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746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管路施工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
背景技术
:国内多年前预留预埋阶段所采用的焊接钢管作为电导管,套筒部位要求满焊,且现浇混凝土内敷设时,应除锈,内壁做防腐,外壁不刷防腐漆,此种工艺繁琐,消耗大量的人工及财力,预留在混凝土中的焊接钢管长时间下去会容易腐蚀。近年来被JDG管紧定式连接方式所取代。该工艺较直接的焊接工艺省事,人工只需要拧断套筒上的紧定螺丝,使其套筒与管接头紧密接触,但是仍存在一个弊病,套筒与管接头之间会形成缝隙,导致砼砂浆的渗入,进而影响后期穿线工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究,采用液压式压管钳压接JDG套筒及管接头连接处,发现其效果优于紧定式连接方式,套筒与管接头处连接紧密且无缝隙,拉拔试验的效果也好于紧定式连接,不影响电导管的后期使用,由于JDG管外表面有一定厚度的镀锌层,其会减少长期使用重的腐蚀危害,压接过程也不会破坏套筒镀锌层。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用于电线管路布置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或壁厚小于或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因此工程中大量使用的薄壁钢导管(壁厚1.0mm~1.2mm),特别是薄壁镀锌钢导管只能采用螺纹连接或套接。钢导管螺纹连接质量容易保证,但需对每根导管端头套丝,费时费工,特别是需要临时调整管段长度时操作更加困难,且螺纹加工破坏表面保护层,容易导致管道锈蚀老化。而且钢导管螺纹连接必须在连接处两端设置跨接线。钢导管(包括镀锌钢导管)套接是为了克服螺纹连接存在的问题逐步推出的新的施工工艺。包括紧定式套接和扣压式套接。紧定式套接通常用于壁厚在1.2mm以上(通常壁厚1.5mm~1.6mm)的钢导管,扣压式套接则广泛用于壁厚1.0mm~1.2mm的薄壁钢导管。当连接符合要求时,可不设置跨接线,不但降低成本,还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的规定,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连接是采用专用工具将内插有导管的直管或弯管接头外侧每端扣压出不少于2处深度不小于1.0mm的扣压点。接口的缝隙应采用封堵措施。为保证扣压点接触密实以降低接触电阻,同时防止封堵措施不到位导致水泥沙浆从接口缝隙处进入导管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套接扣压式连接器及专用固定装置”(申请号:201520360181.9,公开日:2015.11.25)公开了一种薄壁钢导管的套接扣压式连接方法及专用工具。其在管接头中部设有环状中心凹槽,管接头套接扣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环,管接头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壁厚较小的纵向凹槽。直管连接进,两导管口分别插入管接头环状中心凹槽两侧,用其公开的专用扣压工具在管接头挤压,使管接头局部径向收缩,形成环状内收的压痕,固定管接头与两导管,消除导管与管接头间的缝隙。同时纵向凹槽向内收缩,形成纵向接触条,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然而,一方面,上述连接方法必须依赖该专利所述的专用工具,而这种专用工具在市场上不易获得,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该方法所获得的接头中,导管与管接头为环状线接触,虽然接触电性能已远好于原有扣压点的点接触,但仍会由于操作、管间清洁度等意外原因导致虚接触,使接触电阻不能达到规范和使用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易于实现、连接可靠。一种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包括待连接的两钢导管和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的管接头,两钢导管分别从管接头两端插入,两钢导管的管口分别抵紧管接头凹槽两侧,所述管接头与两钢导管紧配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连接可靠:导管与管接头为面接触,进一步避免各种意外原因导致虚接触现象,使导管连接的抗拉强度和接触电阻都更容易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更不会出现漏浆现象;2、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将工程中原来广泛用于不锈钢管套筒的压接工具-液压压管钳,转用于薄壁钢导管套接扣压连接,效果好、易取得,便于该方法的实现和推广应用;3、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方法常用工具实现导管连接,无需采取涂抹电力复合酯或其它封堵措施,操作简单,施工进度快,施工质量有保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紧定式套接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的操作流程图。