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926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



背景技术:

在汽车副仪表板、车身、地板等多处设有功能性元件,这些功能性元件往往需要接入或接出各种类型的线束或线缆,这些线束或线缆有时需要穿过副仪表板等元件,因此在汽车设计中需要留有过线口,有时还要在过线口上加设穿墙护套;另外,由于车辆在后续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需要做维修,为便于维修需要在适合的位置增设维修口,并在维修口上加设维修口盖板。若线束或线缆过线口的位置和维修口的位置较近,会对表面空间造成一定的浪费,且增加了汽车做内饰设计时使外形美观的难度,增加了漏水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既方便过线,又方便维修拆卸,节省布设空间,可重复使用,稳定性好,外形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包括维修口盖本体和穿墙护套,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由左维修口盖和右维修口盖拼接组成,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的中部设有一过孔,所述过孔中卡入所述穿墙护套,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的四周布设有若干个卡入部。

本实用新型1)过线口和维修口可设在同处,节省布置空间,减少车身开孔,维修口盖卡在维修口上,将维修口遮蔽,同时留有中间的过孔供线缆通过,套在过孔上的穿墙护套可以减少线缆对维修口盖的磨损;穿墙护套还可以起到对维修口盖左右两部分支撑和整合的作用;2)可重复使用,多次进行拆卸和安装而不会损坏;3)卡在维修口上,稳定性好,外观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左维修口盖和所述右维修口盖左右对称,所述左维修口盖的侧部设有半圆形过孔,所述右维修口盖的侧部设有等半径的半圆形过孔,两半圆形过孔对接形成完整的圆形过孔。左维修口盖和右维修口盖拼合后对称轴通过圆形过孔的圆心,维修口盖本体只有分为左右两部分,在维修时,才可以从已经套在线缆上的穿墙护套中分离开来,而不是和穿墙护套一起套在线缆上,提高了维修和拆卸的便利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孔上可加设堵盖。当线缆或线束较细时,可在过孔上加设堵盖,使得车内外形更加美观、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穿墙护套为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的橡胶护套,所述过孔卡入环形凹槽中。穿墙护套支撑了左右两个维修口盖,且将左右两个维修口盖固定,拼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的一对边相对设有若干个固定卡形成所述卡入部。固定卡可为向下的卡扣,与设在钣金件上的卡孔对应设置,使维修口盖本体卡入维修口周围的钣金件后,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的另一对边相对设有一个或多个支撑卡。支撑卡可对维修口盖本体形成支撑作用,防止其因汽车颠簸而掉落,且使得维修口盖本体表面更加平整。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卡呈L型,所述支撑卡的一端面与所述维修口盖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卡的一侧面与周围钣金件的下侧面接触。支撑卡可以焊接在维修口盖本体上,也可以与维修口盖本体冲压成一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加堵盖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加堵盖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护套轴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维修口盖”和“右维修口盖”是相对于说明书附图中的相对位置进行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由维修口盖本体1和穿墙护套2以及卡入部3和支撑部5组成,其中维修口盖本体1由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拼接组成,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左右对称设置,左维修口盖1.1的侧部和右维修口盖1.2的侧部设有等半径的半圆形过孔,两半圆形过孔对接形成完整的圆形过孔1.3,拼接后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的对称轴穿过过孔1.3的圆心;过孔1.3中卡入穿墙护套2,维修口盖本体1的一对边设有两对固定卡作为卡入部3卡入维修口周围的钣金件中,维修口盖本体1的另一对边相对设有一对L型的支撑卡5,支撑卡5的一端面与维修口盖本体1的底部一体连接,支撑卡5的一侧面5.1与周围钣金件的下侧面接触。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设在维修口盖本体1的中部的过孔1.3上可加设堵盖4。

如图2和图6所示,穿墙护套2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2.1,穿墙护套2为橡胶护套,过孔1.3卡入环形凹槽2.1中卡紧,穿墙护套2的环形凹槽2.1两侧的橡胶护套面分别与维修口盖本体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带穿墙护套2的维修口盖本体1分左右两部分,不需要维修时,将线缆或线束穿过穿墙护套2,将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拼接起来,使中部的过孔1.3形成完整的圆形的过孔1.3,将维修口盖本体1上的卡入部3卡入维修口周围的钣金件中,同时支撑部5的侧面5.1与钣金件的下侧面接触,使维修口盖本体1在车身中的位置固定,再将穿墙护套2的环形凹槽2.1卡入过孔1.3中,使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形成一个整体,无法相对运动,此时过孔1.3可过线,过孔1.3相当于过线口,若线束较细,可加盖堵盖4于过孔1.3上,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外形更美观;当需要维修时,拆除堵盖4,将穿墙护套2从过孔1.3中拆除,左维修口盖1.1和右维修口盖1.2可相对移动,松动卡入部3和支撑部5,将维修口盖本体1从维修口中拆除卸下,此时有较大的维修口,可对内部线缆、线束或者电器件进行维修,节约了布置空间,提高了维修口盖的使用率,同时外形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技术术语的限定性修饰词仅为方便描述,任何等同的替代或实质相同的限定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车用可过线维修口盖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衍生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