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和包括该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6461发布日期:2018-07-27 22:4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和包括该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发送技术已经普遍被应用到诸如通信终端、便携式终端、智能电话和可穿戴装置的各种电子装置。

无线电力发送技术的类型可主要被划分为使用线圈的电磁感应方法和使用共振的磁共振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使用磁感应的电力传输方法被提供为在初级线圈和二级线圈之间传输电力的方法。

当磁体在线圈中运动时,感应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发送终端使用感应电流产生磁场,在接收终端中响应于磁场的变化引起感应的电流,从而产生能量。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磁感应现象。使用磁感应现象的电力发送方法具有高的能量发送效率。

然而,现有技术的电力发送模块具有有限的充电距离和充电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以按照简化的形式对所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所述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意在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善充电效率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和和包括该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电子装置。

在一个总的方面中,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包括线圈部和磁性部,所述线圈部具有螺旋形式并且包括中空部;所述磁性部包括线圈容纳部和磁场集中部,所述线圈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中,所述线圈容纳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磁性部的上表面中的中空空间,并且具有在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处具有最大宽度的碗状物形式;所述磁场集中部通过所述线圈部的所述中空部从所述线圈容纳部的中央部向上突出。

所述磁场集中部的端部可与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共面。

所述线圈部的至少部分可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内表面上。

所述线圈部的部分可缠绕在所述磁场集中部的外周表面的至少部分上。

所述磁场集中部的截面面积可沿着朝向所述磁场集中部的端部增大或减小。

所述磁性部可包括:基部,形成所述线圈容纳部的底部;及侧壁部,沿着所述基部的周界设置并且形成所述线圈容纳部的外侧表面。

所述线圈部可包括:螺旋部,具有螺旋形式;及出口部,从所述螺旋部的相对端延伸并且从所述磁性部退出;并且所述磁性部可包括出口槽和出口孔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所述出口槽和出口孔使所述出口部能够从所述磁性部退出。

所述出口孔可穿透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侧壁部。

所述出口孔可穿透所述磁性部的所述基部。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块还可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形成在所述磁性部的底表面中并且使所述出口孔连接至所述侧壁部的外周表面。

所述磁场集中部的材料可与所述基部的材料和所述侧壁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不同。

所述线圈集中部可包括倾斜的侧表面和平坦的底表面。

所述磁场集中部可包括平坦的端部。

在另一总体方面中,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包括线圈部和磁场部,所述线圈部具有螺线管形式并且包括中空部,其中,所述线圈部的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内径;所述磁性部与所述线圈部组合并且包括与所述线圈部组合的磁场集中部,所述磁场集中部具有穿透所述线圈部的所述中空部的柱状物形式,其中,所述磁场集中部的高度等于所述线圈部的高度。

在另一总体方面中,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外壳和无线电力发送模块,所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包括线圈部和磁性部,所述线圈部具有螺线管形式并且包括中空部,其中,所述线圈部的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内径;所述磁性部包括线圈容纳部和所述磁场集中部,所述线圈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中,所述线圈容纳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磁性部的上表面中的中空空间,并且具有在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处具有最大宽度的碗状物形式;所述磁场集中部通过所述线圈部的所述中空部从所述线圈容纳部的中央部向上突出。

所述线圈部的部分可缠绕在所述磁场集中部的外周表面的至少部分上。

在另一个总体方面中,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包括:磁性部和线圈部,所述磁性部包括线圈容纳部和磁场集中部,所述线圈容纳部形成为在所述磁性部的上表面中的中空空间,其中,所述中空空间的截面面积沿着从所述中空空间的底部到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增大;所述磁场集中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底表面上;所述线圈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表面上而不覆盖所述磁场集中部的上端。

所述中空空间可具有圆锥形式,其中,所述中空空间的直径从所述中空空间的所述底部向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线性地增大。

