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1672发布日期:2018-07-04 07:4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终端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智慧化的生活环境。智能家居建设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小区,以小区居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智能家居为居民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

终端控制器是控制家电设备的终端设备,一般控制器为电池供电,确保设备能正常被控制开或关,如果电池不够电量将导致设备不受控制,所以可以为控制器内置一个自充电路,持续为控制器电池充电,确保控制器的电池长期有电,实现智能家居。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为智能家居控制器提供充电电池的自充电路,自充电路将用充电电源为待充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家电设备连接,还包括内置在终端控制器内的自充电路,包括充电电源、待充电池、电压比较器、直流稳压源、第七电阻、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第四电阻、NMOS管,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直流稳压源输入端,直流稳压源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电源端,电压比较器地端接地,直流稳压源输出端还用过第七电阻连接电压比较器正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待充电池的正极,电压比较器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NMOS管,第六电阻一端连接充电电源,其另一端连接NMOS管漏极,NMOS管源极连接待充电池的正极,待充电池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和振荡器,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输入端与振荡器一端连接,振荡器另一端接地,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包括NPN三极管,及与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电感和第二电容,及与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容,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电感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端,输入信号端还连接第一电容,NPN三级管集电极还连接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自充电路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NMOS管源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待充电池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为LM358型号的电压比较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LC滤波电路,LC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第三电阻一端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其另一端连接天线,其另一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LC滤波电路还通过光耦隔离器与天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空调、加湿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为智能家居控制器提供充电电池的自充电路,如果控制器的待充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充电路将用充电电源为待充电池充电,确保控制器有足够的电量,正常工作,保证智能家居能被正常调控。优选的,自充电路还发光二极管,可以作为充电指示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充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2-滤波电路, U1-电压比较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L-第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L1-电感,Q1-NMOS管,Q2-NPN三极管,OC-光耦隔离器,D1-发光二极管,VCC-输入信号端,DCDC-直流稳压源,X-振荡器,ui-供电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家电设备连接,还包括内置在终端控制器内的自充电路,包括充电电源、待充电池、电压比较器U1、直流稳压源DCDC、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NMOS管Q1,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直流稳压源DCDC输入端,直流稳压源DCDC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1电源端,电压比较器U1地端接地,直流稳压源DCDC输出端还用过第七电阻R7连接电压比较器U1正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待充电池的正极,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NMOS管Q1,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充电电源,其另一端连接NMOS管Q1漏极,NMOS管Q2源极连接待充电池的正极,待充电池的负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内置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与家电设备无线连接,该控制器可以至少控制一个家电设备,家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空调、加湿器等。自充电路设置在智能家居终端终端器内,终端控制器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的电池,充电电源为12V电源,经过直流稳压源DCDC稳压在5V直流电压,直流稳压源DCDC输出端与电压比较器U1电源端连接,为电压比较器U1供电,直流稳压源U1输出端还通过第七电阻R7与电压比较器U1正相输入端连接,通过调节第七电阻R7的阻值,获得电压比较器U1正相输入端的值,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与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通过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NMOS管Q1的栅极,NMOS管Q1的漏级通过第六电阻R6与充电电源连接,NMOS管Q1源极连接待充电池的正极。若电压比较器U1正相输入端的值大于反相输入端的值,表示待充电池电量低,急需充电,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NMOS管Q1的栅极,NMOS管Q1导通,待充电池与电源连接的回路导通,充电电源给待充电池充电,直至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的值大于电压比较器U1正相输入端的值,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输出低电平,NMOS管Q1截止,待充电池与电源连接的回路断开,充电电源停止给待充电池充电。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作为限流电阻,保护电路或各个器件不被烧坏。

自充电路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NMOS管Q1源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待充电池正极。此时的发光二极管D1串联在NMOS管Q1与待充电池之间,作为充电指示灯。

充电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不仅节能还环保。

电压比较器U1为LM358型号的电压比较器芯片,该芯片是作为常用的电压比较器芯片,且芯片的连接方式由生产该芯片的商家定义。

实施例2:在实施例1以上所做出的改进,如图2所示,优选的,还包括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1和振荡器X,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1输入端与振荡器X一端连接,振荡器X另一端接地,电容式三点振荡电路1包括NPN三极管Q2,及与NPN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的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及与NPN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NPN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ui,电感L1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端VCC,输入信号端VCC还连接第一电容C1,NPN三级管Q2集电极还连接天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信号发射电路是无线收发模块的基础。一个良好的信号发射电路可以确保家电设备控制信号能准确及时的被发送出去。NPN三极管Q2和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组成电容三点振荡电路1,形成载波信号,当输入信号端VCC有输入信号时,振荡器X为载波源,输入信号端VCC的输入信号被调制,通过NPN三极管Q2将该调制信号放大,电感L1将被调制放大的信号发射出去,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作为限流电阻。

如图3所示,发射电路还包括LC滤波电路2,LC滤波电路2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集电极,其另一端连接天线,其另一端还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组成LC滤波电路2,可以有效的消除谐波的影响。优选的,LC滤波电路2还通过光耦隔离器OC与天线连接,光耦隔离器OC可以减小LC滤波电路2和天线之间连接的电干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