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设备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5699发布日期:2019-06-05 21:3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气设备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部,所述壳体底部具有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用于将壳体连接到机器、技术设施或建筑物墙壁上;以及至少一个紧固元件,所述紧固元件设置在连接区段的外侧上,其中,所述紧固元件这样构成,使得所述紧固元件能与机器、技术设施或建筑物墙壁的与此对应的保持元件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并且所述壳体能借助壳体盖闭锁。



背景技术:

用于电气设备的开头所述类型的壳体由现有技术以不同的实施形式已知,所述电气设备例如可以是带来危险的机器或技术设施的紧急停止设备。尤其是在用于紧急停止设备的壳体中例如已知,在事先打开壳体之后将所述壳体以其壳体底部牢固地与底板或保持装置拧紧。为了特别简单地构造装配,已知如下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已经可以在制造商方面完全布好线并且在装配时可以无工具紧固在为此预备的、设置在机器或技术设施上的保持装置上,尤其是可以卡锁到保持装置的保持元件上。这样的壳体具有如下缺点,即,紧固元件从外部可接近,壳体与保持元件利用所述紧固元件锁紧。因此该电气设备可以在安装之后又无问题并且以少的耗费地卸载并且随后必要时可以重新安装,而不会在事后可看出这点。尤其是在对安全关键的机器或技术设施中,电气设备的未授权的卸载以及重新的安装可能有问题。

由de19504762c2已知一种装置,来将电气设备的壳体卡锁到支承轨道型材上。解锁机构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可以安装在壳体的侧面或内部。通过在牵引杆上的牵拉,在壳体的下侧上,撑开弓形件运动到其运行位置中并且壳体可以从支承轨道取下。

de102015201916a1公开电气设备的一种可卡锁到安装轨道上的壳体。在保持装置上的壳体的闭锁通过在壳体的背侧上的偏心元件进行。在此,偏心元件从壳体的前侧借助扭杆和操作元件可转动地操纵。壳体可与闭锁装置一同拆卸。

在这两个上述的解决方案中,不存在检测出壳体与保持装置未授权地拆卸的可能性。此外,该壳体具有相应的开口,牵引杆或扭杆引导通过所述开口。由此不可能或仅以非常高的耗费而可能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防护级、尤其是防护级ip65的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紧固在保持装置的保持元件上并且提供针对未授权的拆卸的改善的保护。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同类型壳体。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有利的进一步扩展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壳体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段可弹性变形地构成并且在内侧上具有能由用户操纵的解锁元件,所述解锁元件与紧固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中并且这样构成,使得所述解锁元件仅在壳体打开时能从内部操纵,以便将紧固元件与机器、技术设施或建筑物墙壁的保持元件的形锁合的和/或力锁合的连接松开。本发明从以下构思出发,即,所述壳体仅在去除壳体盖之后才能够又与保持装置松开,因为仅在这时与紧固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中的解锁元件对于用户可够到并且能够被操纵。包括紧固元件的连接区段这样构造,使得紧固元件在壳体安装在机器或设备侧的亦或建筑物侧的保持装置的保持元件上之后被壳体遮盖并且因此无法从外部接近,从而壳体无法被无损地拆卸。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防篡改保护机构,所述防篡改保护机构这样构成,使得其在打开壳体时损坏。防篡改保护机构例如可以是标签,在壳体和壳体盖或至少一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的分界缝借助所述标签贴盖,壳体盖可以借助所述紧固机构紧固在壳体上。壳体的打开导致标签的损坏。因此可以可靠地识别通过未授权的打开而在壳体上篡改。在故障的情况下,壳体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由外行人来替换。为此仅须取下壳体盖并且操纵解锁元件。当然完全知道不可能在不损坏防篡改保护机构的情况下进行壳体的拆卸、尤其是出于修理或替换目的。壳体的装配同样非常简单,因为出于装配目的不必打开壳体。壳体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壳体不具有开口,用于解锁元件的操作机构必须从外部引导通过所述开口。由此可以非常简单提供具有提高的防护级、尤其是防护级ip65的壳体。

为了在解锁壳体时实现从解锁元件至紧固元件的优化的力传递,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提出,所述紧固元件和所述解锁元件彼此对置地设置在连接区段上。

