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529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电缆接头制作过程中应力锥的安装定位是通过胶条实现,在进行现场电缆接头制作过程中,由于胶条缠绕表面不平整,导致无法准确定位应力锥安装是否到位,且使用绕包的定位胶条,会使电缆接头的电气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电缆接头发热烧毁,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的电力事故。

综上可知,所述电缆接头定位装置,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用于电缆接头制作过程中配合应力锥安装定位,并改善电缆接头断面的电场分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与应力锥配合使用在电缆上,所述电缆端部由外到内依次剥离一部分电缆护套、电缆铜屏蔽层、电缆半导电层、电缆绝缘层;该适配器包括一轴向中空结构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层外径;所述定位管一部分紧压并搭接在已被剥离一部分的电缆半导电层表面,另一部分紧压并搭接在已被剥离一部分的电缆铜屏蔽层表面;所述定位管形成定位阶梯,应力锥抵接在定位阶梯上。

较佳地,所述定位管端口内外边缘均设置圆倒角。

较佳地,所述定位管采用导电硅橡胶材料浇铸。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应力锥的安装定位:应力锥抵接在应力适配器形成的定位阶梯上,保证应力锥安装到位,避免应力锥的安装不到位引起的电缆接头发热烧毁问题;

2)改善电缆接头断面的电场分布:可良好提升应力锥改善电缆接头断面电场平均分布能力,使电缆与应力锥交界面上的电场强度均匀分布,良好控制电缆与应力锥交界面处的最大切向电场强度,确保电缆接头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应力锥配合使用在电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电缆结构截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定位管, 2—应力锥,

3—电缆, 11—圆倒角,

21—应力锥绝缘层, 22—应力锥半导电层,

31—电缆导电芯, 32—电缆绝缘层,

33—电缆半导电层, 34—电缆铜屏蔽层,

35—电缆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应力适配器,与应力锥2配合使用在电缆3上,所述电缆3端部由外到内依次剥离一部分电缆护套35、电缆铜屏蔽层34、电缆半导电层33、电缆绝缘层32;该适配器包括一轴向中空结构的定位管1;所述定位管1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层32外径;所述定位管1一部分紧压并搭接在已被剥离一部分的电缆半导电层33表面,另一部分紧压并搭接在已被剥离一部分的电缆铜屏蔽层34表面;所述定位管1形成定位阶梯,应力锥2抵接在定位阶梯上。

其中,所述定位管1端口内外边缘均设置圆倒角11。所述定位管1采用导电硅橡胶材料浇铸。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安装时,应力锥2的喇叭状与直筒状两部分接合处内壁抵接在定位管1形成的定位阶梯。定位管1与电缆半导电层33、电缆铜屏蔽层34接触,要求定位管1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层32外径(定位管1为导电硅橡胶材质,有较好的伸缩性),提供有效的压紧力(因电缆半导电层33和电缆铜屏蔽层34半径相差未超过1mm,故在图1中不明显看出两者的半径差异)。定位管1内壁一部分搭接在电缆半导电层33,另一部分搭接在电缆铜屏蔽层34,若定位管1长度为25mm,则各搭接的长度不应少于10mm,确保安装过程中定位管1能与电缆半导电层33、电缆铜屏蔽层34搭接到位。

定位管1的内径可根据需要配合使用的电缆半导电层33外径和电缆铜屏蔽层34外径进行调整,但要满足定位管1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层32外径,确保有效压紧;但也不宜设计太小导致无法安装。例如:电缆绝缘层32外径为23mm,则定位管1的内径应设计为19.5mm,确保定位管1能有效合理压紧电缆半导电层33和电缆铜屏蔽层34表面,以致应力锥2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现象。此外,定位管1壁厚在2.5-5mm范围之内,具体壁厚由与之配合的应力锥2大小来决定,确保安装过程中应力锥2不会发生大幅变形现象,影响其电气性能。

定位管1端口内外边缘均设置圆倒角11,在安装时不易被电缆铜屏蔽层34刮伤,且安装方便。定位管1采用特种导电硅橡胶材料,该材料电气性能符合IEC60502、GB/T12706、GB11032等相关标准,可良好提升应力锥2改善电缆3接头断面电场平均分布能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