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034发布日期:2018-07-20 22:1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金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自动电镍金线镀金缸每面配备一台整流机,所需整流机的规格大小按照飞巴最大电流选择,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生产电金电流很小的电路板,则需要产线配置的整流机输出小电流来满足要求,因整流机量程较大,输出小电流时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导致电路板镀金发红、镀不上金、金厚不足和甩金等问题,镀金分布差,影响电路板镀金质量,造成产品报废或返修,在保证最小金厚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金盐消耗量大,增加镀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出电流稳定、有效保证镀金质量的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接入电镀金生产线,包括产线整流机、小电流整流机、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所述产线整流机与所述小电流整流机分别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所述产线整流机额定电流范围为50A~200A,所述小电流整流机额定电流范围为10A~30A,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有控制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切换电源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显示装置和参数输入装置,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有控制器和两台断路器,两台断路器之间设置有机械联锁装置和电气联锁保护机构。通过设置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电流,自动切换选择所述产线整流机或所述小电流整流机作为产线电镀金供电电源,同时兼顾大电流、小电流的需求,保证电流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改善镀金分布,保证电路板镀金质量稳定,减少不良品或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采用带显示装置和参数输入装置的控制台,对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进行控制,根据输入设定电流,控制台发送指令,控制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自动选择产线整流机或小电流整流机作为产线供电电源。

两台断路器之间设置有机械联锁装置和电气联锁保护机构,杜绝两台断路器同时合闸的可能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电流整流机中设置有电磁干扰滤波器、变换器、高频变压器和高频滤波器。进一步的,所述高频变压器中的主变压器铁芯设置为超微晶软磁合金材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输出端接入电镀金生产线设备。交流电源被转化为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源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按所需电流大小选择供电的整流机,并将电流输出到电镀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电流,自动切换选择所述产线整流机或所述小电流整流机作为产线电镀金供电电源,同时兼顾大电流、小电流的需求,保证电流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改善镀金分布,保证电路板镀金质量稳定,减少不良品或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之一,自动镍金生产线整流系统,接入电镀金生产线,包括产线整流机、高精度小电流整流机、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所述产线整流机与所述高精度小电流整流机分别连接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所述产线整流机额定电流为100A,所述高精度小电流整流机额定电流为20A。通过设置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需电流,自动切换选择所述产线整流机或所述高精度小电流整流机作为产线电镀金供电电源,同时兼顾大电流、小电流的需求,保证电流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改善镀金分布,保证电路板镀金质量稳定,减少不良品或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有控制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切换电源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显示装置和参数输入装置。采用带显示装置和参数输入装置的控制台,对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进行控制,根据输入设定电流,控制台发送指令,控制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自动选择产线整流机或高精度小电流整流机作为产线供电电源。

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有控制器和两台断路器,两台断路器之间设置有机械联锁装置和电气联锁保护机构,杜绝两台断路器同时合闸的可能性

所述小电流整流机中设置有电磁干扰滤波器、变换器、高频变压器和高频滤波器,所述高频变压器中的主变压器铁芯设置为超微晶软磁合金材料。交流电经过电磁干扰滤波器整流滤波后,由变换器将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方波电压,由高频变压器进行隔离、降压,最后由高频滤波器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

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输出端接入电镀金生产线设备。交流电源被转化为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源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按所需电流大小选择供电的整流机,并将电流输出到电镀产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