为了简化壳体的制造,可以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规定,所述紧固元件与所述连接区段集成地构成。同样有利的是,所述解锁元件与所述连接区段集成地构成。特别有利的是,不仅紧固元件而且解锁元件与连接区段集成地构成,因为在该实施形式中不需要附加的制造和装配步骤来制造紧固元件和解锁元件并且将其紧固在连接区段上。但原则上也可能的是,所述紧固元件和/或所述解锁元件作为单独的构件实施并且以合适的方式紧固在连接区段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解锁元件可以这样构成,使得能借助抓持工具(例如借助抓持钳)抓持所述解锁元件。解锁元件的该构造形式提供一种将壳体与保持元件解锁的简单且对于用户直观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紧固元件可以这样构成,使得能通过施加拉力将所述紧固元件与机器、技术设施或建筑物墙壁的保持元件松开。备选地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即,所述紧固元件这样构成,使得能通过施加压力将所述紧固元件从机器、技术设施或建筑物墙壁的保持元件松开。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可以规定,所述连接区段具有围绕紧固元件和/或解锁元件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同心的波浪结构。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连接区段的弹性的可变形性。优选地,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波浪结构可以通过至少两个环形的隆起和在所述隆起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形的凹部形成。该波浪结构减少连接区段的刚度并且这样以简单的方式能够实现所述连接区段的弹性变形。

为了特别简单地构造壳体的制造,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中提出,所述连接区段与所述壳体底部集成地构成。所述壳体因此优选是一件式的构件,所述构件例如可以通过塑料注塑法制造。因为连接区段与壳体底部集成地构成并且已经在制造壳体时产生,所以省去附加的装配步骤,以便将连接区段紧固在壳体底部上并且以合适的方式密封,如果应该要求壳体的要达到的防护级的话。就这点而言,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紧固元件和解锁元件与所述连接区段集成地构成。

但原则上也可设想,所述连接区段作为单独的构件构成,所述单独的构件嵌入到配合成形的、设置在壳体底部内的接纳开口中并且固定在所述接纳开口中。然而该变型具有如下缺点,即,所述连接区段与壳体的连接仅能以高的耗费密封。该实施形式因此适合用于具有低的防护级的壳体。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借助对优选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参考附图而变得清楚。图中:

图1示出用于电气设备的壳体的透视图,所述壳体按照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实施;

图2示出壳体的侧视图;

图3示出壳体的纵剖视图;

图4示出壳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4,用于电气设备、例如机器或技术设施的紧急停止设备的壳体1包括壳体底部10、环绕的内壳体壁11以及环绕的外壳体壁12。由塑料制造的壳体1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当前基本上正方形的轮廓。环绕的(即沿周向延伸的)内壁11限定壳体1的内部的接纳空间,在所述接纳空间内可以安放电气设备的构件组成。壳体1可以借助同样由塑料制造的壳体盖来闭锁并且这样密封,使得所述壳体能够达到提高的防护级、尤其是防护级ip65。电气连接可以例如通过插上工业常见的、五极的m12插接连接装置来实现。

如在图1和4中可看出的,内壳体壁11在壳体1的所有四个角区域中与外壳体壁12间隔开。由此在所述四个角区域的每个角区域中创造出间隙13a、13b、13c、13d,在所述间隙内分别构成一个空心圆柱形的接纳区段14a、14b、14c、14d。壳体1可以借助在这里未示出的壳体盖闭锁,所述壳体盖在其四个角区域中分别具有一个插入开口。这些插入开口在壳体盖套装到壳体1上之后分别与空心圆柱形的接纳区段14a、14b、14c、14d之一对齐。随后可以将各一个紧固螺钉引导通过所述插入开口中的每个插入开口,并且将其与相应的插入开口相对齐的接纳区段14a、14b、14c、14d拧紧。优选地,壳体1具有至少一个防篡改保护机构,所述防篡改保护机构这样构成,使得可以可靠地识别通过取下壳体盖而打开壳体1。防篡改保护机构例如可以是标签,在壳体1与壳体盖或至少一个所述紧固螺钉之间的分界缝可以借助所述标签来贴盖。壳体1的打开导致标签的不可逆的损坏并且可以因此可靠地识别所述壳体的打开。

壳体底部10具有可弹性变形的连接区段4,所述连接区段在外侧上包括至少一个紧固元件2,所述紧固元件这样构成,使得所述紧固元件能与对应于此的保持元件形锁合地连接,所述保持元件设置在机器或技术设施亦或建筑物墙壁上。紧固元件2与连接区段4集成地构成。与壳体1连接的保持元件例如可以是保持轨道、尤其是安装轨道的部分并且优选构成为卡锁元件。利用该卡锁元件,紧固元件2可以在装配时(并且更确切地说在无须事先打开壳体1的情况下)锁紧。紧固元件2设置在连接区段4的外侧的中间区域中并且因此在紧固在保持元件上之后通过壳体1遮盖。由此产生优点,即,紧固元件2从外部不可接近并且壳体1不再能够轻易无损地从保持元件去除。

