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出通信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8491发布日期:2018-07-31 23: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通信电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输出通信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伏通信电源产品无需交流市电供电,该产品特别适合无市电偏远地区且有24V老旧电源有更新升级改造要求的地方。

早期24V通信电源设备,已经在网运行超过10年,大量24V电源逐步进入更新期,电源设备的监控单元和整流模块老化故障率高、模块效率低能耗高、维修成本大,因此为保证通信设备运行的安全,降低能耗,逐步有大量需求对在役超年限工作的老电源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备替换。

但是,随着通信技术发展,24V设备已逐步被48V设备取代,大量出现24V、48V设备共站情况,对双电源提出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24V设备已逐步被48V设备取代,大量出现24V、48V设备共站情况,对双电源提出了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输出通信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双输出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输入端、第一电压输出端及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太阳能输入端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的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通过所述太阳能输入端接入太阳能发电电压并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第一电压功能模块,包括直流配电单元,所述直流配电单元电性连接于节点,所述节点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以使所述直流配电单元通过所述节点接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直流配电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负载输出端,从而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分别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第二电压功能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电压转换单元及多个第二负载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以接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并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分别输出所述第二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太阳能模块还包括直流输入防雷板及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直流输入防雷板包括防雷正极接口、防雷负极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及空置接口,所述太阳能输入端包括太阳能负极端及太阳能正极端,所述防雷正极接口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及所述太阳能正极端之间,所述防雷负极接口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及所述太阳能负极端之间,所述防雷负极接口与所述太阳能负极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断路器,所述串行通信接口及所述空置接口均连接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空置接口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之间还连接有防雷告警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太阳能模块还包括控制板及辅助串行接口,所述控制板及所述辅助串行接口均连接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直流配电单元还包括电池保护接触器、分流器及电池接口,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节点,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池接口,所述分流器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接口之间,所述分流器及所述电池接口之间还设置有电池空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节点还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所述节点与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断路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第一电压功能模块还包括门禁及监控板,所述门禁连接于所述监控板,所述监控板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的第三端及所述节点,所述分流器还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的第三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监控板包括开关量输入端、告警开关量输出端、温度传感器端、电压端、液晶显示端及通信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正母线及第一负母线;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接近开关、多个整流模块、第二正母线、第二负母线及第三正母线;多个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母线,多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负母线,多个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第一负母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断路器;多个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母线,多个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母线;所述接近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母线及所述第一负母线,所述接近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整流模块,所述接近开关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母线及所述第二负母线;

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均连接至所述接近开关的第四端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正母线,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正母线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四断路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所述第一正母线与所述第一负母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第一保险装置及第一防雷器;

所述第二负母线与所述第三正母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保险装置及第二防雷器;

所述第二正母线与所述第三负母线之间设置有电流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输出通信电源中,还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包括具有一腔体的柜本体及柜门;

所述柜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挂墙的固定装置,所述腔体中设置有所述太阳能模块、所述第一电压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电压功能模块,所述腔体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空间;

所述柜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所述柜门,所述柜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柜本体。

上述公开的一种双输出通信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太阳能光伏输入,解决无市电站点需求;采用24/48双电源设计,解决24V老电源生命期短,浪费资源的问题,前期可以配套24V设备,后期可以平滑升级适应48V设备,非常的灵活方便,解决无市电且24V、48V设备共站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输出通信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压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压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输出通信电源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双输出通信电源100包括太阳能模块1、第一电压功能模块2及第二电压功能模块3。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模块1的结构示意图,太阳能模块1包括太阳能输入端11、第一电压输出端12及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太阳能输入端11及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12的太阳能控制器13,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3通过所述太阳能输入端11接入太阳能发电电压并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通过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12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优选的,该第一电压为48V电压,由图2所示,第一电压输出端12包括JX4+、JX4-、JX3+及JX3-,通过JX4+输出48V+,JX4-输出48V-,JX3+及JX3-为CAN输出;太阳能输入端11包括JX1+及JX1-。太阳能控制器13优选为MPPT,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13。