所述磁场集中部的截面面积可从所述磁场集中部的下端向所述磁场集中部的上端增大或减小,所述磁场集中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底表面上。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块还可包括电压转换部,所述电压转换部被配置为将从外部源接收的AC电力或DC电力转换为具有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AC电力,并且将具有所述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所述AC电力施加到所述线圈部以发送无线电力。

在另一个总体方面中,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包括磁性部和线圈部,所述磁性部包括线圈容纳部和磁场集中部,所述线圈容纳部形成为在所述磁性部的上表面中的中空空间并且包括平坦的底表面和从所述平坦的底表面向所述磁性部的所述上表面延伸的倾斜的表面;并且所述磁场集中部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平坦的底表面上;并且所述线圈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倾斜的表面上而不覆盖所述磁场集中部的上端。

所述磁场集中部可基本上填充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没有被所述线圈部占据的全部体积。

所述线圈部的第一部分可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倾斜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线圈部的第二部分可缠绕在所述磁场集中部的周侧表面的至少部分上。

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平坦的底表面的面积可大于所述磁场集中部的底端的截面面积;所述线圈部的第一部分可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倾斜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线圈部的第二部分可设置在所述线圈容纳部的所述平坦的底表面的没有被所述磁场集中部覆盖的部分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和包括该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电子装置,可改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充电效率。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图3中示出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由各种类型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产生的模拟磁场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线X-X’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XII-XII’截取的截面图。

图13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线XIV-XIV’截取的截面图。

图15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将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及便利起见,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可做出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已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的说,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仅为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施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很多可行的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图1是电子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电子装置的一个示例是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电子装置的另一示例是无线地接收待存储的电力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示例为充电装置20,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示例为从充电装置20接收待存储的电力的便携式终端10。

现在将描述充电装置20作为电子装置的示例。

然而,电子装置不限于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终端的充电装置。电子装置可以是应用无线充电技术的诸如能够无线地充电的各种家用电器及其无线充电装置以及能够无线地充电的电动汽车及其无线充电装置的任何电子装置。

充电装置20通过向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无线地发送电力来对便携式终端10的电池12充电。

充电装置20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将从外部源供应的家用交流(AC)电力转换为直流(DC)电力,或者直接接收从外部源供应的DC电力,并且将DC电力转换为具有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AC电力,以向无线电力接收模块无线地发送电力。

充电装置20包括外壳50和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

外壳50可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并且保护容纳在其中的组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壳50可具有诸如平圆柱形式或者矩形形式的各种形式,只要外壳50包括容纳空间以在其中容纳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

图3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3中示出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包括线圈部35和磁性部32。

线圈部35包括至少一个缠绕线圈。在一个示例中,线圈部35的线圈被缠绕为具有线圈的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内径的螺线管形式,或者被缠绕为具有直径以与类似于海螺的方式沿着朝向线圈的端部的方向减小的螺线管形式。

绝缘线可用于缠绕线圈。例如,聚氨酯绝缘线或多重绝缘线(例如,三重绝缘线(TIW))可以用于缠绕线圈。

具有单股线的线或者通过绞合数股线形成的绞线(例如,利兹线)可用于缠绕线圈。

然而,线圈部35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矩形线(即,平的而不是圆的线)可用于缠绕扁绕线圈或扁平线圈。其他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线圈部35可以是线圈图案形成在基板上的线圈基板。

线圈部35包括缠绕为具有螺旋形式的螺旋部35a和从螺旋部35a的相对端延伸以从磁性部32退出的出口部35b。出口部35b电连接到稍后将描述的电压转换部22。

螺旋部35a缠绕为具有螺旋形式(或者螺线管形式),使得螺旋部35a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具有不同的内径D1和D2。螺旋部35a包括中空部36,中空部36为在螺旋部35a的中央部形成的空的空间。因此,螺旋部35a具有相对端彼此分开特定距离的形式,并且中空部36具有相对小的内径。