为了可以将壳体1例如在故障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方式与保持元件松开,壳体底部10通过设置连接区段4而至少在如下区域中可弹性变形地构造,在所述区域中,在外侧上构成有紧固元件2。用于减少刚度并且用于提供弹性可变形性,连接区段4具有同心的、围绕紧固元件2延伸的波浪结构40,所述波浪结构通过两个环形的、指向到壳体1内部的隆起400、401和在所述两个隆起400、401之间的环形的向外指向的凹部402形成。最好在图3中可看出的同心的波浪结构40赋予连接区段4所必要的弹性,所述波浪结构包括所述两个环形的隆起400、401和设置在其间的凹部402,从而所述连接驱动通过压力或拉力的作用能够弹性变形。如在图3中可看出的,连接区段4具有解锁元件3,所述解锁元件与紧固元件2相对置并且延伸到壳体1的内部中。该解锁元件3同样与连接区段4集成地构成,所述解锁元件的功能在更下面进一步解释。为了将连接区段4的以上解释的同心的波浪结构40也在按照图1的透视图中形象地说明,在那里完全有意地在解锁元件3的左边和右边标绘两个实际不存在的并且因此仅用于可视化目的的“波浪线”,其中,所述波浪结构包括隆起400、401以及在其之间延伸的凹部402。

外壳体壁12在其四个侧面的每侧的下部区域中分别具有一个缺口120,所述缺口与保持轨道的轮廓相适配,壳体1应该紧固在所述保持轨道上。当前缺口120这样成形,使得壳体1适合用于装配在燕尾槽状成形的保持轨道上。外壳体壁12的两个彼此对置的侧面的两个缺口120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缺口相互对齐,从而壳体1在装配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推到保持轨道上。通过在外壳体壁12的每侧上分别设置一个缺口,壳体1可以以两个彼此转动了90°的不同定向来装配在保持轨道上。在推到保持轨道上时,紧固元件2通过与保持轨道接触首先向内挤压,从而同心的波浪结构40弹性向内变形。当紧固元件2在保持轨道上的进一步的移动运动中最后达到保持元件时,紧固元件2形锁合地嵌接到保持元件中并且与其锁紧。波浪结构40松弛并且这样保证紧固元件2与保持元件的形锁合的连接。

壳体1在运行期间紧密地密封,因为所述壳体借助壳体盖闭锁。为了例如在电气设备的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将壳体1与保持装置松开,在第一步骤中必须松开紧固螺钉,从而可以从壳体1去除壳体盖。在此损坏壳体1的防篡改保护机构。随后用户可以利用抓持工具、尤其是抓持钳抓住解锁元件3并且将拉力施加到解锁元件3上。同心的围绕紧固元件2并且围绕解锁元件3延伸的波浪结构40通过拉力的作用被向内牵拉并且这样弹性变形,使得紧固元件2与保持元件脱离嵌接并且因此所述形锁合的连接被松开。壳体1可以然后由用户沿保持轨道推动并且最后从所述保持轨道去除。

优选地,整个壳体1一件式地构成。这表示,利用紧固元件2并且利用解锁元件3提供用于壳体1的闭锁和解锁机构的连接区段4与壳体底部10集成地构成并且因此不是单独的和在附加的装配步骤中要装配的构件。

在这里公开的壳体的1优点在于,所述壳体在不必事先打开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方式能够无工具地紧固在保持元件、尤其是保持轨道的保持元件上。通过紧固元件2和解锁元件3形成的闭锁和解锁机构在机械上非常坚实地实施并且没有细丝构件,所述细丝构件可能容易地被损坏并且因此可能使得壳体1不可用。壳体1的未授权的并且还有授权的(尤其是为修理目的而进行的)打开可通过防篡改保护机构的损坏在事后看出。由此壳体1也适合用于如下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使用在对安全关键的机器或技术设施中。壳体1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所述壳体可以无问题地重复使用。壳体1例如可以在修理之后再次配设有防篡改保护机构并且由此封上并且随后供重新安装而使用。

壳体1连同与其集成地构成的连接区段4可以非常简单地以塑料注塑法制造。壳体1无工具制造。这表示,在注塑过程结束之后,不需要附加的装配步骤来完成壳体1。壳体1连同闭锁和解锁机构的制造借助简单的打开-关闭(auf-zu)模具是可能的。

原则上也可设想,将连接区段4作为单独的构件构成,所述构件嵌入到配合成形的、设置在壳体底部10内的接纳开口中并且固定在其中。然而该变型具有缺点,即,连接区段4与壳体1的连接仅能非常困难地密封。该实施形式因此更适合用于具有低的防护级的壳体1。

原则上也可能的是,将紧固元件2和/或解锁元件3不与连接区段4集成地构成。该变型当然具有缺点,即,需要附加的步骤来制造紧固元件2和/或解锁元件3并且将其紧固在连接区段4上。紧固元件2和/或解锁元件3与连接区段4的集成的构成因此显著更有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