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型直流电/直流电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2046发布日期:2018-10-23 22:2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绝缘型直流电/直流电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绝缘型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转换器可具有允许在电压转换期间通过切换来降低损耗的零电压切换(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或零电流切换(zero current switching;ZCS)。因此,这些转换器在能量资源受限的汽车应用中特别有优势。在车辆中,电压转换器可用以适配车辆的数个电网络之间的电压电平,或用以转换能量源与嵌入车辆中的电消耗器之间的电压。

从专利US5754413中已知图1中示出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转换器包括两个开关Q1、开关Q2,所述两个开关在其中点处连接到包括两个串联变压器T、变压器T′的区段。转换器布置成半桥式。开关Q1、开关Q2控制通过变压器T、变压器T′的能量传输,以使得转换器的输入电压Ue转换成输出电压Uout。连接到变压器的次级部分的二极管D1、二极管D2允许对输出信号进行整流。通过控制开关的阿尔法工作循环来获得输出电压Uout。在运行周期的第一部分内,第一开关QA1闭合且第二开关QA2断开;二极管D2阻断而二极管D1导通。在运行周期的第二部分内,第一开关QA1断开且第二开关QA2闭合;二极管D1阻断而二极管D1导通。

在运行周期的每一部分内,阻断的二极管经历电压降。然而,并不确保这个电压降在每一部分都相等。因此,来自整流器级的二极管可比另一个二极管经受更显著的电压降,这可导致两个二极管的尺寸过大以确定每一个二极管都可保持电压降。二极管D1、二极管D2可由例如MOSFET的开关来替代,可同步控制所述开关以减小电压降。电压降上的这种不平衡限制具有更显著阻断电压但具有格外增大的传导电阻的相关开关的选择。

因此,绝缘型DC/DC转换器合乎需要,所述绝缘型DC/DC转换器包括磁性组件从而允许将能量从初级部分转移到次级部分并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处,且其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整流器级的整流器组件所经受的电压降。

为这个目的,提出一种绝缘型DC/DC转换器,包括:

-磁性组件,具有由电绝缘势垒分隔开的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

-开关,称为初级侧开关,连接到磁性组件的初级部分以使得在调制周期上的工作循环下初级侧开关的切换允许磁性组件将能量从初级部分转移到次级部分并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处,以将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转换成输出电压;且

其中磁性组件的次级部分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每一个臂包括串联的第一断路器、次级部分以及第二开关;第一臂的次级部分(称为第一次级部分)的中间点连接到第二臂的次级部分(称为第二次级部分)的中间点。

具体地说,磁性组件允许将能量从初级部分转移到次级部分而(换句话说,同时)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电压降分布在两个开关上而非一个单个断路器上。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次级部分中的开关所经历的电压降是现有技术的转换器中的电压降的一半高,这降低了次级部分的开关所必需的阻挡电压并因此降低了所述开关的传导电阻。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次级部分中的传导损耗减少。开关允许控制次级部分中循环的电流。通过连接次级部分的中间点,确保当臂的开关断开时,这个臂的中间点处的电势由另一个臂的中间点来赋予。因此,可控制所考虑的臂的中间点与臂的末端之间的电压,且因此可控制断开开关的端子处的电压。

根据实施例,磁性组件根据施加在初级部分处的电压将能量转移到两个次级部分中的一个。

根据实施例,磁性组件配置成使得:

-在调制周期的第一部分内,初级部分的第一部分将能量转移到第一次级部分,且初级部分的第二部分产生电感存储能量;

-在调制周期的第二部分内,初级部分的第二部分将能量转移到第二次级部分,且初级部分的第一部分产生电感存储能量。

根据变型,第一臂的开关配置成在第一运行部分内导通并在第二运行部分内断开;且第二臂的开关配置成在第二运行部分内导通并在第一运行部分内断开。

根据实施例,在次级部分的每一个臂中,开关配置成同时处于相同状态以及与另一个臂的开关同时处于不同状态。

根据实施例,次级部分的臂的末端彼此连接,第一末端配置成连接到次级部分的接地,第二末端配置成连接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