稍后将描述的磁场集中部34插入到中空部36中。因此,中空部36形成为具有足够磁场集中部34容易地插入在其中的尺寸。

线圈部35的螺旋部35a具有与稍后将描述的磁性部32的线圈容纳部32a的形式相匹配的圆锥形式。

线圈部35插入到磁性部32的线圈容纳部32a中并且与磁性部32组合,使得线圈部35接触磁性部32。因此,螺旋部35a设置为接触线圈容纳部32a的内表面,使得螺旋部35a形成为与线圈容纳部32a的形式相匹配。

线圈部35向外部发送由稍后将描述的电压转换部22供应的电能。

当来自商用AC电源的AC电力(或外部DC电力)通过电压转换部22被转换为具有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AC电力并且具有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AC电力被施加到线圈部35时,在线圈部35的外围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因此,在与线圈部35相邻设置的便携式终端10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中,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电压,从而对便携式终端10的电池12进行充电。

磁性部32设置为有效地形成由线圈部35产生的磁场的磁路。为此,磁性部32由可容易地形成磁路的磁性材料形成,并且,例如,可通过烧结铁氧体粉末形成。然而,这仅是示例,磁性部不限于此。除了铁氧体之外,可选择性地使用诸如从金属软磁材料制成的硅(Si)钢、非晶带、纳米晶带和复合聚合物的其他材料。

磁性部32具有圆柱形主体,并且包括具有中空空间的形式的线圈容纳部32a以及从线圈容纳部32a的中央部突出的磁场集中部34。

磁性部32的主体包括基部321和侧壁部322。

基部321形成磁性部32的底表面,并且是设置在线圈容纳部32a的底表面上的部分。线圈容纳部32a的底表面是线圈容纳部32a的设置为离磁性部32的上表面最远的内表面。

侧壁部322沿着基部321的周界向上延伸以形成线圈容纳部32a的侧表面。因此,线圈容纳部32a具有由基部321和侧壁部322确定的特定形式。

在一个示例中,侧壁部322的内表面为倾斜表面,侧壁部322的外表面为竖直表面。然而,这仅是示例,侧壁部322可具有其他形状。

线圈容纳部32a具有中空空间的形式以容纳线圈部35,并且形成在磁性部32的上表面。

线圈容纳部32a形成为具有在磁性部32的上表面处具有最大宽度(或直径)的碗状物形式的中空空间。因此,线圈容纳部32a形成为中空空间,中空空间具有中空空间的内径沿着朝向中空空间的底侧的方向逐渐减小的形式。

在图3至图5中示出的示例中,线圈容纳部32a具有圆锥形式。然而,这仅是示例,线圈容纳部32a可具有诸如抛物线形式的其他形式。

至少一个出口槽33a形成在线圈容纳部32a中。

出口槽33a形成为使线圈容纳部32a的底表面连接至线圈容纳部32a的入口部的直线槽。

设置在线圈部35的内侧(即,线圈部35和磁性部32之间)上的出口部35b插入到出口槽33a中。因此,出口槽33a的宽度和深度形成为大于或等于线圈部35的出口部35b的直径,使得出口部35b可完全地插入到出口槽33a中。

出口槽33a使线圈部35的出口部35b在不被螺旋部35a阻挡的情况下从线圈容纳部32a退出。

另外,插入槽33b形成在线圈容纳部32a的入口部中以容纳设置在线圈部35的外侧上的出口部35b。

按照与出口槽33a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插入槽33b形成为具有大于或等于出口部35b的直径的宽度和深度,使得出口部35b可完全地插入到插入槽33b中。然而,这仅是示例,插入槽33b可具有其他构造,或者可被省略。

磁场集中部34具有柱状物形式并且从线圈容纳部32a的底表面的中央部突出。磁场集中部34的高度可等于线圈容纳部32a的深度。因此,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可与其中形成有线圈容纳部32a的磁性部32的上表面共面。

磁场集中部34插入到形成在线圈部35的中央部的中空部36中。因此,磁场集中部34形成为具有当线圈部35与磁性部32组合时足够磁场集中部34插入到线圈部35的中空部36中的尺寸。

