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244发布日期:2018-06-12 21:5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架空线路维护、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



背景技术:

架空接地线又称为避雷线,用于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以防止雷电产生的电流破坏输电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由于用于夹住架空接地线并将架空接地线悬置于高空的线夹会逐渐松弛,所以在没有采用良好的线夹防松措施的情况下,架空接地线会与线夹错位。当架空接地线与线夹错位时,架空接地线的承重点会发生变化,架空接地线还会与线夹相互摩擦。长此以往,会使架空接地线较为脆弱的内部结构受到损伤,甚至会使架空接地线断开。因此,需要对架空接地线进行检修。

目前,因为没有好用的检修工具,全国各地都采用各种各样的土办法进行更换检修,由于是带电检修,对于工具的要求很严格,一旦出现工具的原因发生意外,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架空接地线线夹检修和更换的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包括悬挂机构、液压升降机构和安装卡具,悬挂机构和安装卡具分别连接在液压升降机构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悬挂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挂线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卡具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端头设有卡住铁塔横梁的卡槽。更进一步优化,卡槽设在支撑板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卡具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夹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支撑板和夹板可夹住铁塔横梁。更进一步优化,支撑板的端头设有卡住铁塔横梁的卡槽。卡槽可设在支撑板的两端。在夹板上还可设与卡槽对应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液压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站,液压站设在支撑板上。更进一步优化,液压升降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管线与液压站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架空接地线提升器,利用所设的安装卡具将提升器固定在铁塔上,用悬挂机构吊起架空接地线,再控制液压升降机构升起即可,操作极为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提升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提升器侧视图;

其中,悬挂机构1,连接板11,挂线钩12,液压升降机构2,液压站21,控制器22,安装卡具3,支撑板31,卡槽311,液压缸32,夹板33,凸起3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悬挂机构1、液压升降机构2和安装卡具3,悬挂机构1和安装卡具3分别连接在液压升降机构2的两端。

使用时,只需利用所设的安装卡具3将提升器固定在铁塔上,用悬挂机构1吊起架空接地线,再控制液压升降机构2上升即可,液压升降机构2为自动机构,不需人为用力,操作极为方便、省力。

优选的,悬挂机构1包括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下端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挂线钩12。被两个相互平行的挂线钩12勾住的架空接地线会在两个挂线钩12之间形成一个比较水平且位置相对较高的区段,该区段十分方便操作人员对架空接地线线夹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优选的,安装卡具3包括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端头设有卡住铁塔横梁的卡槽311。利用卡槽311卡住铁塔横梁后,尤其是卡在铁塔横梁的扁平处后,安装卡具3便可将本提升器固定在铁塔上。为了使安装卡具3的夹紧效果更牢固,可以将卡槽311设在支撑板31的两端,两端的卡槽311同时卡住铁塔横梁,还能避免侧翻。

安装卡具3除了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安装卡具3包括支撑板31,在支撑板31上固定液压缸32,液压缸32最好为两个,分别设在支撑板31的两端,并在液压缸32的输出端设有夹板33,当液压缸32收缩时,支撑板31和夹板33相对移动夹住铁塔横梁。优选的,在支撑板31的端头设卡住铁塔横梁的卡槽311,卡槽311最好为两个,分别设在支撑板31的两端。如有必要还可以在夹板33上设与卡槽311对应的凸起331,凸起331与卡槽311相互作用使夹紧效果达到更好,使安装卡具3的卡紧效果更稳固。

优选的,可以将液压升降机构2或者所述液压缸32所需用到的液压站21设在支撑板31上。将液压站21设在支撑板31上一方面使整个提升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利于提升器的使用和搬运,另一方面,液压站21的重量还起到将支撑板31压在铁塔上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板31夹紧效果的牢固性。优选的,还可以将控制液压升降机构2和所述液压缸32的控制部分分离出来制成一个控制器22,再利用管线将控制器22和液压站21连接起来,这样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更加灵活。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