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树脂密封夹具及电动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0173发布日期:2019-02-10 13:3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树脂密封夹具及电动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壳体的内部具有定子的电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树脂密封夹具而在定子的周围注入有树脂的电动机。另外,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以及树脂密封夹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谋求小型且高效率的电动机。在小型且高效率的电动机中,存在提高了电动机所具有的定子绕组的散热性能的电动机。

例如,在小型且高效率的电动机中,存在如下这样的电动机:具有电绝缘性的弹性构件位于定子绕组的端部与支架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小型且高效率的电动机中,存在利用树脂来覆盖定子绕组的电动机。为了利用树脂覆盖定子绕组,利用夹具包围具有定子绕组的定子的内侧和外侧。向被夹具围成的、定子所在的空间注入树脂。通过使注入的树脂固化,从而形成被树脂覆盖的定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上述的现有的电动机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存在自定子绕组向支架传导热的效率、即所谓的导热率较低的问题。

作为其原因,认为有以下的理由。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动机中,只有定子绕组的端部、即所有定子绕组中的一部分与弹性构件接触。或者,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动机中,因定子绕组的线径的偏差或所形成的定子绕组的形状偏差等而导致定子绕组的端部的尺寸不稳定。由此,针对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动机而言,无法稳定地自定子绕组的端部向弹性构件散热。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技术方案中,定子绕组的整体乃至细微部分均与树脂接触。由此,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动机的自定子绕组向支架的导热率较高。但是,由于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动机具有以下的制造上的问题,因此制造上的成本较高。

即,在制造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动机时,利用夹具夹着定子的内侧和定子的外侧从而将定子固定。向夹具所形成的包含定子在内的空间注入树脂。由于采用上述这样的制造工序,因此谋求在夹具的表面形成脱模性较好的覆膜。由此,夹具的价格较高。

另外,由于会反复地使用夹具,因此夹具与定子铁芯摩擦的机会较多。由此,形成于夹具的覆膜会受损。因而,形成于夹具的覆膜的脱模性变差。也就是说,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动机的制造效率下降。

换言之,为了效率较佳地制造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动机,需要将形成于夹具的表面的覆膜保持为良好的状态。由此,专利文献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制造上的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88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4895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提高制造电动机时的作业效率。另外,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小型且高效率的电动机。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安装定子的工序、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注入树脂的工序、使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取出芯部的工序以及取出覆膜部的工序。

在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中,准备的壳体包含侧面、底面以及开口。侧面沿轴心延伸。底面位于轴心方向上的一侧。在轴心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位于与底面相面对的位置。

准备的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绕组。定子铁芯具有与轴心相面对的内周面。定子铁芯沿轴心呈环状延伸。绕组卷绕于定子铁芯。

在安装定子的工序中,经由开口将定子安装于壳体的内部。

在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中,树脂密封夹具包括芯部和覆膜部。覆膜部以覆盖芯部的一端的方式安装。自开口侧沿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将树脂密封夹具插入。将插入的树脂密封夹具压入至该树脂密封夹具所具有的端部接触于底面的位置。

在注入树脂的工序中,将树脂注入树脂空间。树脂空间被定子、侧面、底面以及覆膜部所具有的外表面包围。

在取出芯部的工序中,经由开口取出芯部。

在取出覆膜部的工序中,自固化后的树脂拆下覆膜部。经由开口将拆下的覆膜部取出。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固定部、树脂密封夹具以及树脂注入部。在此,与壳体、定子以及覆膜部相关的说明援引上述的说明。

壳体固定部用于固定壳体。定子插入壳体的内部。

芯部沿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插入。插入的定子具有定子铁芯。

在将树脂密封夹具插入定子铁芯的内侧后,树脂注入部向壳体内注入树脂。

特别是,针对本发明的树脂密封夹具而言,芯部和覆膜部彼此装拆自如。

另外,除了所述的壳体和定子,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还包括转子、轴承以及树脂部。

转子沿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插入。轴承将转子支承为旋转自如。

沿内周面将具有覆膜部的树脂密封夹具插入。此时,形成了被定子、侧面、底面以及覆膜部所具有的外表面围成的树脂空间。向树脂空间注入树脂。使注入的树脂固化而形成树脂部。

在此,在与轴心正交的径向上,树脂部的内径φ1是通过自树脂部拆下树脂密封夹具而形成的。同样,在与轴心正交的径向上,由内周面形成内径φ2。内径φ1大于内径φ2。

若形成为以上的结构,则在向树脂空间注入树脂后经由定子铁芯的内侧而取出树脂密封夹具时,能够减少覆膜部与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摩擦的机会。