磁场集中部34具有等于或小于线圈部35的中空部36的下端的直径D1的外径R。

在图3至图5的示例中,磁场集中部34具有与线圈部35的中空部36的形式相匹配的圆柱形柱状物形式。然而,这仅是示例,磁场集中部34可具有其他形式。例如,磁场集中部34可具有矩形柱状物形式或者三角形柱状物形式。

线圈部35的中空部36的至少部分可与磁场集中部34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可与磁场集中部34组合。另外,线圈部35的部分可缠绕在磁场集中部34的至少部分上。

磁场集中部34使由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产生的磁场从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或上端)发射。由于磁场在最靠近图1和图2的接收电能的便携式终端10的位置发射,因此,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可容易地电磁耦合到设置在便携式终端10中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

图6A至图6C是示出由各种类型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产生的模拟磁场的示例的示图。

图6A是示出由现有技术的平面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产生的模拟磁场的示例的示图。图6B是示出由图3至图5的磁场集中部34已经从其去除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产生的模拟磁场的示例的示图。图6C是示出由图3至图5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产生的模拟磁场的示例的示图。在图6A至图6C中,不同的颜色指示模拟磁场的不同强度(A/m)。

当图1和图2的便携式终端正通过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进行充电时,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设置为接近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因此,由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产生的磁场的磁通量应在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外侧处而不是在线圈容纳部32a中集中。

参照图6C,能够确认的是,在图3至图5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中,磁场在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外侧处而不是在线圈容纳部32a中集中。另外,能够确认的是,磁场从磁场集中部34延伸相对远的距离。

相比之下,参照图6A,能够确认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平面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中,整个磁场的强度低于由图3至图5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产生的磁场的强度,并且磁场仅形成在现有技术的平面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外围上。

另外,参照图6B,能够确认的是,当在图3至图5的示例中的磁场集中部34被去除时,磁场的沿着图3的Z轴方向的强度减小为显著地低于图6C的磁场的强度。因此,具有图6B中示出的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可用于使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设置在线圈容纳部的内部空间中。然而,能够看出的是,如果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以与图3至图5的示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具有图6B中示出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上,充电效率显著减小。

因此,图3至图5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使用具有圆锥形式的线圈部35使磁场集中在磁场集中部34中。沿着Z轴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磁场集中部34而增强,从而在离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相对远的距离处形成磁场。因此,即使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设置在离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相对远的距离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13仍可从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接收电能,从而可改善充电效率。

在图3至图5的示例中的磁性部32的整体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可选地,磁场集中部34可由与基部321和侧壁部322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磁场集中部34可由具有比基部321和侧壁部322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的材料的磁导率更高的磁导率的材料制成。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在磁场集中部34的材料与基部321和侧壁部322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的材料之间可存在其他差异。

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还包括电压转换部22。

电压转换部22将从外部源供应的家用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或者直接从外部源接收DC电力,并且将DC电力转换为向线圈部35供应的具有无线电力发送频率的AC电压。

电压转换部22可以是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但不限于此。

为了阻挡电磁波或磁通量,如有必要,可在磁性部32和电压转换部22之间添加诸如铝(Al)片的屏蔽片(未示出)。

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特定示例,但是可在这些示例中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图7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7和图8,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a包括具有圆锥形式的磁场集中部34,其中,磁场集中部34的截面面积沿着朝向具有平坦表面的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方向逐渐地减小。

由于与上述图3至图5的示例相比,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磁场集中在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相对小的区域中,磁场的范围还可沿着Z方向扩大。因此,由于充电距离延长,因此即使当无线电力接收器设置为相对远离无线电力发送模块时,有效的充电也是可能的。

图9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线X-X’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9和图10,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b包括具有圆锥形式的磁场集中部34,其中,磁场集中部34的截面面积沿着朝向具有平坦表面的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方向逐渐地增大。

