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595阅读:1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属于电力输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沟是专门铺设电力传输电缆的专用通道,电缆沟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电缆支架,现有的电缆沟转角处电缆布置时由于电缆热胀冷缩以及铺设安装应力作用,导致最容易损伤,现有的转角支架采用固定式结构,因此电缆应力伸张收缩,会导致支架松动,甚至电缆护套破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包括连接弧板以及垂直固定安装在连接弧板侧面的两组支撑横杆,两组支撑横杆呈V字型结构布置,每组支撑横杆上下位置固定在连接弧板上,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直线凹槽,凹槽内沿槽线方向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穿插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多个C字型槽,且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滑座正上方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下表面与滑座对称式设置有多个C字型槽,且槽内也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滑座和卡座通过卡线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滑杆的两端位于滑座的两侧设置有调节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横杆的端头处焊接设置有连接套,每组支撑横杆上的连接套内部由立柱穿插套接连接,且连接套与立柱之间通过插销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横杆的下表面与连接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支撑横杆的两侧与连接弧板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杆,且同一平面的两组支撑横杆之间也设置有辅助支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V字型支撑横杆结构布局,增大了电缆转角的弯曲弧度,减低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滑座采用活动结构设计,电缆受到热胀冷缩伸张应力时自动调节弯曲半径,而且滑座和卡座采用上下滚轮结构,弯曲处的电缆可进行适当的移位,降低电缆拉应力,提高电缆使用寿命,避免拉应力过大导致的支架松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的总装结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的总装结构俯视图。

图中:1-连接弧板;2-支撑横杆;3-滑座;4-卡座;5-滚轮;6-调节弹簧;7-滑杆;8-立柱;9-连接套;10-卡线螺杆;11-辅助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包括连接弧板1以及垂直固定安装在连接弧板1侧面的两组支撑横杆2,两组支撑横杆2呈V字型结构布置,每组支撑横杆2上下位置固定在连接弧板1上,所述支撑横杆2上设置有直线凹槽,凹槽内沿槽线方向固定设置有滑杆7,所述滑杆7上穿插滑动设置有滑座3,所述滑座3上设置有多个C字型槽,且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5,所述滑座3正上方设置有卡座4,所述卡座4的下表面与滑座3对称式设置有多个C字型槽,且槽内也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5,所述滑座3和卡座4通过卡线螺栓10和螺母连接,所述滑杆7的两端位于滑座3的两侧设置有调节弹簧6,所述支撑横杆2的端头处焊接设置有连接套9,每组支撑横杆2上的连接套9内部由立柱8穿插套接连接,且连接套9与立柱8之间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根据电缆沟转角结构,确定选择支撑横杆2固定在连接弧板1的内弧面或者外弧面,将立柱穿插在每组支撑横杆2上的连接套9上然后利用插销固定,电缆铺设在支撑横杆2上时调节位置和弯曲弧度,以降低初始应力,然后利用卡座4套接在卡线螺柱10上,电缆位于两个滚轮5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杆2的下表面与连接弧板1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支撑横杆2的两侧与连接弧板1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杆11,且同一平面的两组支撑横杆2之间也设置有辅助支杆11,加强肋板和辅助支杆11起到加强作用,提高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和优点:该种用于电力输送电缆沟转角处的支架,通过V字型支撑横杆2结构布局,增大了电缆转角的弯曲弧度,减低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滑座3采用活动结构设计,电缆受到热胀冷缩伸张应力时自动调节弯曲半径,而且滑座3和卡座4采用上下滚轮结构,弯曲处的电缆可进行适当的移位,降低电缆拉应力,提高电缆使用寿命,避免拉应力过大导致的支架松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