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包带缠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220阅读:2124来源:国知局
铝包带缠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铝包带缠绕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施工、检修工作中,需要在导线上安装防震锤、悬垂线夹等金具,为保护导线在这些金具安装部位不受损伤,均需在导线相应位置缠绕铝包带。

铝包带通常由宽1cm,厚1~2mm的带状铝材制成。用铝包带缠绕导线时,要保证铝包带缠绕均匀,无缝隙、无重叠,且缠绕方向与导线铝股方向一致。

目前铝包带的缠绕主要采用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纯手工进行缠绕的方法。但这种方式对作业人员操作工艺要求很高,尤其是在高空作业,导线一直处在摆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缠绕不均匀的情况,需要重新缠绕,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铝包带缠绕器,解决现有人工缠绕铝包带导致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方便携带,适用于高空作业,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铝包带缠绕器,包括U形把手,所述U形把手的2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套设在导线上,所述固定机构能够绕导线转动,所述U形把手上设置有铝包带托盘,所述铝包带托盘与U形把手的一个侧壁形成0-90°的夹角,所述铝包带托盘上设置有铝包带缠绕头,铝包带缠绕在铝包带缠绕头的外壁。

纯人工缠绕铝包带不均匀的根本在于:缠绕时,作业人员手持的铝包带与导线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高空导线上作业时,由于风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导线会不断晃动),即缠绕过程中,缠绕铝包带不能保证同一角度缠绕。

为了避免人工缠绕铝包带,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机械结构进行缠绕,但是,现有的设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缠绕铝包带导致的铝包带缠绕不均匀的问题的,但是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适宜在高空携带与使用。并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容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所述铝包带,所述U形把手用于人工手持,当所述固定机构套设在导线上时,在缠绕器上的铝包带的位置就与导线的相对位置固定了,在转动过程中,确保铝包带与导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再通过本发明的铝包带托盘提供固定的角度进行缠绕,最终能够达到均匀缠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把固定机构安装在导线上,然后将铝包带的端头缠绕在导线上,人工转动U形把手(使U形把手绕着导线转动前进),由于在前进过程中,铝包带始终与导线保持一定的夹角,如此,便可实现铝包带均匀缠绕在导线外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套设在导线上并且能够绕导线转动的固定机构,同时,设置铝包带托盘,确保在缠绕过程中铝包带始终与导向保持固定的夹角,实现铝包带均匀缠绕,如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人工缠绕铝包带导致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方便携带,适用于高空作业,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为扣环。

进一步地,扣环包括2个对称的半圆弧结构,2个半圆弧结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或是铰接,另一端通过磁铁连接。

所述磁铁连接便于将固定机构可拆卸式套设在导线上。

进一步地,U形把手的2个端部均设置有U形卡槽,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在轴向上嵌入U形卡槽内,再通过螺栓实现U形把手与固定机构的连接。

具体地,所述U形卡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通孔,所述固定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当固定机构的侧壁嵌入U形卡槽的2个侧壁之间后,使螺纹孔与通孔正对,用螺栓穿过通固定在螺纹孔内。

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U形把手与固定机构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固定机构的更换。

进一步地,铝包带缠绕头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沿着轴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铝包带的端头。

所述卡槽自圆柱体的端部向下凹陷,所述卡槽的深度为圆柱体轴向长度的4/5。所述卡槽的设置便于固定铝包带的端头,以便于将铝包带缠绕在圆柱体外壁。

进一步地,铝包带缠绕头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半圆柱体,2个半圆柱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用于卡设铝包带的端头。

同理,所述缝隙的设置便于固定铝包带的端头,以便于将铝包带缠绕在圆柱体外壁。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的内侧壁上镶嵌式设置有多个滚珠。

所述滚珠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缠绕器在导线上转动时的摩擦力,尽量避免导线受损。

进一步地,夹角的角度为30-60°。

上述角度有利于铝包带的均匀缠绕。

进一步地,U形把手和固定机构采用铝合金制成。

所述铝合金为现有技术,具有质量轻的优点,便于高空操作,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U形把手和固定机构采用铝合金空心管制成。

空心管进一步降低整个缠绕器的重量,进一步提高了高空操作的方便性,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套设在导线上并且能够绕导线转动的固定机构,同时,设置铝包带托盘,确保在缠绕过程中铝包带始终与导向保持固定的夹角,实现铝包带均匀缠绕,如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人工缠绕铝包带导致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方便携带,适用于高空作业,操作简单。

2、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机构的内侧壁设置滚珠,能够有效减小缠绕器在导线上转动时的摩擦力,尽量避免导线受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铝包带缠绕器在在导线上缠绕铝包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铝包带缠绕在铝包带缠绕头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机构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U形把手,2-固定机构,3-铝包带托盘,4-铝包带,5-铝包带缠绕头,6-导线,7-滚珠,8-螺栓,21-半圆弧结构,22-磁铁,51-半圆柱体,52-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铝包带缠绕器,包括U形把手1,所述U形把手1的2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套设在导线6上,所述固定机构2能够绕导线6转动,所述固定机构2为扣环;所述扣环包括2个对称的半圆弧结构21,2个半圆弧结构21一端通过销轴(图未示)连接或是铰接,另一端通过磁铁22连接,所述U形把手1上设置有铝包带托盘3,所述铝包带托盘3与U形把手1的一个侧壁形成60°的夹角,所述铝包带托盘3上设置有铝包带缠绕头5,铝包带4缠绕在铝包带缠绕头5的外壁。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U形把手1的2个端部均设置有U形卡槽,所述固定机构2的侧壁在轴向上嵌入U形卡槽内,再通过螺栓8实现U形把手1与固定机构2的连接;所述U形把手1和固定机构2采用铝合金空心管制成。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铝包带缠绕头5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沿着轴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铝包带4的端头,所述卡槽的宽度为1-2mm。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铝包带缠绕头5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半圆柱体51,2个半圆柱体51之间设置有缝隙52,所述缝隙52用于卡设铝包带4的端头,所述缝隙52的宽度为1-2mm。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侧壁上镶嵌式设置有多个滚珠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