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高效光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39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高效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发电形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其中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具正负极同时出线的接线盒结构以及结构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一对正、负极接线盒结构,前者由于体积大会阻挡阳光,不利于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光能,还会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造成阻碍;后者由于正、负极接线盒的方向不同,有时为了区别正、负极接线盒会采用互相不匹配的盒体和盒盖,其中的导电体结构也有所区别以互补兼容,因而零部件通用性差,生产、装配和储存的成本较大;同时两者均具有散热效果差、导电体与汇流条之间焊接不稳定以及灌胶难度大等缺点,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体积小,零部件通用性强而易于生产、装配和储存,并且散热效果好、焊接稳定、便于灌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高效光伏接线盒,有利于优化导电体与盒体的连接结构藉以提高散热效果和焊接稳定性;有助于优化盒体结构藉以提高接线盒部件的通用性和大大降低灌胶难度;有利于改进导电体结构藉以增大散热面积和改善导电性来顺应大电流趋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高效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用于与盒体配合的盒盖和安装在盒体内的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为一中间具容腔且开口向上的长条状矩形框,在容腔的内侧面上分布有支撑台并且在容腔内位于开口端一侧的壁体四周间隔设置有一组嵌槽,所述的盒盖抵靠在支撑台上并通过四周边沿部向外突起的嵌脚分别与所述的嵌槽相配合而实现与盒体的嵌合式固定连接,在盒体的容腔底部开设有一汇流条引入口和一工艺槽,在所述的汇流条引入口的近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电气隔离板,所述的电气隔离板的两侧分别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工艺凸台,在所述盒体的容腔底部还分布有一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在高度方向的中部分别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的导电体上开设有一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的数量与所述的定位柱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固定而将所述的导电体支撑在工艺凸台和定位柱的台阶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工艺凸台的高度与所述的定位柱上的台阶面的高度相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的容腔在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溢胶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体上设置有一旁路二极管,该导电体在相对于汇流条引入口处并位于电气隔离板的两侧分别构成有一汇流条孔和一上锡槽、在两侧边上还折弯有散热边、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延伸有一焊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的长度方向一端构成有一压块座,在所述的压块座下方连接有一压块,所述的压块与所述的压块座的中间围隔成有一与容腔连通的出线孔,所述的容腔在与出线孔连接处的底部设有一出线口工艺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块在与压块座配合的一侧侧面上具有一菱形凸缘,在压块上位于菱形凸缘的两端还设置有一对闭合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工艺凸台和定位柱的台阶面将导电体向上撑起,使导电体与盒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接线盒的散热效果,确保组件在使用期限内更好的高效率的工作,同时工艺凸台还降低了汇流条与汇流孔的焊接难度,减少虚焊现象,提高了焊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安全性能好;其次,由于盒体采用了内嵌式的盒盖结构,相对于已有技术中正、负极需要不同的盒盖与盒体相匹配,具有通用性强,易于生产、装配和储存,成本低的优点;第三,盒体在出线处采用了双闭合环,密封性能好;第四,增加溢胶槽,降低了灌胶难度,灌胶面更加清晰;第五,通过增设的定位柱,使盒盖的强度增大;第六,导电体的两侧边上折弯有散热边,能增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升并改善导电性,以顺应光伏接线盒大电流的趋势;第七,压块出线孔中设有菱形凸缘,具有良好的止推和定位作用;第八,接线盒的底部设有工艺槽,不仅降低了灌胶难度,而且便于对线缆连接处添加密封胶,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容腔、111.支撑台、112.嵌槽、113.溢胶槽、12.汇流条引入口、13.工艺槽、14.电气隔离板、15.工艺凸台、16.定位柱、161.台阶面、17.压块座、18.压块、181.菱形凸缘、182.闭合环、19.出线孔、191.出线口工艺槽;2.盒盖、21.嵌脚;3.导电体、31.定位孔、32.旁路二极管、33.汇流条孔、34.上锡槽、35.散热边、36.焊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高效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1、用于与盒体1配合的盒盖2和安装在盒体1内的导电体3,所述的盒体1为一中间具容腔11且开口向上的长条状矩形框,在容腔11的内侧面上分布有支撑台111并且在容腔11内位于开口端一侧的壁体四周间隔设置有一组嵌槽112,所述的盒盖2抵靠在支撑台111上并通过四周边沿部向外突起的嵌脚21分别与所述的嵌槽112相配合而实现与盒体1的嵌合式固定连接,在盒体1的容腔11底部开设有一汇流条引入口12和一工艺槽13,在所述的汇流条引入口12的近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电气隔离板14,所述的电气隔离板14的两侧分别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工艺凸台15,在所述盒体1的容腔11底部还分布有一组定位柱16,所述的定位柱16在高度方向的中部分别形成有一台阶面161,所述的导电体3上开设有一组定位孔31,所述的定位孔31的数量与所述的定位柱1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通过定位孔31与定位柱16的配合固定而将所述的导电体3支撑在工艺凸台15和定位柱16的台阶面161上。所述的工艺凸台15的高度与所述的定位柱16上的台阶面161的高度相平齐。所述的盒体1的容腔11在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溢胶槽113。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体3上设置有一旁路二极管32,该导电体3在相对于汇流条引入口12处并位于电气隔离板14的两侧分别构成有一汇流条孔33和一上锡槽34、在两侧边上还折弯有散热边35、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延伸有一焊接板36。

进一步地,所述的盒体1的长度方向一端构成有一压块座17,在所述的压块座17下方连接有一压块18,所述的压块18与所述的压块座17的中间围隔成有一与容腔11连通的出线孔19,所述的容腔11在与出线孔19连接处的底部设有一出线口工艺槽191。所述的压块18在与压块座17配合的一侧侧面上具有一菱形凸缘181,在压块18上位于菱形凸缘181的两端还设置有一对闭合环182。

请参阅图1,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安装过程:首先将所述导电体3安装进盒体1的空腔11内,并且使导电体3上的定位孔31与盒体1的定位柱16相互嵌合,再点焊定位柱16顶端使导电体3固定在盒体1的容腔11内,然后将汇流条通过汇流条引入口12接入导电体3上的汇流条孔33上并在上锡槽34处对汇流条与导电体3的连接处进行焊接,而线缆则从压块座17和压块18中间的出线孔19处接入并在出线口工艺槽191上方与导电体3上的其中一焊接板36焊接,接着将盒盖2置于支撑台111上并通过四周边沿部向外突起的嵌脚21分别与所述的嵌槽112相配合而实现与盒体1的嵌合式固定连接,最后分别在汇流条引入口12、工艺槽13和出线口工艺槽191处进行灌胶直至胶体充满盒体1的空腔11,从而完成接线盒的整个装配安装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