此外,树脂部的内径φ1大于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的内径φ2。若形成为本结构,则在取出芯部的工序中,覆膜部易于钩挂于定子铁芯。由此,易于使树脂密封夹具分离为芯部和覆膜部。因而,在该工序中易于只取出芯部。

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以及树脂密封夹具,能够在向树脂空间注入树脂后经由定子铁芯的内侧而取出树脂密封夹具时,使芯部和覆膜部彼此分离地取出芯部和覆膜部。由此,能够减少覆膜部与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摩擦的机会。因而,能够防止覆膜部受损。因此,能够延长覆膜部的寿命。

其结果,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等能够使更换覆膜部的次数减少。由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下降。另外,能够抑制生产电动机的成本。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机,树脂部的内径φ1大于定子铁芯所具有的内周面的内径φ2。由此,利用填充于适当地形成的树脂空间的适量的树脂将自定子铁芯的端部暴露的绕组部分覆盖。因而,本发明的电动机的自绕组向壳体的导热率提高。因此,能够实现电动机的小型化和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步骤1)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安装定子的工序(步骤2)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了树脂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的另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使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步骤5)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取出芯部的工序(步骤6)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树脂密封夹具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取出覆膜部的工序(步骤7)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向壳体安装转子、轴承以及盖部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概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以及树脂密封夹具。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图9以及图11~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树脂密封夹具的概要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步骤1)、安装定子的工序(步骤2)、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使所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步骤5)、取出芯部的工序(步骤6)以及取出覆膜部的工序(步骤7)。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的说明图。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装置90包括壳体固定部92、树脂密封夹具80以及树脂注入部94。

壳体固定部92用于固定壳体10。定子30插入于在壳体固定部92固定的壳体10的内部。

树脂密封夹具80沿着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插入壳体10的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

如图6所示,在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铁芯32的内侧后,树脂注入部94向壳体10内注入树脂20。

以下,使用图1~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的制造装置。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步骤1)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在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步骤1)中,准备的壳体10具有侧面12、底面14以及开口16。侧面12沿轴心18延伸。底面14位于轴心18方向上的一侧。在轴心18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16位于与底面14相面对的位置。

准备的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绕组34。定子铁芯32具有与轴心18相面对的内周面32a。定子铁芯32沿轴心18呈环状延伸。绕组34卷绕于定子铁芯32。绝缘体34a位于定子铁芯32与绕组34之间。绝缘体34a使定子铁芯32与绕组34电绝缘。

准备的壳体10和准备的定子30既能由本公司制造,也能从其他公司买入。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安装定子的工序(步骤2)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在安装定子的工序(步骤2)中,将定子30经由开口16安装于壳体10的内部。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的说明图。

如图4所示,在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中,树脂密封夹具80具有芯部82和覆膜部84。覆膜部84以覆盖芯部82的一端的方式安装。自开口16侧将树脂密封夹具80沿着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如图5所示,将插入的树脂密封夹具80压入至树脂密封夹具80所具有的端部80a接触于底面14的位置。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的说明图。

如图6所示,在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中,将树脂20注入树脂空间22。在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于定子铁芯32的内侧后,树脂注入部94向壳体10内注入树脂20。树脂空间22被定子30、壳体10所具有的侧面12、壳体10所具有的底面14以及树脂密封夹具80具有的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包围。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7a所示,在树脂空间22内注入树脂20的结果是,在树脂空间22内填充有树脂20。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使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步骤5)的说明图。

如图8所示,在使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步骤5)中,使填充于树脂空间22的树脂20固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干燥炉96对填充有树脂20的壳体10进行加热。使被干燥炉96加热后的树脂20干燥而固化。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取出芯部的工序(步骤6)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在取出芯部的工序(步骤6)中,经由开口16取出树脂密封夹具80所具有的芯部82。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取出覆膜部的工序(步骤7)的说明图。

如图11所示,在取出覆膜部的工序(步骤7)中,将树脂密封夹具80所具有的覆膜部84自固化后的树脂20拆下。经由开口取出被拆下的覆膜部84。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转子40、轴承42以及盖部10a安装于壳体10的工序的说明图。

如图12所示,将转子40、轴承42以及盖部10a安装于壳体10。

特别地,起到显著的作用效果的结构如下所述。

如图9所示,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树脂密封夹具80而言,芯部82和覆膜部84彼此装拆自如。

如图4所示,在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铁芯32之后,覆膜部84成为以下的结构。

覆膜部84还包括定子相对部84b和树脂相对部84c。定子相对部84b位于与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相面对的位置。树脂相对部84c位于定子铁芯32与壳体10所具有的底面14之间。