根据实施例,磁性组件的所述次级部分不彼此磁性地耦合,所述次级部分磁性地耦合到初级部分。

根据实施例,初级侧开关配置成在大致恒定的工作循环下运行;所述绝缘型DC/DC转换器包括至少一个其它开关,所述至少一个其它开关配置成通过控制由所述初级侧开关传送的电压来控制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

根据实施例,初级侧开关配置成使得其工作循环大致等于50%。

根据实施例,转换器包括短路检测器,所述短路检测器配置成:

-检测次级部分中的所述次级侧开关中的一个中的短路;

-断开短路开关所属的次级侧臂的另一个开关,以便抵消这个短路。

通过参看附图将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实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实例。

-图3示出图2中所示出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在其运行期间的第一状态。

-图4示出图2中所示出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在其运行期间的第二状态。

-图5示出图2中所示出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中的短路检测的实例。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另一实例。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实例。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另一实例。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实例中的磁性组件的次级部分的实施例的实例。

图2呈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实例。

绝缘型DC/DC转换器1包括磁性组件100,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由绝缘势垒分隔开的初级部分110和次级部分120。

绝缘型DC/DC转换器1包括连接到磁性组件100的初级部分110的第一臂A。臂A包括串联的开关QA1、开关QA2。具体地说,开关QA1、开关QA2的一系列断开和闭合允许将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输入电压Ue转换成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输出电压Uout。具体地说,第一开关QA1连接到电压源Ue的高端子。第二开关QA2连接到电压源Ue的低端子。具体地说,这个低端子对应于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第一接地GND1。

在调制周期T内的工作循环α下开关QA1、开关QA2的切换允许磁性组件100将能量从初级部分110转移到次级部分120并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110处,以将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输入电压Ue转换成输出电压Uout。绝缘型DC/DC转换器1可包括电容Cout以过滤输出信号。

具体地说,初级侧臂A的两个开关QA1、开关QA2之间的中点连接到臂的末端,所述臂包括磁性组件100的与电容C′串联的初级部分110。具体地说,这个臂连接到其与初级部分110的接地GND1的另一个末端。绝缘型DC/DC转换器1可能不需要这个电容C′。具体地说,就半桥式结构而言,电容C′允许去除通过初级部分110传输到次级部分120的信号的直流分量。在全桥式结构中可去除电容C′。

在磁性组件100的次级部分120中,第一臂(称为第一次级侧臂B)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QB1、次级部分120B以及第二开关QB2。第二臂(称为第二次级侧臂C)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QC1、次级部分120C以及第二开关QC2。具体地说,在每一个次级侧臂B、次级侧臂C中,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在第一开关QA1、第一开关QB1与第二开关QA2、第二开关QB2之间串联连接。具体地说,次级侧臂B、次级侧臂C的末端彼此连接,第一末端连接到次级部分的接地GND2,第二末端配置成连接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

具体地说,磁性组件100根据施加在初级部分110处的电压,将能量转移到两个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中的一个。具体地说,为这个目的,磁性组件100的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不彼此磁性地耦合,而是磁性地耦合到初级部分110。更具体地说,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磁性地耦合到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且第二臂C的次级部分120C磁性地耦合到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

在图1中所示出的现有技术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连接到用于对来自磁性组件的次级部分的信号进行整流的次级侧。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1中,二极管由次级侧开关QB1、次级侧开关QB2、次级侧开关QC1、次级侧开关QC2替代。为了保留整流功能,次级侧开关QB1、次级侧开关QB2、次级侧开关QC1、次级侧开关QC2保持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类似运行。换句话说,次级侧开关QB1、次级侧开关QB2、次级侧开关QC1、次级侧开关QC2随着二极管本应处于断开状态、相应闭合状态的时间而断开、相应地闭合。为这个目的,在方法的实例中,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与初级侧臂A的第一开关QA1具有闭合或断开的相同状态;且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与初级侧臂A的第二开关QA2具有闭合或断开的相同状态。具体地说,在每一个次级侧臂B、次级侧臂C中,开关QB1、开关QB2、开关QC1、开关QC2配置成同时处于相同状态。具体地说,在通过绝缘型DC/DC转换器1转换电压期间,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与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处于不同状态。

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在各自的中间点处彼此连接。换句话说,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中间点与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中间点具有相同电势。这可通过用电线连接所述中间点连接来具体地实现。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中间点因此定义臂B的次级部分的第一部分121B和第二部分122B;且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中间点因此定义臂C的次级部分的第一部分121C和第二部分122C。

