲电路开始输出脉冲信号,有利于避免储电设备未连接而充电宝却持续输出引起的电量损耗;

3. 555单稳态触发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延时时长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储电设备,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宝放电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充电宝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充电宝电池;2、开启电路;3、脉冲充电电路;4、开关电路;5、输出端口;6、计时电路;7、切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充电宝放电电路,参照图1,包括用于连接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输出端口5,还包括与充电宝电池1耦接以输出脉冲信号给储电设备涓流充电的脉冲充电电路3、与脉冲充电电路3耦接并响应于脉冲信号导通以给储电设备恒流充电的开关电路4、用于检测储电设备已连接至输出端口5进而输出延时信号的计时电路6以及响应于延时信号以切换脉冲充电电路3给储电设备进行计时时长涓流充电的切换电路7,此外脉冲充电电路3耦接有用于检测储电设备已接入进而连通脉冲充电电路3与充电宝电池1的开启电路2。

参照图2,开启电路2包括NPN型的三极管VT1,脉冲充电电路3包括二极管VS、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双基极二极管BT、电阻R4、电阻R2以及电容C,其中三极管VT1的基极耦接于输出端口5的正极端,同时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正极,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耦接于滑动变阻器RP的滑动端以及一固定端,滑动变阻器RP的另一固定端串联电阻R2后耦接于双基极二极管BT的发射极,同时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3后耦接于双基极二极管BT的第二基极,双基极二极管BT的第一基极串联电阻R4后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同时双基极二极管的第一基极输出脉冲信号,双基极二极管BT的发射极与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之间耦接有电容C,此外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耦接于二极管VS的阴极,二极管VS的阳极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

参照图2,开关电路4包括晶闸管VT,晶闸管VT的阳极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正极,晶闸管VT的阴极串联电流表A后耦接于输出端口5的正极,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耦接于输出端口5的负极端。

计时电路6为555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包括NE555芯片IC1、滑动变阻器RW、电容C1以及电容C2,由于被充电的储电设备的电压不断升高,而555单稳态触发器需要低电平才能触发,其中芯片IC1的2管脚串联一个非门后连接至输出端口5的正极,本实施例中非门采用SN74AHC1G04芯片,另外芯片IC1的4管脚以及8管脚连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2的一固定端以及滑动端均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W的另一固定端耦接于芯片IC1的6管脚以及7管脚,芯片IC1的6管脚同时串联电容C1后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同时芯片IC1的5管脚串联电容C2后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负极,芯片IC1的3管脚输出延时信号。

切换电路7包括电阻R5、NPN型的三极管VT2、继电器KM、续流二极管D1以及受控于继电器KM的单刀双掷开关KM,三极管VT2的基极耦接于芯片IC1的3管脚以接收延时信号,三极管VT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耦接有电阻R5,三极管VT的集电极耦接于充电宝电池1的正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串联继电器KM后耦接于第一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续流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KM的两端,单刀双掷开关KM的不动端耦接于双基极二极管BT的第一基极以接收脉冲信号,单刀双掷开关KM的常闭端耦接于晶闸管VT的控制极,单刀双掷开关KM的另一动端耦接于晶闸管VT的阴极。

在储电设备连接至充电宝的输出端口5进行充电时,计时电路6检测到储电设备的连接进而输出与延时时长对应的延时信号,切换电路7接收到延时信号后将充电的电路切换至脉冲充电电路3,从而脉冲充电电路3给储电设备进行延时时长的涓流充电,涓流充电为小电流的充电,可以将长期闲置的电池唤醒,或者将电池放电状态的化学反应缓慢转化为充电状态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延长充电宝电池1的使用寿命,在延时时长过去后,切换电路7重新将充电电路切换至开关电路4给储电设备进行大电流的恒流充电,有利于更快速的将储电设备电量充满。

此外,仅在储电设备已经连接在输出端口5上时,开启电路2才导通,进而使脉冲充电电路3与充电宝电池1之间连通,脉冲电路开始输出脉冲信号,有利于避免储电设备未连接而充电宝却持续输出引起的电量损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