由于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的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面积大于在图3至图5、图7和图8的示例的磁场集中部34的端部的面积,因此磁场在比图3至图5、图7和图8的示例中的范围更宽的范围(在X方向和Y方向上)内形成,从而扩大了充电范围。由于充电范围扩大,因此即使在无线电力接收器没有设置在正确的充电位置处时,有效的充电也是可能的。

在图9和图10中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b中,由于磁场集中部34的形式,因此难以在磁性部32的磁场集中部34和侧壁部322之间插设线圈部35。因此,为使线圈部35插设在磁场集中部34和侧壁部322之间,磁场集中部34和磁性部32的剩余部分(例如,基部321和侧壁部322)可单独地制造,并且磁场集中部34可在线圈部35已经被放置在侧壁部322上后与基部321组合。在所得到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b的结构中,磁场集中部34基本上填充了线圈容纳部的没有被线圈部35占据的全部体积。

在图9和图10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b中,磁场集中部34的形式被改变以调整磁场的范围。因此,上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示例可应用于具有无线充电能力的各种电子装置。

图11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线XII-X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1和图12,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c包括磁性部32和具有矩形柱状物(具有倒角边缘)的形式的磁场集中部34。设置在磁性部32的线圈容纳部32a中的线圈部35的中空部36具有矩形槽的形式,该矩形槽具有倒角边缘。

另外,出口孔33c而不是出口槽形成在磁性部32中。

出口孔33c在与基部321相邻的位置沿着磁性部32的直径的方向穿透侧壁部322至磁性部32的外部。出口孔33c的一端连接至线圈容纳部32a,同时另一端设置在侧壁部322的外侧表面上。

因此,设置在线圈部35的内侧上的出口部35b通过出口孔33c从侧壁部322的外侧退出。

在图11中示出的示例中,出口孔33c形成为沿着垂直于磁场集中部34的方向与X-Y平面平行。然而,出口孔33c的构造不限这个示例,并且各种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出口孔33c可形成为相对于X-Y平面倾斜。

图13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线XIV-XIV’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3和图14,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d具有与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c的形式类似的形式。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d与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c在出口孔33c的位置方面不同。

在图13和图14的示例中的出口孔33c穿透线圈容纳部32a的基部321。出口孔33c的一端连接至线圈容纳部32a,同时另一端设置在磁性部32的底表面上。

因此,设置在线圈部35的内侧的出口部35b通过出口孔33c从磁性部32的下部退出。

出口孔33c设置为与磁场集中部34相邻,使得设置在线圈部35的内侧上的出口部35b可容易地通过出口孔33c退出。

另外,导向槽33d形成在磁性部32的底表面中,使得从磁性部32的下部退出的出口部35b从磁性部32的外侧表面退出。

导向槽33d从出口孔33c沿着磁性部32的直径的方向延伸至磁性部32的外部。因此,导向槽33d形成为将出口孔33c连接至侧壁部322的外周表面的槽部。

另外,导向槽33d形成为具有足够出口部35b完全地插入在其中的宽度和深度。因此,从磁性部32的下部通过出口孔33c退出的出口部35b插入到导向槽33d中,并且以从磁性部32的侧表面退出结束。

图15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15,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e具有这样的结构:线圈部35的一部分设置在线圈容纳部32a的内表面上,线圈部35的剩余部分缠绕在磁场集中部34的外周表面上。

在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中,线圈部35的剩余部分缠绕在磁场集中部34的外周表面的整体上。然而,在另一示例中,线圈部35的剩余部分仅缠绕在磁场集中部34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上。

图16是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16,无线电力发送模块30f包括具有倾斜的圆锥部和平坦的底表面B的线圈容纳部32a。线圈部35的螺旋部35a包括设置在线圈容纳部32a的倾斜的圆锥部上的倾斜圆锥部和设置在线圈容纳部32a的平坦的底表面B上的平面部。

上述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的示例通过增强沿着Z轴方向的磁场在离无线电力发送模块相对较远的距离处产生磁场并且增大充电区域,从而改善充电效率。

虽然本公开包括特定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理解为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理解为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形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