在与轴心18正交的径向上,将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设为φ1。同样地,将由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形成的内径设为φ2。将定子相对部84b的外径设为φ3。

此时,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φ1比由内周面32a形成的内径φ2大。另外,定子相对部84b的外径φ3比由内周面32a形成的内径φ2小。

如图6~图9以及图11~图12所示,树脂20是热固性的树脂。或者,树脂20是热塑性的树脂。

如图4~图10所示,芯部82由金属或树脂形成。

如图7a~图11所示,针对在覆膜部84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而言,其小于在定子3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在壳体1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覆膜部84由包含聚酯、氟系树脂以及硅系树脂中的任一者在内的材料形成。

在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的表面上,能够具有至少包含氟系树脂和硅系树脂中的任一者在内的脱模剂膜85。

进一步使用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准备壳体和定子的工序(步骤1)中,准备定子30。针对定子30而言,绕组34卷绕于环状的定子铁芯32。绝缘体34a位于定子铁芯32与绕组34之间。

如图3所示,在安装定子的工序(步骤2)中,将定子30插入并固定于壳体10的内部。能够使用粘接剂将定子30和壳体10固定在一起。或者,能够通过热套配合将定子30和壳体10固定在一起。

如图4~图5所示,在压入树脂密封夹具的工序(步骤3)中,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30的内侧。树脂密封夹具80具有芯部82和覆膜部84。

以金属和树脂为材料而形成芯部82。针对金属的材料而言,能够使用铝、碳钢、不锈钢以及黄铜等。在以金属为材料的情况下,以较高的加工精度形成芯部82。针对树脂的材料而言,能够使用酚类、尼龙以及氟等。在以树脂为材料的情况下,与以金属为材料的情况相比将芯部82形成为较轻。由此,插入芯部82时的操作性提高。另外,只要是恰当的尺寸形状即可,能够使用能按标准得到的管等。

覆膜部84以覆盖芯部82的局部表面的方式形成为片状。覆膜部84包括定子相对部84b和树脂相对部84c。定子相对部84b和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尺寸不同。定子相对部84b的外径φ3小于形成为环状的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径φ2。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φ1大于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径φ2。

若设为本结构,则在后述的使树脂密封夹具80进出于定子铁芯32的内侧的工序中,能够减少覆膜部84与定子铁芯32相接触的机会。具体而言是,具有弹力的树脂相对部84c接触于定子铁芯32并且在定子铁芯32的内侧通过。定子相对部84b能够到达定子铁芯32的预定位置并且不与定子铁芯32接触。

针对覆膜部84的材料而言,能够使用如下的这样的树脂:在覆膜部84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在定子3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以及在壳体1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具体来说,针对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的树脂材料而言,能够使用聚酯、氟以及硅等。通过将覆膜部84形成为厚度较薄的片状,从而能够确保该覆膜部84的柔软性。

由此,即使在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φ1大于定子铁芯32的内径φ2的情况下,树脂相对部84c也能够穿过定子铁芯32的内侧,其原因在于覆膜部84具有柔软性。

此外,在形成覆膜部84的树脂材料和形成注入于树脂空间22的树脂20的树脂材料具有相同程度的分子间作用力的情况下,例如对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涂敷脱模剂。由此,能在涂敷有脱模剂的覆膜部84和注入于树脂空间22的树脂20之间产生所期待的大小的相对的分子间作用力。涂敷的脱模剂形成脱模剂膜85。

最终,位于插入树脂密封夹具80的方向上的顶端的端部80a到达壳体10的底面14。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使用夹持件、螺栓等来固定树脂密封夹具80。

如图6和图7a所示,在注入树脂的工序(步骤4)中,自树脂注入部94向壳体10的内部注入树脂20。在图中,经由位于壳体10的上部的开口16将树脂20滴下注入于壳体10的内部。自树脂注入部94供给来的树脂20经由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间隙以及定子铁芯32和壳体10所具有的侧面12之间等注入于树脂空间22。树脂空间22位于壳体10的底面14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空间22由壳体10所具有的侧面12、壳体10所具有的底面14、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以及定子30所具有的绝缘体34a围成。

另外,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入树脂的另一工序的说明图。如图7b所示,通过在壳体10形成插入孔10b,从而也能经由该插入孔10b注入树脂2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填充的树脂20的量而言,仅注入将树脂空间22填满的量。根据所需求的导热率和所需求的粘接强度等来计算注入的树脂20的量。例如,也可以与电动机所需求的规格相应地,将在壳体10内填充树脂20的量设定为使定子30的整体被树脂20覆盖的程度。