在这个实例中,中间点分别是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中点和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中点。换句话说,两个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在其各自的中点处连接。

参考图3和图4,通过定义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运行将最好地理解绝缘型DC/DC转换器1中的次级部分120的优势。

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在调制周期T内具有工作循环α,以便通过磁性组件100转移能量。在调制周期T内,开关QA1、开关QA2由脉冲宽度调制来特定地控制。第一运行部分的持续时间和第二运行部分的持续时间由开关QA1、开关QA2的工作循环α定义。

在具有持续时间αT的图3中所示出的第一运行部分时,换句话说,在调制周期T的第一部分内,第一初级侧开关QA1闭合且第二初级侧开关QA2断开。第一运行部分具有持续时间αT,其中α是应用于初级侧臂A的第一开关QA1的工作循环,且T是调制周期。在运行周期的第一部分时,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断开,而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闭合。只有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可因此将能量转移到次级部分120。因此,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产生电感存储能量,且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将能量转移到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磁性组件100的第二部分112充当电感,具体来说,借助于连接到初级部分100的第二部分112的磁化电感来充当电感。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产生两个耦合电感,能量通过所述耦合电感在初级部分110与次级部分120之间转移。

在这个第一部分中,初级部分110的臂的端子处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Ue。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断开,电流不在第二次级侧臂C中循环。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闭合,电流可因此在第一次级侧臂B中循环。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端子处的电压等于输出电压Uo。因此,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的端子处的电压U111是NxUo,其中N是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与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之间的变压比。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的端子处的能量转移到次级部分120,具体来说,转移到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

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的端子处的电压U112等于Ue-NxUo-Uc′,其中Uc′是电容C′的端子处的电压。电压U112允许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的磁化电感处。为了理解本发明,将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与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之间的变压比视为与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与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之间的变压比相同。然而,这些变压比可以不同。

通过将开关QB1、开关QB2的电阻Ron视为边际电阻,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第一部分121B的端子处的电压U121B等于Uo/2,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第二部分122B的端子处的电压U122B也等于Uo/2。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第一部分121C的端子处的电压U121C等于U112/2N,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第二部分122C的端子处的电压也等于U112/2N。在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中间点连接到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中点的条件下,出现以下情况: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一开关QA1C的端子处的电压等于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二开关QA2C的端子处的电压。因此,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一开关QA1C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与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二开关的端子处的电压降相等。这允许这些开关QA1C、开关QA2C一致地磨损。此外,开关QA1C、开关QA2C中的每一个的端子处的电压是图1中所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的二极管D2的端子处的电压的一半,如在图2中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1中,电压降分布在两个开关QA1C、开关QA2C上。

在具有持续时间(1-α)T的图4中所示出的第二运行部分内,换句话说,在调制周期T的第二部分内,第一初级侧开关QA1断开且第二初级侧开关QA2闭合。在第二运行部分内,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闭合,而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断开。只有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可因此将能量转移到次级部分120。因此,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产生电感存储能量,且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将能量转移到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磁性组件100的第一部分111充当电感,具体来说,借助于连接到初级部分100的第一部分111的磁化电感来充当电感。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和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产生两个耦合电感,能量通过所述耦合电感在初级部分110与次级部分120之间转移。

在这个第二部分中,初级部分110的臂的端子处的电压是零。第一次级侧臂B的开关QB1、开关QB2断开,电流不在第一次级侧臂B中循环。第二次级侧臂C的开关QC1、开关QC2闭合,电流可因此在第二次级侧臂C中循环。

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端子处的电压等于输出电压Uo。因此,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的端子处的电压U112是NxUo,其中N是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与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之间的变压比。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的端子处的能量转移到次级部分120,具体来说,转移到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的端子处的电压U111等于-NxUo-Uc′,其中Uc′是电容C′的端子处的电压。电压U111允许将能量存储在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的磁化电感处。

