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9451发布日期:2018-07-25 00:21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塔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馈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CN201460371U公开了“火箭型平台通信单管塔,包括塔体、平台、支架、门洞、天线、馈线孔、内爬梯,塔体上下端设有门洞,内爬梯设于塔体内壁上,塔体上设有至少四层平台,支架连接在每两层平台的外沿上,每两层平台之间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六个支架,天线安装在支架上,在每层平台下侧的塔体上都有馈线孔,塔体内部还设有固定架,通信数据线从馈线孔伸入并被固定架固定,沿塔体内部伸至塔体底部。”塔体内部还设有固定架,通信数据线从馈线孔伸入并被固定架固定,其固定架只能固定单根一定直径的馈线,而且不能同时固定直径较大的馈线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固定多种直径型号的馈线或固定直径较大的馈线束,固定效果好的馈线固定装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馈线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馈线固定装置,包括馈线架, 馈线架固定于塔体内,所述馈线架一侧焊接固定有馈线卡夹结构,馈线架另一侧设有馈线插入板结构,馈线卡夹结构包括馈线卡夹螺栓和馈线卡夹挡板以及螺母,馈线卡夹螺栓呈倒“u”状,馈线卡夹螺栓上部设有拱形部,拱形部两侧其下部分别设置有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

所述馈线架沿塔体并列分布,从塔体上部沿直线延伸至塔体下部,馈线架焊接于内爬梯侧面,上下相邻馈线架的间隔为1.45-1.55m。

所述馈线架呈“Π”状,包括横梁,横梁为方管结构,横梁下部两端设有支腿,馈线架通过支腿焊接于塔体内壁。

所述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上均设有螺纹,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之间设有馈线卡夹挡板,馈线卡夹挡板和拱形部以及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之间形成馈线卡夹持腔,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下部均设有螺母,螺母位于馈线卡夹挡板下部。

所述馈线卡夹挡板为矩形不锈钢结构,馈线卡夹挡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馈线卡夹挡板孔和第二馈线卡夹挡板孔,第一馈线卡夹挡板孔和第二馈线卡夹挡板孔分别与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的直径匹配设置。

所述馈线插入板结构包括侧板和横板,侧板和横板之间呈“L”状垂直焊接设置,横板中部设有馈线插入孔,馈线插入孔截面呈葫芦状,其包括第一馈线插入孔和第二馈线插入孔,第一馈线插入孔设置于第二馈线插入孔一侧,第一馈线插入孔直径小于第二馈线插入孔直径,侧板两侧靠近边缘处开设有第一侧板螺栓孔和第二侧板螺栓孔,第一侧板螺栓孔与开设于馈线架上的第一馈线架螺栓孔匹配对应设置,第二侧板螺栓孔与开设于馈线架上的第二馈线架螺栓孔匹配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螺栓插入第一侧板螺栓孔和第一馈线架螺栓孔,第二螺栓插入第二侧板螺栓孔和第二馈线架螺栓孔。

所述馈线插入板结构数量至少为一个,馈线卡夹结构数量至少为一个,馈线插入板结构上的馈线插入孔数量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灵活,固定效果好,可以固定不同型号的馈线或者馈线束,使用时将直径较大的馈线插入馈线插入板结构中不同直径的馈线插入孔内,可以根据馈线的数量调节馈线插入板的数量,将不同数量的馈线插入板固定于馈线架上,馈线卡夹结构用于夹持馈线束,旋转螺母,螺母带动馈线卡夹挡板推动馈线束固定于馈线卡夹持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馈线固定装置在塔体内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馈线固定装置与爬梯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馈线固定装置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馈线插入板与馈线架连接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馈线固定装置中馈线卡夹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馈线固定装置中馈线卡夹挡板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6所示的一种馈线固定装置,包括馈线架2, 馈线架2固定于塔体1内,所述馈线架2一侧焊接固定有馈线卡夹结构4,馈线架2另一侧设有馈线插入板结构3,馈线卡夹结构4包括馈线卡夹螺栓41和馈线卡夹挡板42以及螺母43,馈线卡夹螺栓41呈倒“u”状,馈线卡夹螺栓41上部设有拱形部411,拱形部411两侧其下部分别设置有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

馈线架2沿塔体1并列分布,从塔体1上部沿直线d延伸至塔体1下部,馈线架2焊接于内爬梯5侧面,上下相邻馈线架2的间隔为1.45-1.55m。

馈线架2呈“Π”状,包括横梁21,横梁21为方管结构,横梁21下部两端设有支腿22,馈线架2通过支腿22焊接于塔体1内壁。

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上均设有螺纹,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之间设有馈线卡夹挡板42,馈线卡夹挡板42和拱形部411以及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之间形成馈线卡夹持腔414,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下部均设有螺母43,螺母43位于馈线卡夹挡板42下部,拧动螺母43向上可以将馈线卡夹挡板42推向上部。

馈线卡夹挡板42为矩形不锈钢结构,馈线卡夹挡板4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馈线卡夹挡板孔421和第二馈线卡夹挡板孔422,第一馈线卡夹挡板孔421和第二馈线卡夹挡板孔422分别与馈线卡夹第一竖直杆412和馈线卡夹第二竖直杆413的直径匹配设置。

馈线插入板结构3包括侧板31和横板32,侧板31和横板32之间呈“L”状垂直焊接设置,横板32中部设有馈线插入孔33,馈线插入孔33截面呈葫芦状,其包括第一馈线插入孔331和第二馈线插入孔332,第一馈线插入孔331设置于第二馈线插入孔332一侧,第一馈线插入孔331直径小于第二馈线插入孔332直径,侧板31两侧靠近边缘处开设有第一侧板螺栓孔311和第二侧板螺栓孔315,第一侧板螺栓孔311与开设于馈线架2上的第一馈线架螺栓孔312匹配对应设置,第二侧板螺栓孔315与开设于馈线架2上的第二馈线架螺栓孔314匹配对应设置,第一螺栓313插入第一侧板螺栓孔311和第一馈线架螺栓孔312,第二螺栓316插入第二侧板螺栓孔315和第二馈线架螺栓孔314。侧板31通过螺栓旋入螺栓孔内实现馈线插入板结构与馈线架2的固定。

馈线插入板结构3数量至少为一个,馈线卡夹结构4数量至少为一个,馈线插入板结构3上的馈线插入孔33数量至少为一个。

使用时将直径较大的馈线插入馈线插入板结构中不同直径的馈线插入孔内,可以根据馈线的数量调节馈线插入板的数量,将不同数量的馈线插入板固定于馈线架上,馈线卡夹结构用于夹持馈线束,旋转螺母,螺母带动馈线卡夹挡板推动馈线束固定于馈线卡夹持腔内。

本实用新型未指出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结构,本实用新型未指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连接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