图中,1、2钢导管,11、21钢导管管口,3管接头,31管接头中部的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薄壁钢导管套接扣压管接头,包括待连接的两钢导管1、2和中部设有环形凹槽31的管接头3,两钢导管1、2分别从管接头3两端插入,两钢导管1、2的管口11、21分别抵紧管接头3凹槽31两侧,所述管接头3与两钢导管1、2紧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管接头3与两钢导管1、2紧配合固定连接是这样实现的:将端头清洁的两钢导管1、2分别从管接头3两端插入,使钢导管管口11、21分别抵紧管接头中部凹槽31两侧;用液压压管钳依次挤压凹槽两侧的管接头3外周,扣压点深度不小于1mm,且扣压牢固,表面光滑,将两钢导管通过管接头连接。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实测,以验证本实用新型方法的有效性。实施例和对比例所有设备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常用市售。钢导管为薄壁镀锌电线钢导管,公称直径DN20;管接头为薄壁镀锌管接头,公称直径DN20;液压压管钳为KG-1632双槽压管钳,模具公称直径Φ20。如图3所示,为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套接扣压连接的薄壁钢导管接头,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导管插接:将端头清洁的两钢导管分别从管接头两端插入,使钢导管管口分别抵紧管接头中部凹槽两侧;20整体扣压:用液压压管钳依次挤压中部凹槽两侧的管接头外周,使其出现明显的压痕,从而将两钢导管通过管接头紧配合固定连接。所述20整体扣压步骤中,所述液压压管钳的模具型号与所连接钢导管的公称直径相对应。所述20整体扣压步骤中,挤压管接头的结束条件为:扣压点深度不小于1mm,且扣压牢固,表面光滑。所述液压压管钳为KG-1632双槽压管钳。液压压管钳专门设计用于不锈钢管套筒或铜管套筒压接,未见实践或报道可用于钢导管扣接。实用新型人为此转用,在施工现场组织专业人员作了大量实验,发现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取合格接头。接触电阻值测量仪表为Agilent-4263B电阻测量仪,测量精度±0.01(mΩ)。实施例和对比例实测接触电阻值如表1所示。表1实测接触电阻值序号接触电阻(mΩ)接头形式实施例11.95面接触套接扣压实施例21.90面接触套接扣压实施例32.00面接触套接扣压对比例2.69紧定式套接由于
背景技术
“套接扣压式连接器及专用固定装置”(申请号:201520360181.9,公开日:2015.11.25)所述的专用工具无法从市场获得,本对比试验未能针对环状线接触的套接扣压式连接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中液压式卡压钳此前广泛用于S304薄壁不锈钢水管的连接工艺中,将薄壁不锈钢管道插入带有O型密封圈的管件中,用能够保证卡压统一性的带有限位锁压、自动卸压的专用液压分离式卡压机(器)对管道、管件连接口进行卡压连接,同时卡压密封圈左、右两侧,双压紧管道、管件连接口,利用薄壁不锈钢管的局部变形,使管件和O型密封圈紧贴管道表面,达到管道和管件连接口的密封和紧固,确保了水管在使用中不会漏水。长期施工运用中,由于薄壁不锈钢管与JDG管存在很多相似性,JDG管预留预埋在混凝土中,也是为了防止砂浆、水的渗入,现转用于薄壁钢导管套接扣压连接,效果好、易取得,便于该方法的实现和推广应用;而且导管与管接头为面接触,有效避免各种意外原因导致虚接触现象。实验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法连接的两钢导管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大于0.002Ω。其抗拉强度和接触电阻都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更不会出现漏浆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方法采用常用工具实现导管连接,无需采取涂抹电力复合酯或其它封堵措施,操作简单,施工进度快,施工质量有保证。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