通过将开关的电阻Ron视为边际电阻,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第一部分121C的端子处的电压U121C等于Uo/2,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的第二部分122C的端子处的电压U122C也等于Uo/2。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第一部分121B的端子处的电压U121B等于U111/2N,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第二部分122B的端子处的电压U122B也等于U111/2N。在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的中间点连接到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的中点的条件下,出现以下情况:第一次级侧臂B的第一开关QA1B的端子处的电压等于第一次级侧臂B的第二开关QA2B的端子处的电压。因此,第一次级侧臂C的第一开关QA1B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与第一次级侧臂C的第二开关QA2B的端子处的电压降相等。这允许这些开关QA1B、开关QA2B一致地磨损。此外,开关QA1C、开关QA2C中的每一个的端子处的电压是图1中所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的二极管D1的端子处的电压的一半,如在图2中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1中,电压降分布在两个开关QA1C、开关QA2C上。

因此,由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次级部分120中的开关QA1B、开关QA2B、开关QA1C、开关QA2C经历的电压降是现有技术的转换器中的电压降的一半,这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磨损。

根据变型,中间点不同于中点。在第一运行部分中,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一开关QA1C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与第二次级侧臂C的第二开关QA2C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不相等,但所述电压降的比在第一运行部分的情形下保持恒定。同样,在第二运行部分中,第一次级侧臂B的第一开关QA1B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与第一次级侧臂B的第二开关QA2B的端子处的电压降不相等,但所述电压降的比在第二运行部分的情形下保持恒定。当第一次级侧开关QA1B、第一次级侧开关QA1C可比第二开关QA2B、第二开关QA2C支持更高电压或情形相反时,这可以是有利的。

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1中,次级部分120例如调适成使绝缘型DC/DC转换器1在失效(例如绝缘型DC/DC转换器1处的内部短路)的情况下安全。在图5中所示出的实例中,检测器50检测次级部分120中的短路,具体地说,通过测量在次级部分120的输出处传送的电流来检测短路。当例如在次级部分120的开关QA2B上检测到短路时,可控制对应臂B的另一个开关QA1B断开,以便抵消这个短路。因此,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安全状态容易获得。

磁性组件100可包括初级部分110中的数个臂,初级侧臂A将连接到所述数个臂。图6示出实例,其中初级部分110包括数个初级电路。第一电容C1与第一初级侧臂A的两个开关QA1、开关QA2串联,并定位在开关QA1与开关QA2之间。因此,第一电容C1具有在连接点P1处连接到第一开关QA1的第一端子,以及在第二连接点P2处连接到第二开关QA2的第二端子。具体地说,第一电容C1在第一开关QA1的源极电极处连接到第一开关MA1,且在第二开关QA2的漏极电极处连接到第二开关QA2。具体地说,磁性组件100包括通过电绝缘势垒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初级电路101、第二初级电路101′。具体地说,第一初级电路101形成区段,所述区段的一个末端连接到第一连接点P1,且所述区段的另一个末端连接到第一初级侧臂A的末端端子(称为第二末端端子)。第二末端端子对应于第二开关QA2的端子,所述端子不连接到第一电容C1。且第二初级电路101′形成区段,所述区段的一个末端连接到第二连接点P2,且所述区段的另一个末端连接到第一初级侧臂A的末端端子(称为第一末端端子)。第一末端端子对应于第一开关QA1的端子,所述端子不连接到第一电容C1。

具体地说,第一初级电路101具有与第二电感L21串联的第一电感L11。具体地说,第一电感L11的正极端子连接到第一连接点P1,且第二电感L21的正极端子连接到第一电感L11的负极端子。具体地说,第二初级电路101′具有与第二电感L21′串联的第一电感L11′。具体地说,第一电感L11′的负极端子连接到初级侧臂A的第一末端端子,且第二电感L21′的负极端子连接到第一电感L11′的正极端子。具体地说,初级电路101、初级电路101′的第一电感L11、第一电感L11′形成磁性组件100的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且初级电路101、初级电路101′的第二电感L21、第二电感L21′形成磁性组件100的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12。初级电路101、初级电路101′的第一电感L11、第一电感L11′从初级电路101、初级电路101′的第二电感L21、第二电感L21′完全解耦。

图6中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实例与图2中所示出的所述绝缘型DC/DC转换器具有类似功能。