如图8所示,在使注入的树脂固化的工序(步骤5)中,使填充于树脂空间22的树脂20固化。

在树脂20为热固性的树脂的情况下,在干燥炉96内对填充有树脂20的壳体10进行加热。通过加热而使树脂20固化。

也能对与树脂20相接触的绕组34通以电流,从而对树脂20进行由通电实现的加热。

在树脂20为热塑性的树脂的情况下,在干燥炉96内对填充于壳体10的内部的树脂20进行加热。在加热的作用下进一步恰当地填充于树脂空间22内的树脂20随着树脂20蓄积的热的散热而固化。

若树脂20固化,则经过后述的两个阶段的工序从而自壳体10的内部取出树脂密封夹具80。

如图9所示,在取出芯部的工序(步骤6)中,将插入定子铁芯32的内侧的树脂密封夹具80中的芯部82取出。在树脂密封夹具80中以覆盖芯部82的一端的方式安装有覆膜部84。由此,覆膜部84相对于芯部82装拆自如。

在本结构中,在树脂20与覆膜部84彼此互拉的力比覆膜部84与芯部82彼此互拉的力强的情况下,若拉动芯部82,则能取出自覆膜部84拉出的芯部82。

在本实施方式中,覆膜部84所具有的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φ1比形成为环状的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径φ2大。由此,在拉动芯部82时,树脂相对部84c钩挂于定子铁芯32,因此能够容易地自覆膜部84取出芯部82。

此外,例如如图10所示,能在芯部82的拉动芯部82的那一侧的端部80b安装钩挂件86。将拉拔工具86a钩挂于钩挂件86。在图10中,朝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拉动拉拔工具86a。由此,易于自覆膜部84拉出芯部82。

如图11所示,在取出覆膜部的工序(步骤7)中,将残留于壳体10内的覆膜部84取出。覆膜部84由如下这样的树脂形成:在覆膜部84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在定子3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以及在壳体10与注入的树脂20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该覆膜部84具有柔软性。由此,能够通过拉拔覆膜部84的一端从而促进覆膜部84的变形。因而,能容易地自树脂20剥掉覆膜部84。其结果,能将覆膜部84取出而不会在覆膜部84通过定子铁芯32的内侧时使该覆膜部84因磨擦而受损。

或者,对覆膜部84施加微小的振动。由此自树脂20剥掉覆膜部84。

这样,能经由定子铁芯32的内侧取出覆膜部84而不会使覆膜部84受损。

接着,如图12所示,向安装有定子30的壳体10安装转子40和轴承42等。

将转子40在定子铁芯32的内侧与定子30隔着间隙而彼此相面对地安装。在安装完转子40后,将盖部10a安装于壳体10。由此,形成了被壳体10和盖部10a包围的电动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壳体10和定子30的工序(步骤1)、安装定子30的工序(步骤2)、压入树脂密封夹具80的工序(步骤3)、注入树脂20的工序(步骤4)、使所注入的树脂20固化的工序(步骤5)、取出芯部82的工序(步骤6)以及取出覆膜部84的工序(步骤7)。

在准备壳体10和定子30的工序(步骤1)中,准备的壳体10具有侧面12、底面14以及开口16。侧面12沿轴心18延伸。底面14位于轴心方向上的一侧。在轴心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16位于与底面14相面对的位置。

准备的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绕组34。定子铁芯32具有与轴心18相面对的内周面32a。定子铁芯32沿轴心18呈环状延伸。绕组34卷绕于定子铁芯32。

在安装定子30的工序(步骤2)中,经由开口16将定子30安装于壳体10的内部。

在压入树脂密封夹具80的工序(步骤3)中,树脂密封夹具80具有芯部82和覆膜部84。覆膜部84以覆盖芯部82的一端的方式安装。将树脂密封夹具80自开口16侧沿着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将插入的树脂密封夹具80压入至树脂密封夹具80所具有的端部80a接触于底面14的位置。

在注入树脂20的工序(步骤4)中,将树脂20注入树脂空间22。树脂空间22被定子30、侧面12、底面14以及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包围。

在取出芯部82的工序(步骤6)中,经由开口16取出芯部82。

在取出覆膜部84的工序(步骤7)中,自固化后的树脂20拆下覆膜部84。经由开口16将拆下的覆膜部84取出。

由此,能够向树脂空间22高精度地填充树脂20。在填充完树脂20后,能容易地取出覆膜部84而不会损伤覆膜部84。由此,电动机的制造效率提高。此外,能够抑制覆膜部84受损,因此能利用覆膜部84很多次。由此,还能够抑制制造电动机的成本。

