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弧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70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弧线夹。



背景技术:

防范架空绝缘导线被雷击断线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雷电过电压引至特制金具与铁横担之间的间隙进行放电,将间隙击穿后形成的工频电弧弧根转移或固定在特制金具上燃烧,从而保护绝缘导线免于直接被电弧烧灼,导致雷击断线现象发生。因此,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防雷击断线措施就是在绝缘导线上加装防雷线夹金具。防弧线夹是防雷线夹金具主要产品之一,目前,市场上的防弧线夹虽然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好防雷保护效果,但都是上、下两端都有穿刺齿,易伤导线,基本都是球面放电,放电稳定性差,分散性大,同种功能的防弧线夹,市场上的结构相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伤导线、放电稳定性更佳、安全可靠及降低线路运行费用的防弧线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弧线夹,其包括用于固定导线的上、下压块,所述上、下压块之间设置压紧铝制螺母压紧导线,所述下压块设置安装孔,引弧杆的一端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下压块连接固定,所述引弧杆的另一端与接地放电杆垂直,所述接地放电杆是由左端引弧电极、右端接地杆及下端辅助燃弧电极三部分组成,所述引弧杆与接地放电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组合体,所述接地放电杆上左端的引弧放电球面上凸出尖端,与铁制横担形成空气放电间隙,所述上、下压块外设置绝缘护套,所述引弧杆和接地杆外设置硅橡胶复合外套。

上述的一种防弧线夹,其所述上压块为非穿刺型压块,下压块为非穿刺或穿刺型压块。

上述的一种防弧线夹,其所述绝缘护套的周围通过压扣压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地放电杆,检修时可临时接地用,安装施工方便;绝缘护套可以避免线芯进水和腐蚀,能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接地放电杆上左端的引弧放电球面上凸出尖端,与铁制横担形成空气放电间隙,放电稳定性有效提高,分散性小;引弧杆与接地放电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组合体,整体采用铝制材料,回路电阻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是,实用性强;上压板不带穿刺,不伤导线,不易使导线进水,更好保护导线,下压板可带穿刺或非穿刺,根据导线类型可多种选择;集穿刺或非穿刺、防雷击断线、防雷击绝缘子闪络、验电接地等功能,为电力部门防止10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导线10的上、下压块1、2,所述上、下压块1、2外设置绝缘护套7,所述绝缘护套7的周围通过压扣8压合。所述上压块1为非穿刺型压块,所述下压块2为穿刺型压块。所述上、下压块1、2之间设置压紧铝制螺母3压紧导线,所述下压块2设置安装孔4,引弧杆5的一端置于所述安装孔4内与所述下压块2连接固定,所述引弧杆5的另一端与接地放电杆6垂直,所述接地放电杆6是由左端引弧电极、右端接地杆及下端辅助燃弧电极三部分组成,所述引弧杆5与接地放电杆6是整体不可分割的组合体,所述接地放电杆6上左端的引弧放电球面上凸出尖端,与铁制横担形成空气放电间隙,所述引弧杆5和接地放电杆6外设置硅橡胶复合外套12。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所述上、下压块可以都为穿刺型压块或非穿刺型压块。

使用时,在绝缘子9附近安装,绝缘子9与接地杆6之间的距离为放电间隙。导线10压紧于上、下压块之间,下压块的穿刺齿11刺穿导线10,将工频电弧通过引弧杆、接地杆转移、释放,从而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地杆,检修时可临时接地用,结构简洁,实用性强,安装施工方便,绝缘护套可以避免线芯进水和腐蚀,能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集穿刺或非穿刺、防雷击断线、防雷击绝缘子闪络、验电接地等功能,为电力部门防止10KV架空导线雷击断线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