图7示出类似于图2中的实例的另一个实例,不同的是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配置成在大致恒定的工作循环下运行,且绝缘型DC/DC转换器1包括电压转换器电路130,所述电压转换器电路配置成更改在第一初级侧臂A处传送的电压U以控制由绝缘型DC/DC电压转换器1传送的电压Uo。开关QA1、开关QA2在不变的工作循环下运行,换句话说,所述工作循环随着时间推移而保持恒定。在图7中的实例中,电压转换器电路130是步降转换器电路。然而,电压转换器电路130可以是步升转换器电路、步降/步升转换器电路或两向转换器电路。具体地说,第一初级侧臂A的工作循环可等于50%。将第一初级侧臂A的端子处的电压U调整在等于2NxUe的电压处。在这个工作循环值上,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次级部分120中的开关QB1、开关QB2、开关QC1、开关QC2的端子处的电压降对所有开关都具有相同的值。因此,在第一运行部分内断开的开关QC1、开关QC2与在第二运行部分内断开的开关QB1、开关QB2在其端子处具有相同的电压降。因此,次级侧开关的磨损相同。

图8示出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另一个实例。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实例类似于图6中所示出的实例,但所述实例进一步包括其它开关QD1、开关QD2,所述开关通过控制由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经历的电压来控制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输出电压Uo,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的工作循环保持恒定。具体地说,开关QD1、开关QD2例如借助于其连接到的一或多个电感L3和/或电容来控制由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传送的电压。具体地说,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这个实例包括串联开关的第二初级侧臂D。第二初级侧臂D包括直接串联的两个开关QD1、开关QD2。第一开关QD1(称为高侧断路器)连接到传递输入电压Ue的电压源(未表示)的高端子。第二开关QD2(称为低侧断路器)连接到第一初级侧臂A的第二末端端子。第二开关QD2进一步连接到电压源的低端子。因此,这个低端子对应于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第一接地GND1。每一个开关QD1、开关QD2都可包括与续流二极管并联的晶体管。电感L3具有连接到第二初级侧臂D的中点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二连接点P2的第二端子。电容C连接在第一初级侧臂A的末端端子之间。

在图2中示出的实例中,由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来控制通过磁性组件100的能量传输。在图8中所示出的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实例中,第二初级侧臂D也允许控制这个能量传输。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在不变的工作循环下运行。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运行期间,通过在第三电感L3中循环的电流来控制输出电压Uo。通过第二初级侧臂D来控制这个电流。控制第二初级侧臂D的开关QD1、开关QD2,以使得在第三电感L3中循环的电流允许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输出处获得所需电压值Uo。因此,不必使第一初级侧臂A的开关QA1、开关QA2的工作循环发生变化。因此,第一臂A可以其对通过磁性组件100传输能量最有利的工作循环(具体地说,以50%的工作循环)来运行。如上文参考图7中的实例所解释,在第一初级侧臂A中的50%工作循环下,在第一运行部分内断开的开关QC1、开关QC2与在第二运行部分内断开的开关QB1、开关QB2在其端子处具有相同的电压降。因此,次级侧开关的磨损相同。

具体地说,图2中所示出的磁性组件100可通过串联两个变压器来生成,其中次级部分在如上文所定义的中间点处连接。替代地,磁性组件100的初级部分110可生成有一个单个绕组,所述单个绕组与生成次级部分120B、次级部分120C的次级绕组耦合,次级部分在如上文所定义的中间点处连接。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在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实例中实施磁性组件100的次级部分120的实例。第一绕组EB生成第一次级侧臂B的次级部分120B。第二绕组EC生成第二次级侧臂C的次级部分120C。绕组EB、绕组EC卷绕在各自的核心NB、核心BC之上,所述绕组通过所述核心分别磁性地耦合到初级部分110的第一部分111和初级部分110的第二部分120。绕组EB、绕组EC通过其中间点处的电线F彼此连接。

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开关可以是晶体管,例如MOSFET晶体管、IGBT晶体管或其它晶体管。绝缘型DC/DC转换器1的一个部分(具体地说,所有部分)可由半导体材料来产生,例如硅(silicon;Si)、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的或任何其它半导体材料。

本发明不限于所定义的实例。具体地说,在所示出的实例中,第一初级侧臂A和磁性组件100的初级部分110形成半桥式结构。然而,第一初级侧臂A和初级部分110可形成带有串联的第四开关臂的全桥式结构。第四臂的开关例如等同于第一初级侧臂A的那些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