此外,所述太阳能模块1还包括直流输入防雷板14、辅助控制装置15、控制板17及辅助串行接口18,所述直流输入防雷板14包括防雷正极接口PV+、防雷负极接口PV-、串行通信接口COM及空置接口NC,所述太阳能输入端11包括太阳能负极端JX1-及太阳能正极端JX1+,所述防雷正极接口PV+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3及所述太阳能正极端JX1+之间,所述防雷负极接口PV-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3及所述太阳能负极端JX1-之间,所述防雷负极接口PV-与所述太阳能负极端JX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断路器10,所述串行通信接口COM及所述空置接口NC均连接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15,所述空置接口NC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15之间还连接有防雷告警电路16,所述辅助控制装置15的型号优选为M2433U11。所述控制板17及所述辅助串行接口18均连接于所述辅助控制装置15。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压功能模块2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压功能模块2包括直流配电单元21,所述直流配电单元21电性连接于节点20,所述节点20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12,以使所述直流配电单元21通过所述节点20接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直流配电单元21包括多个第一负载输出端211,从而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211分别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其中,所述直流配电单元21还包括电池保护接触器212、分流器213及电池接口214,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第一端(图3中的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1)连接于所述节点20,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第二端(图3中的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2)连接于所述电池接口214,所述分流器213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第二端(图3中的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2)与所述电池接口214之间,所述分流器213及所述电池接口214之间还设置有电池空开。电池接口214连接到电池,在通信设备的市电断电后,由电池供电。

所述节点20还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211,所述节点20与多个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211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断路器215。

第一电压功能模块2还包括门禁22及监控板23,所述门禁22连接于所述监控板23,所述监控板23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第三端(图3中的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3)及所述节点20,所述分流器213还连接于所述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第三端(图3中的电池保护接触器212的3)。

所述监控板23的型号优选为MC4C5U1,其包括开关量输入端、告警开关量输出端、温度传感器端、电压端、液晶显示端及通信口。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压功能模块3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电压功能模块3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31、电压转换单元32及多个第二负载输出端33,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3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输出端211以接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电压转换单元32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并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33分别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第二电压优选为24V。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31包括第一正母线311及第一负母线312;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32包括接近开关321、多个整流模块322、第二正母线323、第二负母线324及第三正母线325;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的正极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母线311,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的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负母线312,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与所述第一负母线312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断路器326;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母线323,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母线324;所述接近开关321的第一端(图4中的接近开关321的1)连接于所述第一正母线311及所述第一负母线312,所述接近开关321的第二端(图4中的接近开关321的2)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整流模块322,所述接近开关321的第三端(图4中的接近开关321的3)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母线323及所述第二负母线324;接近开关321的型号优选为W1263CA1,并具有告警干节点20输出。此外,该方案也可以通过增加交流模块来实现。

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33均连接至所述接近开关321的第四端(图4中的接近开关321的4)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正母线325,多个所述第二负载输出端33与所述第三正母线325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四断路器331。

所述第一正母线311与所述第一负母线312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第一保险装置313及第一防雷器314;

所述第二负母线324与所述第三正母线325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保险装置327及第二防雷器328;

所述第二正母线323与所述第三负母线之间设置有电流表329。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柜4的结构示意图,双输出通信电源100还包括机柜4,所述机柜4包括具有一腔体的柜本体41及柜门42;所述柜本体4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挂墙的固定装置,所述腔体中设置有所述太阳能模块1、所述第一电压功能模块2及所述第二电压功能模块3,所述腔体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空间;所述柜本体41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所述柜门42,所述柜门4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柜本体41。通过上述设计,该机柜4可以方便安装在站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双输出通信电源100,即光伏双输出壁挂通信电源,解决无市电且24V、48V设备共站需求,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太阳能光伏输入,解决无市电站点需求。

2)采用24/48双电源设计,解决24V老电源生命期短,浪费资源的问题,前期可以配套24V设备,后期可以平滑升级适应48V设备,非常的灵活方便。

3)采用壁挂式设计,尺寸小巧,可以挂墙挂杆式安装在站点。本设计小型,紧凑,灵活,既可挂墙安装,也可落地安装,尺寸小巧,可以灵活适应不同机房环境。

4)预留电池仓空间,方便现场安装,即本设计有电池安装空间,即可配常规铅酸电池,也可配铁理电池,配置灵活。

5)热设计:本设计非常紧凑,为了节能,采用了高效模块减少散热,适应狭小风道和热源的热设计避免柜内过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