在此,树脂20也可以是热固性的树脂。

芯部82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覆膜部84也可以包含聚酯、氟系树脂以及硅系树脂中的任一者。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固定部92、树脂密封夹具80以及树脂注入部94。在此,壳体10、定子30以及覆膜部84是以上说明过的结构。

壳体固定部92用于固定壳体10。定子30插入壳体10的内部。

芯部82沿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插入的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

在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铁芯32的内侧后,树脂注入部向壳体10内注入树脂。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密封夹具80而言,芯部82和覆膜部84彼此装拆自如。由此,能反复利用树脂密封夹具80并且不损伤覆膜部84。因此,电动机制造装置的操作性提高。

也可以是,覆膜部84还包含定子相对部84b和树脂相对部84c,在将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铁芯32后,该定子相对部84b位于与内周面32a相面对的位置,该树脂相对部84c位于定子铁芯32和壳体10所具有的底面14之间。

在与轴心18正交的径向上,树脂相对部84的外径φ1比由内周面32a形成的内径φ2大,定子相对部84b的外径φ3比内径φ2小。

在此,树脂20也可以是热固性的树脂。

芯部82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覆膜部84也可以包含聚酯、氟系树脂以及硅系树脂中的任一者。

(实施方式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概要的说明图。

另外,对与本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同样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援引其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0包括壳体10、定子30、转子40、轴承42以及树脂部24。

壳体10包含侧面12、底面14以及开口16。侧面12沿轴心18延伸。底面14位于轴心18方向上的一侧。在轴心18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16位于与底面14相面对的位置。

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绕组34。定子铁芯32具有与轴心18相面对的内周面32a。定子铁芯32沿轴心18呈环状延伸。绕组34卷绕于定子铁芯32。

转子40沿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轴承42将转子40支承为旋转自如。

沿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将具有覆膜部84的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定子铁芯32的内侧。此时,形成了由定子30、壳体10所具有的侧面12、壳体10所具有的底面14以及树脂密封夹具80具有的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围成的树脂空间22。向树脂空间22注入树脂20。使所注入的树脂20固化而形成树脂部24。

在此,在与轴心18正交的径向上,树脂部24的内径φ1是通过自树脂部24拆下树脂密封夹具80而形成的。内径φ2由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形成。内径φ1大于内径φ2。

另外,树脂相对部84c的外径φ1和树脂部24的内径φ1为相同的尺寸。

如上所述,除了上述说明的壳体10和定子30之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00还包括转子40、轴承42以及树脂部24。

转子40沿定子铁芯32所具有的内周面32a插入。轴承42将转子40支承为旋转自如。

沿内周面32a将具有覆膜部84的树脂密封夹具80插入。此时,形成由定子30、侧面12、底面14以及覆膜部84所具有的外表面84a围成的树脂空间22。向树脂空间22注入树脂20。使注入的树脂20固化而形成树脂部24。

在此,在与轴心18正交的径向上,树脂部24的内径φ1是通过自树脂部24拆下树脂密封夹具80而形成的。同样,在与轴心18正交的径向上,内径φ2由内周面32a形成。内径φ1大于内径φ2。

采用本结构,电动机100能够具有恰当的量的树脂部24,以便将由绕组34产生的热向壳体10传递。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00的自绕组34向壳体10的导热率提高,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和高效化。

在此,树脂20也可以是热固性的树脂。

覆膜部24也可以包含聚酯、氟系树脂以及硅系树脂中的任一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针对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树脂密封夹具以及电动机而言,能够填充树脂而不在壳体和卷绕于定子的绕组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自绕组向壳体的导热率提高。因而,能够谋求电动机的小型化和高效化。

而且,针对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电动机的制造装置、树脂密封夹具以及电动机而言,在向电动机填充树脂时,使用芯部和覆膜部彼此装拆自如的树脂密封夹具。由此,能够反复利用覆膜部并且不损伤覆膜部。因而,制造电动机的操作性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a、盖部;10b、插入孔;12、侧面;14、底面;16、开口;18、轴心;20、树脂;22、树脂空间;24、树脂部;30、定子;32、定子铁芯;32a、内周面;34、绕组;34a、绝缘体;40、转子;42、轴承;80、树脂密封夹具;80a、80b、端部;82、芯部;84、覆膜部;84a、外表面;84b、定子相对部;84c、树脂相对部;85、脱模剂膜;86、钩挂件;86a、拉拔工具;90、制造装置;92、壳体固定部;94、树脂注入部;96、干燥炉;100、电动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