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9672发布日期:2018-06-01 21:2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家中安装绿色能源生成器,一方面进行自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售与电力公司,获得经济收益。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会采用光伏发电板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常情况下,如公告号CN203479855U实用新型专利提到的那样,光伏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能通过直流汇流装置接入并网逆变器,经逆变器后交流信号接入用户家中的用电器。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只能够实时使用光伏电能,无法对光伏电能进行存储之后统一使用。美国专利US2017176505A1所示的系统,采用了电池单元存储光伏电能,能够更加均匀平稳地向用电器供应电能。但是,当用电器的电能来源在交流电网和储能电池之间转换时,会出现电压的急剧变换等情况,使用电器的耗能状态发送变化,会对用电器造成影响,并且用户也无法知晓这些影响,不利于用户对用电器的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管理系统,使得用户能够更加安全地在光伏电能和市电之间转换,并能够监视和分析在不同能源下用电器的耗电行为。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电管理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板、电能分配器、储能电池、交流电网、电器管理装置以及多个用电器,所述电能分配器分别与光伏发电板、储能电池和交流电网连接,用于将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分配到储能电池或交流电网中;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与电能分配器连接,用于根据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的传输方向控制接入用电器的类型。

较佳的,所述电能分配器包括直/交流转换控制器、第一直流电表、第二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在光伏发电板与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之间设置第一直流电表,在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与储能电池之间设置第二直流电表,在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与交流电网之间设置交流电表,所述第一直流电表、第二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均与电器管理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传输电能数据。

较佳的,电器管理装置通过第二直流电表接收充电电能的累积值。

较佳的,所述电器管理装置还接收接收第一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传输的电能数值,以监控第一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是否正常工作。

较佳的,所述直/交流转换控制器包括转向开关、DC/AC逆变器、DC/DC 转换器和控制器,所述光伏发电板与第一直流电表连接,之后连接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分别与DC/AC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储能电池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

较佳的,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与每个用电器连接,能够采集每个用电器的用电特征信息。

较佳的,在交流电网与用电器连接的总线上,设置交流线开关,在储能电池与用电器连接的总线上,设置电池线开关,所述交流线开关和电池线开关均能够在所述电器管理装置的控制下闭合或断开。

较佳的,所述电器管理装置还与与云服务器连接,用于将电器管理装置收集到的各个用电器的用电特征信息发往云服务器。

较佳的,所述云服务器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特征对比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电器管理模块发送的不同用电特征信息,并将所述不同用电特征信息分配存储到历史记录模块中不同的存储空间中;所述历史记录模块中分别存储不同时期各个用电器的用电特征信息;所述特征对比模块通过对用电特征信息的对比,得到用电器工作状态的结论;所述分析模块根据用电特征信息分析用电器的用电行为。

较佳的,所述云服务器还与用户手持终端进行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更加安全地在光伏电能和市电之间转换; (2)能够监视和分析在不同能源下用电器的耗电行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电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交流转换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云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电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伏发电板、电能分配器、储能电池、交流电网、电器管理装置以及多个用电器,其中,所述电能分配器分别与光伏发电板、储能电池和交流电网连接,用于将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分配到储能电池或交流电网中。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与电能分配器连接,用于根据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的传输方向控制接入用电器的类型。

所示储能电池通过电池逆变器将电能传输给用电器。

所述交流电网与多个用电器连接,能够在电器管理装置的控制下向所述多个用电器供电,所述储能电池与多个用电器连接,能够在电器管理装置的控制下向所述多个用电器供电。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与每个用电器连接,能够采集每个用电器的用电特征信息。

在交流电网与用电器连接的总线上,设置交流线开关,在储能电池与用电器连接的总线上,设置电池线开关,所述交流线开关和电池线开关均能够在所述电器管理装置的控制下闭合或断开。

同时,所述电能分配器包括直/交流转换控制器、第一直流电表、第二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在光伏发电板与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之间设置第一直流电表,在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与储能电池之间设置第二直流电表,在直/交流转换控制器与交流电网之间设置交流电表,所述第一直流电表、第二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均与电器管理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电器管理装置传输电能数据。

所述直/交流转换控制器接收光伏发电板产生的光伏直流电,当直/交流转换控制器检测到储能电池电量不足需要充电时,就将所述光伏直流电转换为充电直流电,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期间,电器管理装置通过第二直流电表接收充电电能的累积值,若所述累积值低于预设累积值,则电器管理装置控制电池线开关断开,同时控制交流线开关闭合,用电器使用交流电网供应的电能工作。定义用电器使用交流电网供应的电能工作的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定义用电器使用储能电池供应的电能工作的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

通常,用电器都被设计为与交流电网的电压相适应,所述用电器的第一工作状态通常被认为是用电器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当用电器使用储能电池供电时,随着储能电池电量的逐渐减少,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也会发生预期不到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会反馈为用电器的各种用电特征,如电流频域特征的变化,电器管理装置可以根据这些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当前每个用电器是否处于用电异常状态。当用电器从第二工作状态跳转为第一工作状态时,对于一般的用电器来说,其用电状态会恢复到最适合的状态,但是对于某些具有低压自适应的用电器来说,当外界电压较低时,能够自适应降低自身的内阻,以使用电电流达标,这时,若突然加大外界电压,会造成用电器的瞬时电流过大,造成用电器损坏,基于这样的原因,有必要在用电器从第二工作状态跳转到第一用电状态之后的一段时间,获取电器管理装置获取各个用电器的第一用电特征信息,以确定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用电异常电器。所述第一用电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基于时域和/或频域的电气特性,根据所述第一用电特征信息确定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用电异常电器。

所述电器管理装置还接收第一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传输的电能数值,以监控第一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是否正常工作,通过核对第一直流电表、第二直流电表和交流电表累积电能的读数,来确定光伏电能分配是否出现错误。

如图2所示,所述直/交流转换控制器包括转向开关、DC/AC逆变器、 DC/DC转换器和控制器,所述光伏发电板与第一直流电表连接,之后连接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分别与DC/AC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连接,能够将光伏发电板传输的光伏直流电导向DC/AC逆变器或者DC/DC转换器,分别转换成交流电或者充电直流电。所述控制器与储能电池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若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值,则控制转向开关光伏发电板传输的光伏直流电导向DC/DC转换器,为储能电池充电,若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高于预设值,则控制转向开关光伏发电板传输的光伏直流电导向DC/AC逆变器,向交流电网供电,为交流电网补充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管理装置还与与云服务器连接,如图3所示,电器管理装置将其收集到的各个用电器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用电特征信息发往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特征对比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首先根据电器管理装置发送的状态信号,以确定当前用电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或者第二工作状态,并根据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的不同,为接收到的各个用电器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历史记录模块中分配不同的存储空间,所述历史记录模块中分别存储不同时期(如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各个用电器的第一用电特征信息或第二用电特征信息,所述特征对比模块中存储有不同用电特征信息对应的用电器状态,如用电器1的用电特征信息1对应用电器1工作在功率异常高的状态,电器1的用电特征信息2对应用电器 1工作在功率异常低的状态,等等,所述特征对比模块通过对用电特征信息的对比,得到用电器工作状态的结论,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用电器的用电行为,例如,用户只使用用电器1,该用电器在8:00时刻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并在8:00~12:00期间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工作,期间,用电器1在 8:00~8:10期间为高耗电特征,在8:10~12:00期间为正常耗电特征;之后,在12:00~17:00之间为第二工作状态,用电器1在12:00~13:00为正常耗电特征,在13:00~15:00为耗电保护特征(由于储能电池电压下降而出现的特征),在15:00~17:00为功率不足的特征。在17:00之后,用电器1又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通过以上得到的信息,分析模块至少能够分析出用电器1为具有耗电保护特征的用电器,且储电电池电压的下降对用电器1有较大影响,在只使用用电器1的情况下,储能电池能够使用的时长为5个小时等与用电器电能使用相关的信息。通过长时期(如一个月)对各个用电器用电特征的分析,能够总结出当前场景下用电器的使用规律,为用户进一步的预测和分析用电器使用情况进行资料的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云服务器还具有无线发送模块,用于与用户手持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能够定时或实时向用户手持终端推送各个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便于用户获取相关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